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真不是皇后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女频     

民间医女,一朝被“请”入宫

我真不是皇后

暮春的江南,雨总是来得缠绵。

苏清欢刚把最后一篓晒干的金银花收进药庐,檐角的雨珠就顺着青瓦滚落,在青石阶上砸出细碎的水花。空气中满是草药的清苦,混着巷口阿婆卖的桂花糕甜香,是她住了二十载的熟稔气息。

“清欢姑娘,在家吗?”

院门外传来里正略显急促的声音,苏清欢擦了擦手上的药屑,刚拉开木门,就见里正身后站着两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衣料是她只在画册上见过的云纹暗绣,腰间佩着的银带钩闪着冷光,连站姿都透着一股常人没有的肃穆。

“这是……”苏清欢心头微凝。

里正搓着手,脸上带着难掩的局促:“姑娘,这两位是从京城来的贵人,说有要事找你。”

话音刚落,左侧那位锦袍男子便上前一步,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苏姑娘,我等奉陛下之命,特来请您随我等进京。”

“陛下?”苏清欢握着门环的手指骤然收紧,“我只是个民间医女,与宫中素无往来,贵人怕是找错人了。”

她自小跟着师父在这苏溪镇行医,师父去世后便守着这间“清欢药庐”度日,除了去年去邻县采过一次药,从未踏出过江南半步,怎么会突然惹来京城的“陛下”关注?

另一位男子却从袖中取出一幅卷轴,缓缓展开——宣纸上是一幅工笔肖像,画中女子身着繁复的凤冠霞帔,眉眼弯弯,竟与镜中的自己有七分相似。

苏清欢的呼吸猛地一滞。

“姑娘请看,”先前开口的男子声音沉了些,“画中是三年前失踪的皇后娘娘。您与娘娘容貌酷似,陛下召您进京,是想请您暂代娘娘之位,稳定朝局。”

“暂代皇后?”苏清欢只觉得荒谬,“我连皇宫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如何替得了皇后?况且,皇后娘娘失踪,陛下不想着寻她,反倒要我一个陌生人做替身,这不合情理。”

她后退一步,正要关门,那男子却伸手按住了门板,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施压的意味:“姑娘,陛下已有承诺,待朝局安定,定会放您回来。您若不愿,苏溪镇的百姓……”

话未说完,苏清欢已经懂了。

这哪里是“请”,分明是胁迫。她若不从,这群人未必会对她怎样,但苏溪镇这百十来户人家,怕是要遭无妄之灾。

雨还在下,打湿了她的青布裙摆。苏清欢望着巷口那棵她亲手栽下的桃树——今年刚结了青果,本该等盛夏摘了分给邻里,如今却要骤然离开。

“我有条件。”她抬眼,目光清亮地看向那两位男子,“第一,我只替皇后处理宫中礼仪之事,绝不干涉朝政;第二,不许强迫我做任何违背本心的事;第三,待事情了结,必须放我回江南,不得阻拦。”

男子对视一眼,点头应道:“姑娘的条件,陛下早已料到,这是陛下亲笔所书的文书,姑娘可过目。”

一张叠得整齐的明黄宣纸递了过来,苏清欢展开,只见上面是遒劲的字迹,末尾盖着鲜红的帝王印玺,她提出的三个条件,条条都写得清楚。

攥着那张文书,指尖几乎要嵌进纸里。苏清欢深吸一口气,转身回药庐收拾东西——只带了师父留下的药箱,几件换洗衣物,还有那本记满草药图谱的旧书。

“走吧。”

她锁上药庐的门,把钥匙交给里正:“李伯,我走后劳您帮我照看药庐,若有邻里需要抓药,您让他们去东街的王大夫那,就说我……暂时走不开。”

里正红着眼眶点头:“姑娘放心,我会照看好的,你在京城……多保重。”

马车早已在巷口等候,玄色的车帘绣着金线龙纹,一看便知是皇家之物。苏清欢弯腰上车,车座铺着柔软的锦垫,却让她坐得浑身不自在。

车轮辘辘,渐渐驶离苏溪镇。她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熟悉的青瓦白墙渐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放下车帘,将那张“不逼认皇后身份”的文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贴身的荷包里。

一路向北,走了近二十日。

马车驶入京城时,苏清欢正靠在车壁上打盹。被外面的喧哗声惊醒,她掀开车帘,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往来不绝,身着各色衣饰的人们说说笑笑,远处的朱红宫墙在阳光下泛着庄严的光泽,比她在江南见过的任何建筑都要宏伟。

“姑娘,皇宫到了。”

马车停在宫门前,守门的侍卫恭敬地行礼。苏清欢跟着那两位男子下车,踩着汉白玉石阶往里走,脚下的石板光滑如镜,映出她一身青布衣裙的单薄身影,与周围金碧辉煌的宫殿格格不入。

穿过层层宫门,终于来到一座恢弘的宫殿前,匾额上写着“紫宸殿”三个大字。殿外站着不少宫人,个个垂首侍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苏姑娘,陛下在殿内等您。”

男子将她引到殿门口,便退了下去。苏清欢深吸一口气,推开沉重的殿门,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扑面而来。

殿内很静,只有香炉里的烟气缓缓升腾。正前方的龙椅上,坐着一位身着明黄龙袍的男子——他微微垂着眼,手里拿着一份奏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侧脸的线条冷硬,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俊美。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

那是一双深邃的眼眸,像寒潭般沉静,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带着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你就是苏清欢?”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

苏清欢屈膝行礼,语气平静:“民女苏清欢,见过陛下。”

“抬起头来。”

她依言抬头,迎上他的目光。只见他盯着她的脸看了许久,缓缓开口,语气里听不出喜怒:“你和她,有七分像。”

“她”是谁,不言而喻。苏清欢握紧了袖中的文书,轻声道:“民女容貌是父母所赠,与皇后娘娘相似,只是巧合。陛下召民女进京,民女已答应暂代皇后之位,但民女有一事需再次确认——”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向他:“陛下是否真的不会逼民女认下皇后的身份?”

