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阳光的重生
本书标签: 现代  现代  重生 

苏晴·晴日暖风

阳光的重生

在我前十七年的人生里,一切都像是被精心安排

好的乐章。优渥的家境、出色的容貌、足以匹配这一切的成绩,让我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众人的瞩目和赞美。我是苏晴,一中的校花,父母眼中的骄傲,同学羡慕的对象。我的人生,本该沿着既定的轨道,平稳、光明地前行,直至遇见另一个同样优秀的人,缔造一段佳话。

直到陆淮舟的出现。

他和我见过的所有男生都不一样。不是那种围着我转、献殷勤的肤浅,也不是故作清高的冷漠。他是真的……活在另一个维度。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公式、定理和那些我绞尽脑汁也难以理解的竞赛题。他英俊、优秀、家世相当,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需要仰望才能触及的人。

那种仰望,带着少女懵懂的心动和难以言喻的自卑。我偷偷关注着他的一切:他常去的图书馆角落,他喜欢的科幻小说,他打球时流畅的身姿,甚至他微微蹙眉时冷淡的侧脸。但我从不敢靠近。他像一座孤高的雪山,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让我所有的勇气都冻结在喉咙里。

我只能像其他怀春的少女一样,隔着人群,远远地注视着他。他是照进我循规蹈矩生活里的一束强光,明亮、耀眼,却遥不可及。我曾以为,这份隐秘的爱恋,会永远止于无声的凝望。

改变,发生在那天下午的自习课。我鼓起了毕生的勇气,走向了林晚。

选择林晚,是经过一番挣扎的。班里关于她痴恋陆淮舟的传言,我早有耳闻。起初,我并未将这个安静、甚至有些不起眼的女孩放在眼里。她和陆淮舟,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我注意到她变了。成绩突飞猛进,眼神变得沉静而坚定,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让她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

更重要的是,我隐约觉得,她是真的了解陆淮舟。那种了解,并非流于表面的喜好打听,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近乎本质的洞察。一种直觉告诉我,她能帮我。

当我磕磕绊绊地向她说明来意时,内心充满了羞窘和不安。我怕被她嘲笑,怕被她拒绝。然而,林晚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丝毫的讥讽或抵触,只是平静地看着我,然后问我想怎么帮。

更让我震惊的是她后续的建议。她没有教我任何取巧的小伎俩,而是告诉我,要变得优秀,优秀到能与陆淮舟并肩。她说,陆淮舟欣赏的是强者。

那一刻,我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长久以来,我困于“校花”的光环,习惯于接受赞美,却从未想过,要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匹配那份喜欢。林晚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成了林晚的“学生”。她帮我制定学习计划,梳理知识难点,甚至引导我去阅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过程很辛苦,无数次我想要放弃,但看到林晚沉静专注的侧脸,想到陆淮舟,我又咬牙坚持下来。

奇妙的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感受到了知识本身的乐趣。解开一道难题的成就感,读懂一本深奥书籍的豁然开朗,这些体验,远比收到一份昂贵的礼物更让我快乐。我开始真正享受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

而林晚,她不仅是我的“军师”,更成了我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她理智、清醒,总能在我迷茫时点醒我。在她身边,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心。

按照林晚的“战略”,我开始尝试以新的方式出现在陆淮舟的视野里。在物理小组提出见解,在图书馆“偶遇”时讨论他正在看的书……每一次,我都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林晚鼓励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后盾。

陆淮舟的态度,起初依旧是冷淡的。但他偶尔投来的、带着一丝探究的目光,足以让我心跳加速好久。我觉得,我好像……真的在一点点靠近他。

直到那场篮球赛。

我精心准备了水和毛巾,鼓足勇气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他。陈雨菲的突然出现和挑衅,让我瞬间慌了神。而陆淮舟冷漠的拒绝,更是让我如坠冰窟。那一刻,所有的勇气和期待都化为乌有,只剩下巨大的难堪和委屈。

我红着眼眶回到林晚身边,觉得自己搞砸了一切。但林晚没有安慰我,而是平静地给我分析战术,告诉我“与其做送水的人,不如成为能和他一起在场上拼搏的人”。

她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我的委屈,也让我瞬间清醒。是啊,我在干什么?我之前的努力,难道只是为了在这种场合博取一点关注吗?不,我要做的,是真正能与他对话的人。

那次挫败,没有打倒我,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林晚指出的方向。我要变得更好,不是为了配得上他,而是为了配得上我自己的这份喜欢。

当关于陆淮舟家里出事的流言开始蔓延时,我第一反应是心疼。我能想象他那样骄傲的人,要如何承受这样的打击。父母的担忧和暗示,我听得懂,但我心里没有丝毫动摇。我喜欢的是陆淮舟这个人,他的才华,他的骄傲,他的灵魂,与他家有没有钱毫无关系。

林晚那个直击灵魂的提问——“如果他变得一无所有,你还喜欢他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且无比清晰。真正的喜欢,不应该如此脆弱。

