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三年春,应天府龙江船厂的梧桐新叶尚未舒展,杨墨的御辇已碾过青石板路。车窗外掠过的匠作局工坊里,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正在指导匠人铸造望远镜,铜胚在熔炉里泛着青白色的光。
"陛下,郑成功的使者已在偏殿等候。"随侍太监的通报惊醒了杨墨的沉思。他望着车辕上镶嵌的航海罗盘,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博物馆看到的郑和宝船模型。
偏殿里,郑成功的长子郑经正焦躁地踱步。"我父染病在身,"他抱拳时,袖口露出的刺青隐约可见"反清复明"四字,"台湾水土不服,恳请陛下准我等迁回福建。"
杨墨不动声色地呷了口碧螺春:"延平郡王镇守台湾是朕的旨意。"他忽然放下茶盏,"听说你父亲在澎湖列岛囤积了三百门红衣大炮?"
郑经的瞳孔骤然收缩,却见杨墨已从袖中取出一幅海图。"这是朕命人绘制的《大南洋图》,"他指着吕宋岛的位置,"你父亲若能攻取此地,朕准他世袭菲律宾总督。"
云南布政使司衙署的天井里,李定国正与当地土司博弈。"缅王扣押了我国商队,"他将一枚白子重重落下,"此事断不能善罢甘休。"
"晋王三思,"白族土司段永强劝道,"缅甸象兵骁勇,我军水土不服......"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骚动。
"报——缅军进犯八莫关!"斥候浑身浴血闯进来,"敌将莽白自称要为孙可望报仇!"
李定国霍然起身,腰间永历剑锵然出鞘。"传令各部,"他指着墙上的《西南夷图》,"在怒江峡谷布下口袋阵,我要让莽白有来无回!"
紫禁城的坤宁宫里,杨珊朵正在试穿西洋锁子甲。"这是利玛窦神父送的礼物,"她转动护颈,金属环扣发出清脆声响,"说是用精铁编织了三年。"
杨墨端详着妹妹英气勃勃的面容,忽然想起他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明代女将秦良玉画像。"明日随朕去天津卫,"他将一幅海图铺在贵妃榻上,"朕要重建宝船舰队。"
天津卫的码头上,三百艘福船正在组装。杨墨登上旗舰"郑和号",抚摸着桅杆上的罗盘刻度。"朕要你们三个月内造出能横渡大西洋的宝船,"他对船政大臣道,"所需木料可从暹罗采购。"
忽然有宦官来报:"陛下,朝鲜国使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朝鲜汉城的景福宫正在修缮,使臣李浚跪在杨墨面前,呈上一份密报。"鞑子余孽在鸭绿江集结,"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咸镜道口音,"听说要联合日本浪人进犯山东。"
杨墨展开《东北亚海图》,手指停在对马海峡的位置。"传朕旨意,"他忽然想起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命山东总兵在登州布下鸳鸯阵,务必全歼来犯之敌。"
应天府的明伦堂里,江南学子正在辩论新政。"废八股改策论,"东林党后裔顾炎武拍着桌案,"这是要断天下读书人的仕途!"
"非也,"杨墨突然现身讲堂,"朕要你们读的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他举起一本《几何原本》,"利玛窦神父说,西洋人用此物测量星辰。"
众学子面面相觑,忽见杨珊朵抱着西洋乐器走进来。"这叫钢琴,"她按下琴键,清越的乐声在梁柱间回荡,"利玛窦说能弹出《十面埋伏》。"
云南前线的怒江峡谷,李定国正在布置火攻。"将火药埋在峡谷两侧,"他指着陡峭的山崖,"待缅军进入伏击圈,便点燃引线。"
副将担忧道:"若风向突变......"
"不会,"李定国望着天边翻涌的积雨云,"这是西南季风的规律。"他忽然想起当年张献忠在谷城突围的往事,"传我将令,火牛阵随后冲锋!"
当缅军的战象踏入峡谷时,两侧山崖突然喷出烈焰。受惊的大象调头狂奔,踩死无数缅兵。李定国挥动令旗,三万明军如猛虎下山,将莽白的五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
"晋王神算!"段永强在乱军中高呼,"这火攻之术比诸葛武侯的更厉害!"