龙椅上的男子,也就是皇帝萧景渊,看着她毫不怯场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讶异。这几日他见过不少与沈瑶容貌相似的女子,要么吓得语无伦次,要么刻意讨好,唯有眼前这个苏清欢,既不卑不亢,还敢当众跟他确认条件。

他从龙椅上起身,一步步走到她面前。萧景渊比她高出一个头还多,身影笼罩下来,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朕说过的话,从不反悔。”他的目光落在她紧握的袖口上,“你放心,只要你扮演好‘皇后’的角色,待朝局稳定,朕会放你回江南。”

得到确切的答复,苏清欢松了口气,正要道谢,就见一位宫女端着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套华丽的凤冠霞帔。

“陛下,皇后娘娘的朝服已备好。”宫女恭敬地说。

萧景渊看向苏清欢:“从今日起,你就住在凤仪宫。明日是百官朝贺的日子,你需穿着这身朝服,随朕一同接受朝贺。”

苏清欢看着那套绣满凤凰的朝服,金线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心里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委屈。她明明只是个想在江南安稳行医的医女,却偏偏要穿上别人的衣服,住进别人的宫殿,扮演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陛下,”她咬了咬唇,还是开口道,“民女从未学过宫中礼仪,明日若失了礼,怕是会惹来非议。”

“朕会让人教你。”萧景渊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你只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让别人看出破绽。”

说完,他便转身回到龙椅上,重新拿起奏折,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宫女上前,恭敬地对苏清欢说:“苏姑娘,奴婢带您去凤仪宫吧。”

苏清欢看着萧景渊冷漠的背影,攥紧了荷包里的文书,轻声应道:“好。”

跟着宫女走出紫宸殿,夜色已经降临。宫道两旁挂着宫灯,昏黄的灯光映着朱红的宫墙,显得格外寂静。凤仪宫离紫宸殿不远,走了约莫一刻钟便到了。

推开凤仪宫的宫门,里面比她想象中还要奢华——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墙壁上挂着名贵的字画,梳妆台上摆满了金银珠宝,连窗边的花盆都是玉石做的。可这满室的华贵,却让她觉得无比陌生。

“姑娘,您先歇息,奴婢去准备热水。”宫女说完,便退了下去。

苏清欢走到梳妆台前,拿起一面铜镜。镜中的女子,眉眼确实与那幅肖像上的皇后有七分相似,可眼神里的澄澈与坚定,却是独属于苏清欢的。

她放下铜镜,走到窗边。窗外是一座精致的花园,月光洒在花丛中,美得像一幅画。可她却想起了苏溪镇的药庐,想起了檐角的雨珠,想起了巷口的桂花糕……

鼻尖突然一酸,苏清欢赶紧抹了抹眼睛。她告诉自己,只是暂时的,等朝局稳定了,她就能回到江南,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小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刚才那位宫女端着热水走了进来:“姑娘,热水备好了,您洗漱后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早起学礼仪呢。”

苏清欢点了点头,看着宫女退出去,关上房门。偌大的凤仪宫,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走到浴桶边,褪去身上的青布衣裙,缓缓踏入热水中。草药的清苦气息被热水的水汽冲淡,取而代之的是宫香的浓郁。苏清欢闭上眼睛,脑海里一遍遍回响着萧景渊的话——“扮演好‘皇后’的角色”“不要让别人看出破绽”。

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个“替身”。但她知道,为了苏溪镇的百姓,为了能早日回到江南,她必须撑下去。

洗漱完毕,宫女已经为她准备好了寝衣。苏清欢躺在床上,柔软的锦被包裹着她,却让她辗转难眠。宫墙外的梆子声一声声传来,从一更到二更,再到三更……

直到天快亮时,她才迷迷糊糊地睡着。梦里,她回到了苏溪镇的药庐,正在给阿婆抓药,阿婆笑着递给她一块桂花糕,说:“清欢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姑娘,该起了。”

宫女的声音将她从梦中唤醒。苏清欢睁开眼,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她坐起身,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才意识到,那个在江南安稳行医的苏清欢,从踏入这座皇宫的那一刻起,就暂时被留在了过去。

而现在的她,必须穿上那套沉重的凤冠霞帔,开始扮演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她深吸一口气,对宫女说:“帮我更衣吧。”

宫女恭敬地应道:“是,娘娘。”

“娘娘”两个字,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苏清欢攥紧了手心,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苏清欢,你要记住,你不是皇后,你只是苏清欢。

这套凤冠霞帔比她想象中还要重,凤冠上的珠子垂下来,几乎要压得她抬不起头。宫女为她梳妆时,她看着镜中渐渐变得“陌生”的自己,突然想起了入宫前攥在手里的那张文书。

她轻轻摸了摸荷包,文书还在。那是她在这座冰冷皇宫里,唯一的慰藉和底气。

“姑娘,梳妆好了。”宫女退后一步,恭敬地说。

苏清欢站起身,看着镜中身着凤袍的自己,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不管前路有多难,她都要走下去。等朝局稳定,她一定要回到江南,回到那个属于她的苏溪镇,继续做她的民间医女,再也不踏入这座皇宫一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声音:“陛下驾到——”

我真不是皇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帝王初见:“你和她,有七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