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佑卿宫
本书标签: 古代 

指婚泡汤了

佑卿宫

鼓点渐歇,梁又晴足尖轻点石台,缓缓收势。她屈膝颔首时,月白襦裙的裙摆如秋莲般轻拢,发间银杏花簪还在微微晃动,额角沁出的细汗沾着碎发,添了几分娇憨 。御苑内先是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英国公夫人率先拍手赞叹,永宁长公主笑着与身旁命妇低语,连内侍们都忍不住悄悄点头 。西侧席位上,司言卿抬手轻击掌心,目光落在梁又晴泛红的耳尖上,眼底的温和如秋阳般盛不住 。

“好,好一个《秋雁归林舞》!”元景帝拍着御座扶手大笑,语气里满是赞赏,“朕早听闻梁丞相的七小姐是京中才女,却不知舞技也这般出众,今日可真是大饱眼福 。” 梁又晴闻言,脸颊更红,她垂着眼走上前,屈膝行礼时声音轻了几分:“陛下谬赞,臣女只是拙技献丑,能博陛下与各位欢心,便心满意足了 。” 她回话时,余光不自觉地往司言卿的方向瞥去,恰好撞见他望来的目光,忙又慌乱地垂下眼睫,指尖悄悄攥紧了裙摆 。

兰贵妃执起茶盏,目光落在梁又晴身上,笑意温柔:“七小姐这舞跳得灵动,模样也生得端庄,妾身瞧着喜欢。本宫问你,今年多大年岁了?” 梁又晴抬眸,声音清柔却清晰:“回贵妃娘娘,臣女今年十九了 。” 兰贵妃听罢,转头看向元景帝,语气带着几分打趣:“陛下,妾身记得,王爷今年该是二十一了吧?” 元景帝捻着胡须颔首:“没错,刚过了二十一的生辰 。”

兰贵妃放下茶盏,目光在司言卿与梁又晴之间转了一圈,眼底的笑意更浓:“王爷沉稳持重,七小姐灵动温婉,方才一个抚琴、一个起舞,倒像是预先合练过一般,瞧着格外般配 。陛下,依妾身看,不如就趁着今日的好兴致,为他们二人指腹为婚,也了却一桩美事 。” 这话一出,御苑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司言卿与梁又晴 。梁又晴的脸颊红得几乎要滴血,她垂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一道温和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司言卿端坐在席位上,腰背依旧挺直,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悄悄攥紧,耳尖泛起浅淡的红,目光牢牢落在梁又晴的背影上 。

元景帝望着二人模样,忍不住笑出声:“贵妃说得在理,这二人确实……” 话未说完,一道清脆却带着几分急切的女声突然从东侧廊下传来,打断了他的话:“陛下,贵妃娘娘,此事不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姜太傅府的二小姐姜映柳提着粉色襦裙快步走出,她发髻上插着太后赏赐的赤金点翠步摇,脸色带着几分急切 。

姜映柳走到主位前,屈膝行礼时语气带着几分委屈:“陛下,臣女……臣女心意晋贤王殿下许久了,本打算近日便求太后娘娘为臣女做主,向王府提亲 。” 她说着,抬眼望向司言卿,目光里满是执拗,“王爷,臣女自三年前宫宴上见过你抚琴,便一直记挂着,今日怎好突然要你与旁人指婚 。” 这话一出,御苑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兰贵妃握着玉如意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姜映柳身上——她是太后姐姐的亲孙女,与司家又沾着远亲,倒真是个难办的局面 。

司言卿皱了皱眉,他起身朝元景帝行礼,语气平静却坚定:“陛下,婚姻大事需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暂无娶妻之念 。” 元景帝看着姜映柳泛红的眼眶,又瞧了瞧梁又晴垂首失落的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姜映柳背后有太后撑腰,今日若是强行指婚,难免伤了太后颜面 。思索片刻后,元景帝摆了摆手,语气放缓:“罢了罢了,儿女情长的事本就急不得 。今日是御苑赏秋的好日子,莫要因这事扫了兴致,指婚的事,以后再从长计议吧 。”

姜映柳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她屈膝谢恩后,目光得意地瞥了梁又晴一眼 。梁又晴垂着头,指尖将裙摆攥得更紧,方才因指婚生出的羞怯与期待,此刻都化作了眼底的失落,连鬓边的银杏花簪,都似失了光彩 。司言卿望着她落寞的背影,心头泛起一阵闷意,他朝元景帝与兰贵妃行完礼,退回席位时,目光始终落在梁又晴身上,眼底满是藏不住的欣赏。

  

梁又晴垂着眼退回东侧席位,刚在软垫上坐下,身旁的章枢便凑了过来,语气里还带着未散的后怕 。他穿着宝蓝色锦袍,发间束着同色发带,往日里总是带笑的眉眼此刻皱着,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又晴,方才可吓死我了!方才贵妃娘娘提起指婚,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陛下真应了,那我可就真要孤独终老了 。”

他说着,顺手拿起案上的桂花糕递过去,语气不自觉地放软:“快尝尝这个,还是你最爱的甜口,方才你跳舞的时候,我特意帮你留的 。” 梁又晴接过糕点,指尖触到微凉的瓷碟,她低头望着糕点上的糖霜,轻声应了句“多谢”,声音里带着几分未散的低落,可沉浸在自己情绪里的章枢却未察觉 。

章枢撑着下巴,目光落在远处的银杏林,语气带着几分怀念:“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你总跟在我身后喊‘章枢哥哥’,那时候你才到我腰际,连爬假山上不去,都要哭唧唧地喊我抱你 。” 他转头看向梁又晴,眼底满是宠溺,“你前头就五个姐姐,没有什么兄长护着,我作为你的青梅竹马,自然要多疼你些 。” 从垂髫之年到及笄之时,春日里他带她去郊外放风筝,夏日里为她摘最高处的莲蓬,秋日里替她捡最完整的银杏叶,冬日里把暖手的汤婆子先给她捂手 。这些年的点滴宠溺,像温水煮茶,让之前的梁又晴渐渐动了心。

