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锦绣暖庭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二章 江南拓新业,稚子承家风

锦绣暖庭

萧念暖五岁那年,苏眉娘在江南的“暖苏阁”分店终于开张了。消息传到京城时,沈暖正陪着儿子在庭院里绣山茶帕子——萧念暖的绣技已颇有模样,针脚虽稚嫩,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与沈暖当年如出一辙。

“娘,干娘说江南的丝绸比京城的更软,是真的吗?”萧念暖放下绣针,小手托着下巴,眼里满是好奇。他听苏眉娘说过江南的烟雨、石桥,还有成片的桑林,早就心生向往。

沈暖笑着擦去他鼻尖的丝线灰:“是真的。江南水土养人,丝绸也格外温润。要不要跟娘一起去江南,给干娘道贺?”

萧念暖立刻蹦起来,抱住沈暖的腿:“要去!要去!我还要看桑林,学绣江南的荷花!”

一旁的萧景渊放下手中的书卷,眼底含着笑意:“正好我近期要去江南巡查漕运,咱们一家人一起去,也好顺便看看眉娘的新店。”

三日后,一行人登上了前往江南的漕船。萧景渊怕沈暖舟车劳顿,特意包了一艘宽敞的画舫,舱内布置得温馨舒适,还带着萧府厨房的厨子,每日变着花样做沈暖爱吃的清淡小菜。

画舫顺流而下,两岸风光如画。沈暖带着萧念暖坐在船头,看两岸的杨柳依依,听船夫唱着渔歌。萧念暖好奇地指着远处的芦苇荡问东问西,萧景渊则陪在一旁,耐心地为他解答,偶尔还会讲些江南的历史典故。

这日傍晚,画舫停靠在一处古镇。沈暖牵着萧念暖的手,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巷子里飘着淡淡的酒香和糕点香,还有妇人浣纱的捣衣声,透着一股安宁的烟火气。萧念暖被路边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吸引,拉着沈暖的手停下脚步:“娘,你看这个荷包,比我们府里绣的更灵动呢!”

沈暖笑着点头,刚要开口,就见铺子里走出一位老妇人,笑着说:“这位夫人和小公子是京城来的吧?我这荷包用的是本地的桑蚕丝,绣的是‘鸳鸯戏水’,是我们江南的特色呢。”

沈暖与老妇人闲聊几句,得知她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做了一辈子绣活,如今年纪大了,便开了间小铺子,打发时光。老妇人得知沈暖是“暖苏阁”的创始人,眼里满是敬佩:“早就听说京城‘暖苏阁’的绣活天下一绝,今日得见夫人,真是幸会。”

临走时,老妇人送给萧念暖一个小小的荷花绣香囊,笑着说:“小公子看着就有灵气,以后定能成为顶尖的绣娘。”萧念暖接过香囊,宝贝似的揣在怀里,对沈暖说:“娘,我以后要跟这位奶奶学绣荷花!”

画舫行至江南苏州时,苏眉娘早已带着伙计在码头等候。看到沈暖一家人,她兴奋地迎上来,抱住沈暖:“暖暖,你们可算来了!我等你们好久了!”

江南的“暖苏阁”开在苏州最繁华的街上,店面比京城的更大,装修也更雅致,门口挂着李太傅题写的牌匾,与京城的分店遥相呼应。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绣品,有江南特色的苏绣屏风,有绣着烟雨江南的手帕,还有用桑蚕丝绣成的衣物,引得不少顾客驻足。

“暖暖,你看,这是我特意请江南的老绣娘设计的‘烟雨江南’系列,卖得可好了!”苏眉娘拉着沈暖的手,兴奋地介绍着,“还有这个‘桑林春燕’的屏风,是店里的镇店之宝,已经被一位盐商订走了。”

沈暖看着铺子里的绣品,眼里满是欣慰。苏眉娘不仅保留了“暖苏阁”的传统绣艺,还融入了江南的特色,让绣品更具韵味。萧念暖则跑到绣架前,看着绣娘们刺绣,眼里满是好奇,时不时还会问些问题,绣娘们都耐心地为他解答。

当晚,苏眉娘在苏州最有名的酒楼设宴,为沈暖一家人接风洗尘。席间,苏眉娘说起江南分店的趣事,还提到准备在苏州开设绣艺班,让更多江南女子学绣活,沈暖连连称赞:“眉娘,你做得真好。我们开绣坊,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承绣艺,让更多人能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萧景渊也笑着说:“我已经跟苏州知府打过招呼了,绣艺班的场地和经费,官府会酌情支持。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接下来的几日,沈暖陪着萧景渊巡查漕运,偶尔也会去“暖苏阁”指导绣艺。萧念暖则跟着苏眉娘,在店里学习江南的苏绣技法,还跟着老绣娘去桑林采摘桑叶,体验缫丝的过程。他学得格外认真,很快就掌握了苏绣的基本针法,还绣出了一幅小小的“江南烟雨图”,虽然稚嫩,却颇有韵味。

这日,沈暖正在“暖苏阁”指导绣娘绣一幅大型的“百鸟朝凤”屏风,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苏眉娘出去查看,回来时脸色有些难看:“暖暖,外面来了几个地痞流氓,说我们的绣坊占了他们的地盘,要我们交保护费。”

沈暖皱了皱眉,刚要开口,就见萧景渊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官府的衙役。“怎么回事?”萧景渊的语气带着一丝威严。苏眉娘把事情说了一遍,萧景渊脸色一沉,对衙役吩咐:“把这些地痞流氓抓起来,按律处置!”

衙役们立刻上前,将外面的地痞流氓抓了起来。周围的百姓纷纷鼓掌,有人小声说:“这是户部尚书萧大人,难怪这么有气派!”“有萧大人在,以后‘暖苏阁’在苏州就安稳了!”

解决了地痞的骚扰,“暖苏阁”的生意更加红火。沈暖看着铺子里忙碌的绣娘,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暖苏阁”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她和苏眉娘的努力,更离不开萧景渊的支持与守护。

在江南待了一个月后,漕运巡查结束,沈暖一家人也准备回京城了。临走时,苏眉娘依依不舍地拉着沈暖的手:“暖暖,你们以后要常来江南看看我。等念暖再大些,我教他绣江南的牡丹!”

沈暖点头,眼里满是不舍:“你也要多保重身体,有什么事随时给我写信。”萧念暖也抱住苏眉娘的腿:“干娘,我下次来还要学绣荷花!”

画舫驶离苏州码头时,苏眉娘还站在岸边挥手,直到身影渐渐模糊。沈暖靠在萧景渊怀里,看着窗外的江南风光,心里满是不舍。萧景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每年都来江南,看看眉娘,看看这里的风景。”

沈暖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江南的“暖苏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和苏眉娘还会将这份绣艺传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绣艺的魅力,也让更多女子能靠自己的双手,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而萧念暖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他在江南绣的“烟雨江南图”,眼里满是憧憬。他知道,娘和干娘的“暖苏阁”不仅是一间绣坊,更是一种传承,一种信念。而他,也会将这份传承延续下去,让“暖苏阁”的锦绣与温暖,传遍天下。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念暖周岁宴,锦绣续华章 锦绣暖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京华添新枝,绣艺传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