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我做支宾所发生的诡异事件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恐怖  恐怖灵异     

第一章第五节

我做支宾所发生的诡异事件

报丧

“装老”的仪式完毕,堂屋内的一切似乎暂时归于一种被黄布与寂静笼罩的平稳。照尸灯的火苗稳定地燃烧着,香头的红光在昏暗中有节奏地明灭,仿佛某种活物的呼吸。然而,那份自“发脚”之夜便种下的不安,并未因内务的暂时妥当而消散,反而像浸了水的绳索,越收越紧。

李爷爷站在堂屋中央,目光掠过灵床上那被黄布覆盖的轮廓,最终落在大门的方向。他深吸了一口混合着香火与隐隐霉味的空气,沉声道:“里面安排停当了,该给外面递信儿了。准备‘岁头纸’吧。”

“报丧”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在古老的民俗认知里,它更像是一种向天地鬼神、邻里乡朋宣告此户“界限”变更的仪式性行为。这不仅仅是在通知活人,更是在向那些游荡在阴阳边缘、不可言说的存在,划下一条无形的界限,或发出一种特定的信号。

父亲依言,取来一叠崭新的白纸(或称黄表纸,依各地习俗),纸张粗糙而坚韧。他按照李爷爷的吩咐,开始清点数目。爷爷享年六十八岁,这“岁头纸”的数量,便是亡者年岁,再加天、地各一张。

“六十八,加天,加地,总共七十张。”父亲低声复述着,手指有些颤抖地将纸张清点出来,叠放整齐。

接下来是“撕口”。李爷爷接过那叠纸,并未使用任何工具,而是用他那双干瘦却异常稳定的手,捏住纸叠的顶端,屏息凝神,然后用力向下撕扯——并非撕断,而是沿着纸边,撕开一道长长的、参差不齐的口子。

“老爷子上面还有你太爷爷,太奶奶,下面有你,有孙子,这是整整齐齐的三辈人。”他一边撕,一边解释,那撕纸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所以,撕三道口子。有几辈人撕几道,这是告诉路过鬼神,这家血脉传承有序,不是无根无底的孤魂野鬼,莫要轻易来犯。”

三道裂痕,如同三道浅浅的伤疤,印刻在那叠洁白纸张的边缘,象征着家族的脉络与屏障。

然后是最关键的“系扣”。李爷爷将撕好口的纸张理齐,取来一截白色的棉线。他先从整叠纸的最上面单独取出一张,放在一旁,又从最下面单独取出一张,也放在一旁。

“这一张,敬天。”他拿起最上面那张纸,语气恭敬。

“这一张,敬地。”他又拿起最下面那张,同样庄重。

“天地为证,此魂归去,各有其所。”

剩下的六十八张纸,代表爷爷在人间度过的岁月。李爷爷开始用白线捆绑,他的手法古老而奇特:每三张纸为一个单位,系一个死扣。他做得很慢,很专注,仿佛每一个绳扣,都在加固着某种无形的秩序,或是在计算着亡魂通往冥途的盘缠。

“三张一扣,是‘三才’之数,求个稳固。最后不足三张,无论余一余二,也都系一个扣,代表有始有终,不给外邪留空隙。”他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对无形的存在宣告。

父亲在一旁默默看着,心中却莫名生出一种怪异的感觉。那白色的纸,那白色的线,在李爷爷手中翻飞、系扣,不像是在准备报丧的信物,倒更像是在……捆绑某种东西,或者说,是在用这种复杂的方式,将爷爷六十八年的阳寿“打包”封存。

终于,所有的纸张都被系好,与那单独代表“天”、“地”的两张纸合为一束。这束“岁头纸”,此刻已不再仅仅是普通的白纸,它承载着亡者的年岁、家族的脉络,以及生者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与通告。

李爷爷亲自拿着这束沉甸甸的岁头纸,走到院门口。此时天色尚未大亮,灰蒙蒙的晨雾笼罩着村庄,万籁俱寂。他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将这束纸挂在了大门框的左侧。白色的纸束垂落下来,那三道撕痕在微风中轻轻翻动,像几只窥探的眼睛。

“挂上了‘倒头纸’,这丧信就算发出去了。”李爷爷退后一步,看着那在晨雾中微微晃动的白色纸束,脸色凝重,“村里人看到,就知道这家老了人,会自发来帮忙。而有些‘东西’……也会知道。”

那束纸静静地悬挂着,无声无息。

然而,就在李爷爷转身准备回屋的刹那,一阵极轻微的、若有若无的阴风,毫无征兆地卷过门口,吹得那束岁头纸轻轻转动。纸张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那不像是风吹的声音,反倒更像是有无数个细碎的声音,在同时翻阅这六十八年的光阴。

更让人心底发毛的是,那系得紧紧的白线绳扣,在那一刻,似乎发出了极其细微的、如同骨骼错位般的“嘎吱”声。

李爷爷的脚步顿住了,他没有回头,只是肩膀微微僵硬了一下。

报丧的信号已经发出。

它召来的,会仅仅是带着哀悼之情的乡邻吗?

还是……一些早已在黑暗中等待多时、如今循着这“岁头”信号而来的、别的东西?

那悬挂在门左的白色纸束,在渐亮的晨光中,投下了一道长长的、扭曲的阴影,一直延伸到大门的门槛之内。

上一章 第一章第四节 我做支宾所发生的诡异事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章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