所以,在楼梯口,当陈雨菲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他时,我想也没想就站了出去。那一刻,我没有考虑任何后果,只是本能地想要保护他,想要告诉所有人,我相信他。

而林晚随后的出现,用她冷静强大的气场平息风波,更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分量。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陆淮舟请假消失的那几天,我心急如焚。当他终于返校,却变得更加沉默阴郁时,我心痛不已。我不敢轻易打扰,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传递着关心和支持。一颗糖,一张纸条,看似微小,却是我能给出的、最不伤他自尊的温暖。

我知道,他需要时间,需要空间。而我,愿意等。

旧操场那一夜,当我接到林晚电话,说找到陆淮舟时,我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下。林晚让我别过去,我明白她的用意。有些坎,需要他自己迈过去。

后来,我从陆淮舟偶尔的提及和林晚简短的描述中,拼凑出了那晚的轮廓。我知道,是林晚的话,点醒了他。我心里对林晚的感激,又深了一层。她不仅帮我,也在帮他。

从那以后,陆淮舟真的振作起来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始主动和我讨论问题,会偶尔对我露出极淡的笑意。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冰山学神,而是一个可以靠近、可以交流的陆淮舟。

我们一起为高考奋斗,互相鼓励。那种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感觉,美好得不像话。填报志愿时,我们商量后,他选择了P大,我选择了同城的A大。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我以为,经历了风雨,终于见到了彩虹。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

大学生活是全新的篇章。初到北京,一切都很新鲜。我和陆淮舟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距离并不远。开始时,我们像所有校园情侣一样,每周见面,分享彼此的生活。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隐隐觉得,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陆淮舟在P大如鱼得水,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谈论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入,有时涉及到他专业的领域,我会感到一丝吃力,只能微笑着倾听。他依旧体贴,会记得我的喜好,会在我生病时关心我,但那种体贴里,似乎少了一点热切,多了一种……程式化的周到。

而我,在A大也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参加了社团,认识了新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我努力地想跟上他的步伐,阅读他提到的书,了解他感兴趣的领域,但总感觉隔着一层无形的膜。

尤其是有一次,我去P大找他,恰好在他们学院楼下碰到他和林晚在一起。他们似乎在讨论一个刚结束的讲座,语速很快,涉及很多专业术语。陆淮舟的眼神是亮的,带着一种我很少在他看我的眼神里看到的、纯粹的智力上的兴奋和专注。林晚则冷静地回应着,观点清晰有力。

那一刻,我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忽然觉得,他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种基于同等智商和知识层面的精神共鸣,是我无论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企及的。

一种淡淡的失落和不安,开始在我心里蔓延。

寒假的同学聚会,大家的起哄和祝福,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和陆淮舟之间那越来越明显的裂痕。我笑着,心里却空落落的。我能感觉到他的勉强和心不在焉。

当他约我出去,说出“谈谈”两个字时,我心里其实已经有了预感。只是当真相从他口中说出来时,心还是像被针扎一样疼。

他说,他对我的感情,更多是感激和习惯。他说,这对我不公平。他甚至,没有否认是因为林晚。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但我没有失控。因为在他说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我内心除了疼痛,竟然还有一丝……释然。

原来,感觉到不对的人,不止我一个。原来,这段看似美好的关系里,我一直小心翼翼维持的平衡,早已倾斜。他说的对,我们之间,似乎总是我在说,他在听。我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爱情幻梦里,却很少去探究,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的温暖陪伴,或许对他而言,早已成为一种负担。

“祝你找到你真正想要的。”这句话,是我发自真心的。我难过,但不怨恨。我感谢他告诉我实话,没有继续耽误我。我也感谢他,出现在我的青春里,让我体验了那样一场刻骨铭心的暗恋和奋不顾身的追逐。

更重要的是,这段感情,让我遇见了林晚,让我发现了那个隐藏的、可以如此优秀的自己。如果没有喜欢上陆淮舟,没有林晚的引导,我可能永远还是那个活在“校花”光环下、满足于现状的苏晴。

失恋的伤痛,比想象中恢复得快。或许是因为,在理智上,我早已接受了这个结局。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我发现了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开始潜心钻研。我参加志愿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的世界,不再围绕着某一个人旋转,而是变得前所未有的广阔和充实。

我偶尔会从同学那里听到陆淮舟和林晚的消息。他们似乎都发展得很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听说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微妙的默契,但并没有在一起的消息。

听到这些,我心里很平静,甚至带着淡淡的祝福。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无论最终是否走到一起,都值得最好的未来。

而我也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卑微的仰望,也不是固执的捆绑,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吸引和共同成长。如果暂时没有遇到,那也没关系。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我,依然相信爱情,但不再将其视为人生的必需品。我有我的梦想,我的追求,我的朋友们。阳光温暖,微风和煦,我的世界,晴空万里。

我不再是那个需要透过玻璃窗仰望星光的女孩。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可以,让自己成为太阳。

上一章 番外:陆淮舟·月辉逐影 阳光的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