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晏被李凤霞热情地拉进厨房,扑面而来的不再是柴火气,而是一种清洁却陌生的味道。他有些局促地站在光洁的瓷砖地上,看着李凤霞熟练地一拧那个奇怪的银色旋钮,“噗”一声轻响,一簇幽蓝的火苗便凭空燃起,稳定地舔舐着锅底。
李凤霞“瞧见没?小林,这叫燃气灶,可比咱们在永安城烧柴省事多了!火候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林晏看得目不转睛,下意识地抱拳,语气带着惊叹:
林晏“此物……果真神妙!无需引火,亦无烟尘,真乃巧夺天工。”
一旁的沈韶杰“噗嗤”笑出声,拿起一个不锈钢锅铲递过去:
沈韶杰“林少尹,再看看这个,比咱们那儿的铁锅轻便多了。还有这个,水龙头,一拧就有水,再也不用去井边打水了。”
林晏学着沈韶杰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拧开水龙头,清凉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他赶紧伸手去接,冰凉的触感让他微微一颤,眼中惊奇更甚。
沈建设捧着个紫砂小茶壶过来,献宝似的塞到林晏手里:
沈建设“来来来,先喝口热茶,正宗的龙井,你肯定没喝过。别光顾着看灶台,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学。”
前厅里,沈央央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沈韶光的手,小声央求:
沈央央 “姑姑,林叔叔真的会一直住在咱们家吗?那他睡哪里呀?可以睡我房间的上铺吗?”
沈韶光摸摸她的头,柔声道:
沈韶光“是啊,林叔叔以后就跟我们是一家人了。他睡我房间,我们互相也有照应嘛
这时,林晏被簇拥着回到前厅,手里还端着李凤霞刚下好的一碗阳春面。清汤白面,几点油花,几缕葱花,简简单单,却勾起了最深沉的记忆。他拿起沈韶光递过来的筷子(这次是熟悉的木筷,而非永安城的竹箸),小心地尝了一口,眼眶竟有些湿润。
林晏“是……是当年的味道。多谢伯母。”
李凤霞“哎,谢啥,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李凤霞用围裙擦擦手,眼圈也有些红,“能再见到你,阿姨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早饭桌上,气氛热烈又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恍惚。沈建设憋了一早上的问题,终于忍不住问出口:
沈建设“小林啊,你方才说在什么……云水苑后巷醒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也……过来了?”
林晏放下筷子,神色恢复了几分属于大理寺少尹的沉静,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困惑。
林晏“具体缘由,某亦百思不得其解。只记得前世我寿终正寝之后 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着寝衣,躺在一条陌生巷弄之中,周遭建筑奇特,灯火通明,人皆奇装异服。某心中惊疑,四处行走,直至见到一处形制古朴的祠堂,方觉有几分熟悉,便在阶前暂歇,而后……便遇到了韶光。”
他的目光转向沈韶光,带着难以言喻的庆幸。沈韶光接话道:
沈韶光“,那会我给你们说思念过度遇见老祖宗之后心情郁闷便出去走走,偶然路过沈家祠堂,就在我看望像画像出神时 就看到林晏,直到他认出我,叫出我的名字……”
一切都太过离奇,但有了上次全家穿越的经验,沈家人对此的接受度高得惊人。沈韶杰一拍桌子:
沈韶杰“我明白了!这肯定跟咱们上次的穿越有关!咱们能去,林少尹自然也能来!这就是缘分,斩不断的缘分!”
沈央央“那林叔叔是不是回不去啦?”
沈央央眨着大眼睛,语气里竟有几分窃喜,“那就可以一直教我轻功了!”
林晏看着小姑娘期待的眼神,温和地笑了笑,却没有立刻回答。他望向窗外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车流声、喇叭声隐约传来,这是一个与他成长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时空。陌生,不安,但看着身边这一张张热情、关切的面孔,那份因骤然离乡而产生的惶惑,似乎被冲淡了许多。
林晏“既来之,则安之。某……我会尽力适应此地,不给诸位添太多麻烦。”
沈韶光“说什么麻烦,”沈韶光轻声打断他,目光坚定,“在永安城,你帮了我们那么多。在这里,我们就是你的家人。这里就是你的家。”
李凤霞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李凤霞“对!小林啊,以后你就在店里帮忙。你识文断字,脑子又清楚,帮韶光收收钱、记记账。力气活有你沈伯伯和韶杰呢。慢慢学,不着急。”
早高峰来临,小饭馆开始上客。叮咚的门铃响,熟悉的街坊走进来:“老板娘,老规矩,一碗馄饨俩茶叶蛋!” 看到面生的林晏,不免多打量几眼。
李凤霞爽朗地应着,一边推了推林晏,小声道:
李凤霞“去,跟着韶光,学学怎么用收银机。见人多笑笑,就当还在咱们永安城的饭馆里招呼客人一样!”
林晏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宽大的现代衬衫,走向柜台后的沈韶光。他的步伐还有些僵硬,背脊挺直,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寻常的市井生活,而是另一个需要小心翼翼探索的全新世界。但他回头看了看正在擦桌子的沈建设、忙着端菜的沈韶杰、逗着央央的李凤霞,还有身边耐心指着收银机上数字的沈韶光,紧绷的嘴角终于缓缓扬起一个真实的、轻松的弧度。
这个清晨的兵荒马乱,似乎正预示着,一段鸡飞狗跳却又温暖无比的新生活,即将拉开序幕。跨越千年的缘分,在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小饭馆里,稳稳地落了地,生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