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集团”的成功上市,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星辰,光芒四射,涟漪远播。苏清颜和苏晚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财经版面和艺术杂志的封面,她们的故事被赋予了传奇色彩,成为无数人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站在聚光灯下的姐妹二人,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和冷静。
上市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资本和更高的知名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股价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神经;董事会的构成更加复杂,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公众的期待值被拉到最高,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集团总部的顶层办公室里,苏清颜正在主持召开上市后的第一次重大战略会议。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全球市场调研数据。与三年前主要聚焦国内和部分欧美市场不同,此刻她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东南亚的新兴市场、中东的奢侈品消费潜力、甚至是非洲对独特文化产品的需求。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苏清颜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富有穿透力,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走向全球化品牌的新起点。接下来,集团的核心战略将围绕‘深度全球化’和‘科技融合’展开。”
她详细阐述了她的构想:在欧洲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吸纳国际顶尖人才,更贴近前沿潮流;在东南亚考察建立原材料基地和标准化工厂的可能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同时,加速推进“非遗科技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将智能设计辅助系统、环保印染技术、区块链产品溯源等科技手段,更深入地融入从设计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这些规划宏大而具有前瞻性,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未知的风险。会议室里有人赞同,有人质疑,讨论激烈。
苏清颜耐心地听取各方意见,时而犀利反驳,时而引导思考,始终牢牢掌控着会议的方向。她展现出的,已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魄力,更是一种战略家的深远布局。
与此同时,在集团大楼另一层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苏晚正在接待一个来自法国的顶级奢侈品品牌考察团。对方对“清晚集团”将传统苏绣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能力极为赞赏,希望能达成更深度的战略合作,甚至提出收购“晚颜”这个子品牌。
苏晚穿着简约的中式立领上衣,气质温婉却不容置疑。她带着考察团参观中心的工匠工作室、研习班教室以及材料库,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苏绣的历史、技法和“清晚”独特的创作理念。
当对方代表提出收购意向时,苏晚微笑着,语气温和却异常坚定:
“‘晚颜’不仅是品牌,更是我们事业的起点和灵魂。它承载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情感与传承的责任。我们期待的是平等的、能互相激发灵感的合作,而非简单的资本并购。”
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合作的诚意,也守住了底线,让原本有些倨傲的法国代表也不禁肃然起敬。
晚上,姐妹二人在苏清颜的办公室复盘一天的工作。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如同她们脚下广阔的征途。
“法国那边态度不错,但条件还需要细化。”苏晚揉着有些酸痛的肩膀说道。
“嗯,交给谈判团队去磨吧。你把握好艺术总监的底线就行。”苏清颜递给她一杯温水,目光落在电脑屏幕的股价K线图上,微微蹙眉,“资本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急躁,今天因为一个不太理想的季度财报预告,股价就波动不小。”
苏晚走到她身边,看着那起伏的曲线,轻声说:“没关系,清颜姐。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价值总会体现出来。”
苏清颜抬头看着她,看到她眼中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心中的一丝焦躁悄然平息。她笑了笑:“你说得对。路还长,不急。”
她们早已习惯在彼此身上汲取力量。全球化的浪潮与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舞台。她们携手同行,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