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屿那一声石破天惊的“是”,和落在额头上那个珍重的吻,像一道温柔而坚定的界限,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式锚定在了一个崭新的维度。不再是小心翼翼的靠近,不再是心有灵犀的试探,而是光明正大的“我们”。
从图书馆回家的那条短巷,第一次显得如此不同。阳光铺洒,秋风送爽,他们牵着手,步伐一致,谁都没有说话,却仿佛能听到彼此心中共鸣的、欢快的乐章。连趴在背包里的小雨,都格外安静,只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周身都散发着甜蜜气息的“饲养员”。
生活似乎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陆屿的画室里,属于温软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她的专属马克杯,她忘在这里的发圈,她带来的绿植,她喜欢看的几本书,还有那本摊开在阳光房小几上、画满了生活速写的蓝色笔记本。这些东西散落在原本只有颜料和画具的空间里,非但不显突兀,反而奇异地融合成一种“家”的氛围。
他开始更自然地参与她的生活。会在她值晚班时,提前问好她下班的时间,然后撑着那把深灰色的伞,等在图书馆门口的巷灯下。会在她抱怨颈椎不舒服时,沉默地记下,然后第二天,画室的躺椅旁就多了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颈椎按摩仪。
他甚至开始尝试着,在温软和苏晓棠视频通话时,偶尔出现在镜头边缘,虽然只是沉默地点头示意,或者递给她一杯水,但对陆屿而言,这已是巨大的进步。屏幕那头的苏晓棠总是挤眉弄眼,用口型对温软说:“可以啊星星!冰山彻底融化了!”
温软总是红着脸嗔怪地瞪苏晓棠一眼,心里却甜得像浸了蜜。
这天傍晚,两人带着小雨在小区里散步。秋意渐深,梧桐叶片片飘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金黄。小雨兴奋地在落叶里打滚,扑腾起一片窸窣声响。
“下个月,”温软踢着脚下的叶子,忽然想起什么,说道,“我爸妈说想过来看看我。”她顿了顿,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侧头看向陆屿,“他们……知道你了。”
陆屿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握着她的手微微收紧。见家长,对他而言,是一个比颁奖典礼和媒体采访更加陌生且充满未知的领域。那意味着更深入的介入,更现实的审视,以及……一种对未来的、更加明确的承诺。
温软感觉到他瞬间的僵硬,连忙说:“没关系,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我可以跟他们说……”
“什么时候?”陆屿打断了她,声音听起来还算平稳。
“下周六。”温软看着他,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
陆屿沉默地走了几步,目光落在前方欢快奔跑的小雨身上,然后又转回来,看向温软带着忐忑和期待的眼睛。他看到了她眼底深处的那丝不安——她在担心他会退缩,会害怕。
他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再缓缓吐出。然后,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正对着她。
“好。”他清晰地说,“我需要……准备什么?”
他的应允,没有犹豫,只有一种“既然是你,我便愿意去面对”的坚定。
温软悬着的心瞬间落地,巨大的喜悦和感动涌上心头。她摇了摇头,笑容在暮色中绽开:“不用准备什么,你做你自己就好。我爸妈……都是很温和的人。”
她相信,他们一定会看到陆屿沉默外表下的真诚与珍贵。
“嗯。”陆屿点了点头,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仿佛从这交握的力道中汲取着勇气。
回到画室,陆屿显得比平时更加沉默。他没有立刻去画画,而是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渐浓的夜色,眼神有些放空。温软知道他在消化这件事,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在一旁准备晚餐。
吃饭的时候,陆屿忽然开口,问了一个让温软有些意外的问题:“你爸爸……喜欢喝茶吗?”
温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用意,心里软成一片。“喜欢,”她点点头,“他偏好乌龙茶。”
陆屿“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但眼神里却多了些思索的神色。
晚上,温软离开后,陆屿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工作。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乌龙茶的资料,不同产地,不同焙火程度,哪种更适合长辈……他的神情专注,仿佛在攻克一个重要的创作难题。
小雨跳上桌子,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臂,似乎在好奇主人为何对着一堆茶叶图片发呆。
陆屿摸了摸小雨毛茸茸的脑袋,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低声自语,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认真:
“不能……搞砸。”
窗外,月色清冷。画室里,灯光温暖。即将到来的会面,像一场新的考试,考验着他们的感情,也考验着陆屿融入世俗烟火的决心。但这一次,他不再是独自面对。他有她,有他们的“我们”。而这份为了她而努力去尝试的笨拙,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告白。未来,正以一种具体而微的方式,缓缓展开在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