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坐上去往北方的火车时,背包侧袋里还装着林晚织了一半的灰色围巾。车轮碾过铁轨的声响里,他掏出手机点开相册,屏幕上是林晚在公园长椅上笑着的样子,阳光落在她发梢,像撒了把碎金。他指尖划过屏幕,编辑了条消息发过去:“刚找到一家超好吃的糖炒栗子,等下次带给你。”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窗外的风景正从南方的常绿林,慢慢变成覆着薄雪的北方旷野。
回到学校的第一周,林晚就收到了江辰寄来的快递。拆开印着卡通图案的纸箱,里面躺着一个白色的陶瓷碗,碗壁上画着两只手牵手的小熊,碗底用马克笔写着一行小字:“晚晚要好好吃饭,每顿都要装满。”旁边还放着一袋真空包装的糖炒栗子,包装袋上贴着便签:“店家说趁热吃最甜,我试了,真的不骗人。”林晚把碗洗干净,盛了小半碗米饭,看着碗底的字,突然觉得平时没胃口的白米饭,好像也多了几分甜味。
从那以后,江辰的“惊喜快递”就没断过。有时是一本夹着银杏叶书签的绘本,书页里写着“今天看到绘本里的小狐狸很像你,软乎乎的”;有时是一盒包装精致的巧克力,每颗糖纸上都印着不同的鼓励话,“今天也要开心呀”“晚晚超棒的”;甚至有一次,他寄来一个迷你投影仪,附带的U盘里存满了他剪辑的视频——有他在学校操场拍的晚霞,有他对着镜头说“今天的月亮很圆,晚晚那边能看到吗”的片段,还有他和室友一起唱的《小幸运》,跑调的地方被他用贴纸挡住,只留下认真的眼神。
可抑郁症像一片忽晴忽雨的云,总在不经意间笼罩林晚。有次江辰打电话时,林晚因为白天没吃多少饭,情绪低落到说“我好像总是让你担心,不如分开吧”。电话那头的江辰沉默了几秒,声音突然变得沙哑:“晚晚,你不是麻烦,你是我想一直照顾的人。”那天他们吵了很久,林晚哭着说自己没用,江辰急得差点要订当晚的火车票过来,最后还是林晚挂了电话,发了条消息:“对不起,我不该说那种话。”没过多久,江辰的消息弹出来:“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没好好安慰你。明天我给你寄你爱吃的草莓蛋糕,我们不吵架了好不好?”
这样的争执后来又发生过几次,每次闹到“分手”的边缘,却总有人先低头。有时是林晚在深夜发一张自己乖乖吃饭的照片,配文“今天有好好吃饭,想你了”;有时是江辰寄来一个手写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我们的吵架记录:第一次,因为晚晚没吃饭;第二次,因为我没及时回消息……但每次和好后,我都更喜欢你一点”。那些带着眼泪的争执,反而像纽带一样,把两个人系得更紧——他们慢慢学会了在情绪爆发前先深呼吸,学会了说“我现在有点难受,等我平复一下再跟你说”,学会了在对方低谷时,递上温暖而不是指责。
二月初的时候,林晚在小区楼下的咖啡店认识了苏晓。那天林晚因为情绪不好,坐在靠窗的位置发呆,苏晓抱着一杯热可可走过来,轻声问:“请问这里有人吗?”林晚摇摇头,看着眼前的女孩——和自己差不多高,扎着低马尾,眼睛很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聊天时林晚才知道,苏晓和自己一样,也在和抑郁症对抗,甚至连喜欢的乐队、爱吃的零食都一样。相似的经历让两个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林晚第一次觉得,除了江辰,还有人能这么懂自己。
江辰知道苏晓的存在后,特意在视频通话时叮嘱林晚:“你们互相陪伴很好,但也要记得,有不开心的事一定要跟我说,别自己扛着。”后来只要江辰有课,林晚就会约苏晓出来——有时在公园散步,有时在奶茶店聊天,苏晓会跟林晚说自己的事:说父母总把“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挂在嘴边,说弟弟的新球鞋是父母花半个月工资买的,而自己的衣服都是表姐穿过的旧款;说上次因为不想给弟弟洗袜子,和父母吵了一架,被骂“白眼狼”,最后还被送去医院做了心理评估。
每次苏晓说起这些,林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我懂”“你已经很棒了”。她会把江辰寄来的零食分一半给苏晓,会陪苏晓去医院拿药,会在苏晓情绪低落时,拉着她去看路边的小猫——就像江辰对自己做的那样。
三月初,苏晓突然跟林晚说自己交了男朋友,是隔壁学校的学长。“我就是玩玩而已,反正没人真心对我好。”苏晓说这话时,嘴角带着一丝无所谓的笑,可林晚却注意到,她的手指在不自觉地抠着奶茶杯的包装。后来苏晓开始频繁地跟林晚抱怨:“他今天又没回我消息”“他说我太黏人了”“他跟别的女生一起打游戏,却跟我说在忙”。有次林晚去找苏晓,看到她坐在沙发上哭,手机屏幕上是男生发来的“我们不合适,别再找我了”。林晚递过纸巾,看着苏晓哭到浑身发抖,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更让林晚担心的是,苏晓开始用刀片划自己的手腕,还学会了熬夜喝酒。有次林晚在凌晨两点收到苏晓的消息,是一张模糊的照片,杯子里装着琥珀色的液体,配文“这样好像就不那么疼了”。林晚吓得立刻打电话过去,苏晓的声音带着酒气,含糊地说“晚晚,我好难受”。林晚一边哭一边劝她,直到苏晓答应把酒倒掉,乖乖去睡觉。第二天,林晚把这件事告诉了江辰,电话那头的江辰沉默了很久,说“我们多帮帮她吧,她才13岁,不该这么苦”。
林晚开始给苏晓买更多的东西:买她喜欢的毛绒玩具,买印有正能量句子的笔记本,买漂亮的发夹——就像江辰对自己那样,想用这些小小的温暖,一点点驱散苏晓心里的阴霾。苏晓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有时会主动跟林晚说“今天我有好好吃饭”“我今天没熬夜”,林晚每次听到这些,都会立刻截图发给江辰,两个人隔着屏幕,一起为苏晓的进步开心。
寒假结束的那天,林晚去送苏晓。在车站里,苏晓抱着林晚,轻声说“谢谢你,晚晚”。林晚拍着她的背,说“我们以后还要经常联系,你要好好的”。看着苏晓走进检票口的背影,林晚掏出手机,给江辰发了条消息:“寒假结束啦,我也要回学校了。”没过多久,江辰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背景是学校的图书馆:“我在图书馆占了位置,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去吃那家你爱吃的火锅。”
林晚看着屏幕里的江辰,又看了看远处渐渐散去的人群,突然觉得,这个冬天虽然有过眼泪和争执,却也装满了温暖的惊喜——有跨越千里的拥抱,有写满心意的快递,有互相陪伴的闺蜜,还有那个一直牵着自己的手,陪自己慢慢走的人。春风吹过车站的玻璃窗,带着新的希望,林晚知道,新的学期里,还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