“你不知道,方才我瞧着陛下要点头,急得手心都冒汗了 。” 章枢自顾自说着,没注意到梁又晴垂眸时,眼底那层浓得化不开的失望——方才兰贵妃提起指婚时,她虽羞怯,心底却藏着隐秘的期待,可这份期待,终究被姜映柳的话与元景帝的“以后再谈”击碎 。她捏着桂花糕的指尖微微用力,糕点上的糖霜簌簌落下,就像她此刻沉下去的心 。

 

章枢还在絮絮叨叨:“你放心,我已经跟伯父伯母提过,等过些日子,我就正式来梁府提亲 。” 他语气笃定,满以为自己的心意能换来梁又晴的欢喜,却没看见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涩然 。梁又晴轻轻咬了口桂花糕,甜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头的失落——章枢的宠溺她都懂,可她的心,早已在司言卿垂眸抚琴、与她目光相撞的那些瞬间,悄悄偏向了那个像极了前世爱人陈守言的人 。前世她与陈守言未能相守,今生司言卿的出现,像是跨越时光的重逢,让她无法再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 。

她抬眼望向东侧第一个的席位,司言卿正端坐着与身旁官员低语,玄色朝服衬得他身姿挺拔,侧脸线条利落 。察觉到她的目光,司言卿忽然转头望来,四目相对的瞬间,梁又晴忙慌乱地垂下眼,耳尖泛起红,连章枢在身旁说的话,都模糊了几分 。而身旁的章枢,还在规划着两人的未来,完全没察觉,梁又晴的心,早已不在他描绘的图景里 。

  

暮色漫过丞相府的朱红大门,梁又晴提着襦裙下摆踏上石阶时,身后还传来章枢的叮嘱:“明日我让小厮把新摘的橘子送过来,你记得在院里等我 。” 她回头朝章枢挥了挥手,月白襦裙在暮色里划出浅淡的弧光,待府门缓缓合上,脸上的浅笑便淡了几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裙摆上的秋雁纹样。

刚转过垂花门,就见李嬷嬷提着一盏羊角灯笼迎上来,灯影在青石板路上晃出细碎的光 。“七小姐,您可算回来了 。” 李嬷嬷快步上前,接过她手中的披风,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老爷在正厅等您呢,说是有话要问 。” 梁又晴心头微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轻声应道:“知道了,嬷嬷,我们这就过去 。” 跟着李嬷嬷穿过抄手游廊时,她忍不住想起方才御苑里的风波,掌心悄悄沁了薄汗 。

正厅内燃着两支蟠龙烛,火光将梁复礼的身影映在紫檀木椅背上 。梁又晴刚跨进门槛,坐在一旁的柳氏便快步上前,一把攥住她的手,指尖带着熟悉的暖意:“娐娐,今日御苑赏秋累不累?快坐,娘让小厨房炖了你爱喝的银耳羹,这就让人端来 。” 柳氏拉着她在西侧的玫瑰椅上坐下,目光细细打量着她,见她额角还有未散的薄红,又伸手替她拢了拢衣领,满眼都是疼惜 。

梁复礼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落在女儿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审视:“今日御苑人多,可有什么趣事发生?方才章家小子送你回来的?,怎么瞧着娐儿你神情有些不对劲 。” 梁又晴握着柳氏的手,指尖轻轻蹭着母亲的掌心,先将御苑献舞的事细细道来:“今日贵妃娘娘让臣女献艺,臣女便跳了支《秋雁归林舞》,陛下夸臣女舞跳得好,英国公夫人还特意夸衣上的秋雁绣得灵动 。” 她说着,眼底泛起几分光彩,只是提到后续时,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

柳氏见她神色微滞,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怎么了?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梁又晴垂着眼,手指绞着裙摆,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御苑宴上,兰贵妃娘娘问了我的年岁,又问了晋贤王的年纪,说我与王爷般配,想让陛下为我们指腹为婚 。” 她话音刚落,柳氏的眼睛瞬间亮了,刚要开口,就见梁又晴轻轻摇了摇头,“后来姜太傅府的二小姐突然站出来,说她心意王爷,还要求太后做主提亲,陛下便说,指婚的事以后再谈 。”

  

梁复礼捻着胡须,目光沉了沉:“姜映柳?她是太后姐姐的亲孙女,倒是敢在御前说这话 。” 他顿了顿,看向女儿,“那你呢?你对那晋贤王,是什么心思?” 梁又晴的脸颊瞬间泛起红,她垂着眼,声音轻得像暮色里的风:“王爷……他抚琴时很专注,今日在御苑,女儿瞧着他的琴,倒觉得亲切 。” 她没敢说那些目光相撞的瞬间,没说自己因司言卿而失了神,可眼底的羞怯与失落,却被柳氏看得明明白白 。

  

柳氏握着女儿的手紧了紧,凑到她耳边轻声说:“晋贤王是京中难得的青年才俊,沉稳又心细,娘瞧着也是个好的 。姜映柳虽有太后撑腰,但婚姻大事终究要看陛下的意思,你也别太失落 。” 梁复礼也点了点头:“此事你不必多思,爹会留意着。天色不早了,让嬷嬷带你回院歇息,明日还要去给你祖母请安 。” 梁又晴起身行礼,跟着李嬷嬷走出正厅时,抬头望了眼天边的月牙,心里还想着御苑里司言卿望过来的那一眼,连脚步都轻了几分 。

上一章 献艺 佑卿宫最新章节 下一章 少女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