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雨夜公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六章:粉笔奇点

雨夜公园

雨后的校园像被泡发的旧书,砖缝里渗着潮气,一踩就溢出暗色的水。陈砚把铜钥匙攥进掌心,金属的凉意在皮肤里蔓延,像一条不肯入睡的蛇。灰帽衫的影子在窗玻璃后消失的瞬间,他猛地推开车门冲回教学楼,可楼梯转角只剩下一阵卷起尘埃的风,粉笔灰簌簌落在地板上,像无声的嘲笑。

“影子学生”——他默念这四个字,胸腔仿佛被塞进一块冰。父亲陈述尧生前带过十二届本科生、三届研究生,登记在册的超过四百人,谁来认领这个影子?谁把师者的粉笔灰炼成毒雾,又把老师的儿子写进函数?陈砚站在走廊尽头,看阳光把尘埃照成细小的银河,忽然意识到:要抓住影子,必须先让影子以为他在沿着既定的路径走——就像“∮”里的奇点,只有被积分,才会显形。

他掏出手机,给李响发出一条语音:“查陈述尧所有学生,重点找2005年毕业、去向桂北、左撇子、嘴角有含笔凹痕的人,越快越好。”声音低而稳,仿佛刚才那一瞬的失控从未发生。李响回了一个“收到”的短促语音,背景是警署打印机吱吱作响的嘈杂。

陈砚弯腰拾起地上一截粉笔,红白渐变,断面新鲜。他把它放进证袋,又在粉笔槽里挑了一支同规格的白粉笔,转身在黑板上把巨大的“∮”曲线补全——最后一笔闭合的瞬间,他听见极轻的“咔哒”,像遥远处有人给枪上膛。板书槽边缘,一块原本严丝合缝的木板自动弹开,露出暗格,里面躺着一张对折的试卷纸,油墨味混着潮气扑面而来。

纸张抬头印着“临城师范学院2005届复变函数补考卷”,科目栏手写“重修”,姓名处被墨水涂黑,只留学号尾数“17”。父亲是当时的主考教师,红笔评分位置写着潦草的“59”,旁边一行小字:“路径虽闭合,奇点未名,须重修。”字迹与教案批注一致,却更狂放,像在同一张卷子上对话。陈砚指腹掠过分数,红墨竟未干透,染上一抹湿意——有人不久前还在这里阅卷。

试卷背面,用铅笔淡淡画了一幅坐标系,横轴标“t”,纵轴标“f(t)”,一条螺旋线从原点盘旋上升,在顶端突然折断,断口处画了一个微型“∮”,像把钥匙孔。曲线下方,铅笔字纤细而冷静:“要救陈述尧,先救常数项;要救常数项,先让自己成为变量。”落款没有日期,只有一个被反复描摹的“S·C”——陈述尧与陈砚姓名首字母的叠加,也是灰帽衫在风车铁片上留下的标记。

陈砚把试卷收好,关灯,退出教研室。门锁“咔嗒”合上的一刻,他忽然想起父亲最后一次给他讲题:奇点就像黑洞,你若强行移走,积分结果不变,可若把自己掉进去,所有函数都会爆炸。那时他不懂,现在懂了——影子学生要他做的,不是移走奇点,而是跳进去,成为爆炸的一部分。

午后,他驱车前往学院档案室。搬迁后的新址在高新区,玻璃幕墙亮得晃眼,保安查验证件后,把他引到地下二层。档案管理员是个白发老头,听说要调阅2005届学生资料,扶了扶老花镜:“那批纸质档案泡过水,十年前送去数字化,原始卷封存在老校区库房,你要看只能调电子档。”电脑屏幕闪烁,跳出检索页,陈砚输入“陈述尧”,名单哗啦啦涌出四百二十七条记录,按照学号排序。他拉到尾数“17”位置,发现对应姓名被黑条覆盖,显然是事后屏蔽。管理员皱眉:“这是技术科加的密,得走流程。”陈砚掏出警官证,老头仍摇头:“流程归流程,我破不了密。”

陈砚盯着那道黑条,忽然想起试卷涂黑的姓名处——尾数“17”反复出现,像一串暗码。他掏出手机,对屏摄下黑条截图,发给局里图侦小赵:“三十分钟,给我破开。”十分钟后,小赵回传一张复原图:姓名栏浮现两个字——沈 路。

沈路。陈砚在记忆里搜索,依稀记得父亲提过:2001级应用数学班班长,广西桂北人,贫困生,左手写字,嘴角常年叼着铅笔,被同学戏称“铅笔骷髅”。大三那年,沈路父亲矿难身亡,母亲重病,他几乎辍学,陈述尧替他申请助学贷款,又把自己科研项目助理津贴分一半给他。后来,沈路毕业论文做“复变函数路径积分在矿山涌水预测中的应用”,导师正是陈述尧,答辩当天,他母亲去世,论文中断,只得重修。2005年6月21日,学校公布重修名单,沈路序号“17”,分数“59”——与那张补考卷信息完全吻合。

陈砚心跳加速,继续下拉档案:沈路去向栏写着“自主择业,离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全部空白。电子档案附有一张证件照,少年瘦削,左嘴角凹痕明显,眼神像被压弯的弹簧,带着随时会反弹的阴冷。照片拍摄于2003年,背景正是父亲教研室的黑板,板角隐约可见“∮”形板书——那时,影子学生已与奇点朝夕相伴。

傍晚,李响驱车赶来,把一份加急调查报告递给陈砚:沈路2005年7月购买临城→桂北火车票,车次与票号与陈砚在教研室暗格找到的硬卧票完全一致;同年8月,他以假名“沈陈述”进入桂北钨矿,做井下测量员;2007年,矿区事故,一名工人中毒身亡,沈路失踪,此后无身份证使用记录,直到三年前,他以“S·C”缩写出现在暗网“雨夜直播”频道会员名单,下注金额三百万比特币,押注“临城暴雨重启”。

所有线头在此刻绞成一根绳,勒住陈砚的喉咙。沈路——父亲最怜悯的学生——把怜悯磨成刀,把老师的粉笔灰炼成毒雾,又把老师的儿子写进函数样本。他要的不仅是复仇,更是“重修”:让导师看看,谁才是“奇点”本身。

夜里十点,陈砚回到老校区。月光洗过残墙,爬山虎影子像无数扭动的“∮”。他拎着一袋啤酒,独自走上教研室三楼,推门,开灯,把啤酒在讲台一字排开,然后掏出那支从粉笔槽拿来的白粉笔,对折,“啪”地折断,粉尘飞起。

“沈路,”他对着空教室说话,声音不高,却咬字清晰,“你不是要积分吗?我来了。”

他抬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巨大的“S”,又在S内部画了一条竖线,把字母劈成两半——像把蛇钉在树上。随后,他把断成两截的粉笔分别塞进左右口袋,关灯,离开。

月光透过破窗,照在黑板上那个被劈开的“S”,慢慢与“∮”重叠,像一条被强行中断的曲线,等待有人续写结局——或者,让它永远断在奇点。

上一章 第五章:影子学生 雨夜公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断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