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书名正在修改1762658209672842124
本书标签: 现代 

2

书名正在修改1762658209672842124

碎瓷之音

那座半塌的龙泉窑,藏在浙南深山竹海里,像被时间遗忘的骸骨。陈青石找到它时,正是梅雨季,窑口爬满湿滑的苔藓,雨水顺着塌陷的顶棚滴落,在窑底的碎瓷堆上敲出清泠的回响。

他是国内顶尖的古陶瓷修复专家,手指能感知千分之一毫米的起伏。但这次,他不是来修复的,是来“听”的。

家族笔记里记载,祖上一位制瓷大师,在宋末战乱时,于此窑烧制最后一批青瓷。窑火将熄时,元兵铁蹄踏至,大师不愿受辱,怀抱最得意的一件“千峰翠色”瓶,跃入窑火。笔记最后一行小字,几近呓语:“魂入瓷,音封存,后世有缘者击之,可闻其声。”

科学头脑告诉他,这是无稽之谈。但那笔记的纸质、墨迹,确属宋末无疑。更重要的是,他心底有种奇怪的牵引,仿佛那窑里真有什么在呼唤他。

他租下山下村民废弃的老屋,每日上山,清理窑口,辨认碎瓷。村民觉得这城里来的先生古怪,对着碎瓷片一坐就是一天,有时还轻轻敲击,侧耳倾听。

大部分瓷片沉默着,只有物理的清脆。直到第十三天,雨歇,一束阳光破开竹叶,恰好照亮窑壁某处。一块沾满泥污的瓷片,反射出一点与众不同的幽光。

他小心剔去泥土,心跳陡然漏了一拍。那是瓶腹的一片,釉色是天青与翠绿的交融,如雨后天际叠嶂的远山,开片纹理细密如冰裂,是典型的龙泉极品“千峰翠色”。他用指腹轻轻摩挲,冰凉,润泽,仿佛还带着七百年前的余温。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犀牛角小槌,屏住呼吸,极轻地敲下。

“铛——”

一声清鸣,并非单纯的瓷器声响。那声音里,竟裹挟着画面与气息——松柴在窑火中噼啪燃烧的焦香,泥土被雨水浸润的腥气,以及一声沉重悠长的、属于男人的叹息。

陈青石手一抖,瓷片几乎脱手。幻觉?他定定神,再次敲击。

“铛——”铁蹄声,由远及近,沉闷如雷,大地微颤。女人的惊呼,孩子的哭喊,慌乱奔跑的脚步……声音模糊却真切,像隔着厚厚的毛玻璃传来。

他着了魔。每日对着那片瓷,反复地、轻重不一地敲击。破碎的声音片段逐渐串联:拉坯时转轮的嗡鸣,利胚时刀刮的细响,釉料滴落的啪嗒声,以及最后,那一声决绝的、跃入烈火的悲鸣,与一件完美瓷器在极致高温下终于成就时那声清越开裂之音,融为一体。

他在倾听一段被封印的人生。

山下老屋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他将听到的“声音”用频谱软件分析,只有杂乱无章的波形图。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瓷片断面,气泡与结晶粒,与普通古瓷并无二致。科学无法解释他听到的一切。

那个黄昏,他最后一次敲击瓷片。没有预想中的悲壮,传入耳膜的,是一段低沉的吟诵。用的是古音雅言,他费力辨认,那是《诗经》里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吟诵声渐低,化为一声满足的喟叹。紧接着,是窑火纯青时,釉水交融流动的、静谧而磅礴的声响。那是创造者目睹神迹在烈火中诞生的、至高无上的喜悦。

陈青石怔在原地。他一直以为封印的是悲愤与绝望,此刻才明白,最后刻录下的,是创造者与毕生心血融为一体时的平静与圆满。毁灭与成就,悲怆与极乐,在那一刻,不分彼此。

他将那片“千峰翠色”瓷片带回城市,没有放进研究所的保险柜,而是置于书房案头。有时深夜修复文物疲惫时,他会用指尖轻轻一弹。

“叮——”清音缭绕。

没有战火,没有叹息,只有山间清风拂过竹海,窑火纯粹地燃烧,以及一件瓷器在时间开端处,发出的第一声圆满的呼吸。

他知道,那不是回声,是跨越七百年的、一个灵魂最终的自洽与安宁。这声音治愈不了时代的伤,却让此刻倾听的人,在面对所有破碎时,多了一分沉静的勇气。

上一章 1 书名正在修改1762658209672842124最新章节 下一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