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三年后。
“晚颜”早已非吴下阿蒙。工作室从当初工厂的角落,搬到了市中心一栋独立的、充满设计感的三层小楼。一楼是作品展示厅和对外开放的体验空间,二楼是研发与设计中心,三楼则是苏晚和核心工匠们的工作室以及研习班的教室。这里不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成为了海城一个重要的非遗文化地标和女性创业的典范。
苏晚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受瞩目的青年苏绣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屡次在国内外重要展览中获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但她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沉静与谦和,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创作与教学中。她指导的研习班走出了不少优秀的学员,有的成为了“晚颜”的骨干,有的自立门户,将苏绣的种子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她兑现了当年的承诺,让更多和她有相似经历的女性,通过一技之长,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苏清颜则将“晚颜”的商业版图拓展得更为广阔。在与陆氏“雅集”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她又主导开发了针对年轻群体的文创产品线,与知名影视剧进行了IP联名,甚至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了在线课程,让苏绣以更轻盈、更现代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她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和“清爷”时期积累的资本,已然成为商界炙手可可热的新锐人物。然而,她始终将“晚颜”的核心决策权和艺术方向,牢牢与苏晚共同掌控。
两人默契无间,一个主内,深耕技艺与传承;一个主外,开拓市场与格局。真正的“共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动人。
这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两人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来到了工作室顶楼的露台。这里被苏晚打理成了一个小花园,种满了四季花卉,尤其是她最爱的玉兰,亭亭玉立。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苏晚泡了一壶桂花茶,两人坐在藤椅上,看着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时间过得真快。”苏晚轻啜一口茶,感慨道,“有时候想起来,好像昨天我们还挤在那个漏雨的阁楼里。”
苏清颜笑了笑,目光悠远:“是啊。但每一步,都走得很值得。”
她们聊着工作室的趣事,聊着研习班孩子们的进步,聊着未来的新计划……话题平淡而温馨。
“清颜姐,”苏晚忽然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我一直没有好好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是那个在苏家角落里,不敢抬头看人的苏晚。”
苏清颜转过头,看着苏晚在暮色中格外柔和的眉眼,心中一片柔软。
“晚晚,你不用谢我。”她轻声说,“我们之间,从来不是谁拯救谁。是我们彼此救赎,彼此成就。遇见你,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我拼尽全力去守护的温暖和纯粹。应该说谢谢的人,是我。”
这不是客套,而是她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苏晚的坚韧、善良和对技艺的赤诚,同样照亮了她曾经有些冰冷和灰暗的世界。
苏晚的眼眶微微发热,她伸出手,紧紧握住了苏清颜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幕降临,星光点点。
露台上的感应灯亮起柔和的光,笼罩着相依的两人。
岁月沉香,沉淀下的是惊心动魄的过往,淬炼出的是熠熠生辉的现在,指向的,是她们必将共同拥有的、温暖而漫长的未来。
她们的故事,关于救赎,关于成长,关于女性情谊,关于文化传承,已然成为了一段传奇。而传奇,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