李定国却望着峡谷中燃烧的战象,忽然想起《淮南子》里"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句子。"传我令,"他对段永强道,"在怒江峡谷修建关隘,就叫镇南雄关。"
天津卫的造船厂传来捷报,首艘宝船"永乐号"下水。杨墨站在船头,望着海鸥掠过风帆。"郑和下西洋时,"他对利玛窦道,"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
"陛下可知,"利玛窦取出一幅《坤舆万国全图》,"欧洲有个叫哥伦布的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杨墨的手指停在美洲的位置:"传朕旨意,组建环球船队。"他忽然想起博物馆里的明代地图,"要让大明的宝船开到墨西哥湾。"
紫禁城的御花园里,杨珊朵正在教宫女西洋剑术。"手腕要像柳枝般灵活,"她的绣春刀划出优美的弧线,"这是利玛窦神父教的刺击术。"
杨墨远远望着,忽然想起《明史》里记载的唐赛儿起义。"传朕令,"他对随侍太监道,"在各省设立女子书院,教授算术和格致之学。"
应天府的贡院外,新科进士正在看榜。杨墨微服至此,见榜首赫然写着"徐光启之孙徐景贤"。"你可知朕为何首开算学科?"他问这位青年。
徐景贤免冠行礼:"回陛下,算术乃治国之本。"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本《崇祯历书》,"臣祖父曾与利玛窦神父修订历法。"
杨墨大喜,命人取来《大统历》:"朕要你主持修订新历法,融合中西之长。"他忽然想起祖冲之的《大明历》,"就叫《隆兴历》吧。"
云南前线传来捷报,李定国全歼缅军主力,莽白被俘。杨墨在太和殿接见这位缅王,他正用金链子锁着的象鞍擦拭佩刀。
"你可知为何留你性命?"杨墨把玩着莽白献上的翡翠玉佛。
"因为陛下要我做缅甸的藩王。"莽白操着生硬的汉语,"就像当年诸葛亮对孟获那样。"
杨墨赞许地点头:"朕封你为缅甸宣慰使,世袭罔替。"他忽然指着墙上的《西南边疆图》,"但你要保证大金沙江航道畅通。"
朝鲜半岛的对马海峡,山东总兵戚继光的后人戚金正在布防。"鸳鸯阵要随潮汐变换,"他对部将道,"倭寇的刀术虽快,却破不了我大明阵法。"
果然,当日本浪人乘着黑潮来袭时,明军的狼筅阵如铁桶般将其围住。戚金挥动令旗,火箭齐发,将敌船烧得火光冲天。
"报——鸭绿江清军来援!"斥候的喊声让空气凝固。
戚金却笑了:"传我令,打开布袋阵缺口。"他忽然想起先祖在台州抗倭的往事,"让他们尝尝我大明水师的连环火船!"
应天府的龙江船厂,第二艘宝船"宣德号"正在装载货物。杨墨命人将《永乐大典》的副本搬上船:"此去西洋,要与各国交换书籍。"他忽然想起利玛窦说的《马可·波罗游记》,"尤其要找到古希腊的《几何原本》全本。"
船队启航那日,杨墨在码头接见各国使节。暹罗使臣献上一头白象,波斯商人带来玻璃制品,欧洲传教士则呈上自鸣钟。
"陛下,"利玛窦忽然跪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臣想将《论语》翻译成拉丁文,让欧洲人了解东方智慧。"
杨墨大悦:"朕准你在国子监开设译馆。"他忽然想起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你可与徐景贤共同校勘典籍。"
紫禁城的养心殿里,杨墨正在批阅奏折。云南布政使奏请修建茶马古道,福建巡抚建议开辟台湾糖场,山东总兵请求增拨神威大炮。
"传朕旨意,"他在《茶马古道修建方案》上朱笔一挥,"动用国库白银二十万两。"忽然有宦官来报:"陛下,郑成功薨了!"
杨墨霍然起身,手中的玉镇纸滚落案头。"传郑经进京,"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樱花,"朕要册封他为台湾王。"
台湾的安平古堡,郑经跪在父亲灵前。"父亲临终前要我归附大明,"他对部将冯锡范道,"但我们辛苦打下的基业......"
"世子三思,"冯锡范握紧腰间佩刀,"杨墨此人野心勃勃,怕是要卸磨杀驴。"
郑经犹豫不决时,忽然有明军使者到来。"陛下有旨,"使者展开黄绫诏书,"册封郑经为台湾王,赐尚方宝剑,永镇东南。"
郑经接过诏书时,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杨墨的手谕:"若有倭寇犯台,可便宜行事。"他望着澎湖列岛的方向,忽然想起父亲临终时的话:"大明才是正统。"
应天府的明孝陵,杨墨跪在朱元璋墓前。"不肖子孙杨墨,"他将北伐所获的传国玉玺放在供桌上,"终不负太祖遗志,光复汉家山河。"
祭典完毕,杨墨站在棂星门前,望着神道上的石象生。"朕要在孝陵西侧修建功臣庙,"他对杨珊朵道,"李定国、戚继光、郑成功皆要入祀。"
"那秦良玉将军呢?"杨珊朵轻抚腰间佩剑。
杨墨望着远处的紫金山:"单独立庙,就叫'巾帼武穆祠'。"
暮色中的应天府城,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杨墨站在聚宝门箭楼上,望着秦淮河画舫穿梭如织。"传朕令,"他对随侍太监道,"在夫子庙开设西学馆,教授算术、格致与航海。"
"陛下,西洋传教士请求觐见。"
"宣。"
利玛窦带着一队欧洲学者进来,呈上一幅《世界地图》。"这是最新绘制的《坤舆全图》,"他指着美洲大陆,"臣等发现了一条新的航路。"
杨墨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忽然停在澳洲的位置:"传朕旨意,组建探险船队,去看看这片南方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