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玉树后庭花密码
本书标签: 古代 

星野寻踪

玉树后庭花密码

李世民的诏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秘密送往蜀中。

数日后,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在数名便装禁卫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已然戒严的长安城,直入太极宫旁,专为太子理政而设的显德殿偏殿。

车门开启,一位身着灰色道袍,头戴逍遥巾,面容清癯,眼神澄澈如星子的中年文士,缓步下车。他步履从容,气度飘然,仿佛不是应诏前来,而是云游途经此地。他,正是名动巴蜀的奇人——袁天罡。

偏殿内,烛火通明,却只坐着三人:李世民、陈叔达,以及刚刚入内的袁天罡。所有侍从皆已被屏退。

“山人袁天罡,参见太子殿下。”袁天罡躬身行礼,声音平和,不卑不亢。

“袁先生不必多礼。”李世民虚扶一下,目光锐利地审视着眼前这位被陈叔达极力推崇的奇人,“深夜请先生前来,实有要事相询。叔达先生,请你为袁先生说明吧。”

陈叔达走上前,没有寒暄,直接指向摊开在案上的“山河琴”以及旁边拓印下来的星图刻痕。

“袁道友,久仰。请看此物。”

袁天罡的目光落在琴身那隐秘的星图刻痕上,原本平静的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他上前一步,俯身仔细观看,手指虚悬其上,仿佛在感受那无形的轨迹。良久,他缓缓直起身,脸上浮现出极其复杂的神情,有震惊,有恍然,更有一种深深的敬畏。

“星河锁钥,地脉枢机……没想到,传说竟是真的。”他喃喃自语。

“先生识得此图?”李世民急切地问道。

袁天罡深吸一口气,转向李世民和陈叔达,神色变得无比郑重:“殿下,陈先生。此图并非寻常星象图,而是失传已久的‘龙脉星枢图’!它以星位对应地窍,描绘的是天地灵气交汇之所,亦即……王朝气运所钟之地的奥秘!”

果然!李世民与陈叔达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震。

“此图指向何处?”李世民追问。

袁天罡再次俯身,手指点向图中几处异常交汇的星点:“观此星枢走向,其气发于昆仑,东行至于秦岭,潜龙在渊,隐现于……渭水之南,终南山脉深处!具体方位,需至当地,观山形水势,对应天星,方能最终确定。”

终南山!李世民心中豁然开朗,那里自古便是帝王修道、隐士蛰伏之所,神秘莫测,若说藏有龙脉,确有可能。

“然而,”袁天罡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严肃,“殿下,陈先生,找到龙脉所在,仅是第一步。龙脉有灵,非人力可强取。欲得其助,需‘天、地、人’三钥齐聚,方可开启‘地脉之眼’,引气运滋养国祚。”

“天钥,便是这天星指引,吾辈或可尽力推演。”

“地钥,乃是镇守地脉的‘信物’,通常乃前朝重宝,或与传国玉玺相关,蕴含天命气息。此物,图中并未明示,需另寻线索。”

“而最关键者,乃是人钥——”袁天罡的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和期待,“便是殿下您自身。需是身负天命、德行足以承载江山社稷之人,亲至地脉枢机之处,以血脉为引,以宏愿为誓,方能得到龙脉认可,使之归附。若德行有亏,强行开启,非但无益,反遭天谴地噬,有倾覆之祸!”

这番话,与陈叔达之前的推断不谋而合,却更加具体,也更具风险。这已远超寻宝,近乎一场与天地博弈的宏大仪式。

李世民沉默片刻,眼中却燃烧起更加炽烈的火焰。他从不畏惧挑战,尤其是为了大唐的千秋基业。

“先生可知,守护此地脉的‘隐元会’?”陈叔达问出了关键。

袁天罡微微颔首:“隐元会之名,山人在师门古籍中见过数笔记载。传言其乃先秦方士与墨家弟子合流所创,历代皆守护华夏龙脉之秘,超然于朝代更迭之外。陈后主能得此图,或许便是因南陈宗室身份,偶然获得了与隐元会联系的契机,甚至其本人可能就是隐元会的一员。但他们行踪飘忽,规矩森严,从不轻易现世。欲得其助,恐非易事。”

线索在此汇聚,也变得越发清晰而艰难。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大殿门口,望向终南山那模糊而雄伟的轮廓,沉声道:“既然如此,便有劳袁先生,暂留京师,参详星图,推演具体方位。孤会命人秘密搜集所有关于终南山地理志异、前朝秘闻,供先生参考。”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叔达先生,寻找‘地钥’——传国玉玺碎片或其他前朝重宝之事,便交由你全力负责,可动用‘山河琴’网络一切资源。”

最后,他看向袁天罡和陈叔达,语气斩钉截铁:“至于‘人钥’……孤,自当励精图治,做一个配得上这龙脉,配得上这天下黎民的天命之子!”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陷入兄弟阋墙悲剧的秦王,而是一位真正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欲为帝国奠定万世基业的雄主。

袁天罡看着李世民,眼中首次露出了赞赏与认可的神色。他躬身道:“山人,谨遵殿下之命。愿助殿下,成此不世之功。”

一个由太子主导,当世最顶尖的智者(陈叔达)与最神秘的术士(袁天罡)联手,旨在破解千年龙脉之谜,为大唐盛世筑基的宏大计划,就在这静谧的偏殿中,悄然启动。

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那云雾缭绕、仙踪渺渺的终南山。

上一章 龙脉初现 玉树后庭花密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终南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