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年级的一个假期里,村里新开了一个蛋糕房,香气扑鼻,尤其是那种刚烤完时,香气更甚。那天也正好是个集会,小孩跟着父亲去了集市,逛了一圈,买了点菜,一路上,小孩儿还算乖,也没说闹着要吃什么东西,直到到了街头,闻到了那个蛋糕房的香气,小孩儿挣开了大人的手,向香味来源处走去,摊位上的品类很多,小孩看着那些食物,眼里充满了想吃的欲望,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没忍住,返回身,拉着父亲的手,试探着问,“买点好吃的行吗?”,“买什么,哪有闲钱买那个东西。”“就买一点,不用太多”,“咋那么馋,有啥吃头?”,“就买点呗,行不行”,小孩儿手拽着父亲往摊位走,企图用行动表示想吃的决心。在小孩儿以为快要成功的时候,却不料是冷漠的甩手拒绝,可能动作幅度太大,摊位阿姨也跟着劝我父亲,“给小孩儿买点尝尝呗”,“不买,我看她能闹多久”,小孩儿只觉得尴尬和不知所措,很后悔的一个决定,每每想起,就觉得自己有点丢脸,为了点吃的,至于这样吗,被别人盯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小丑一样的行为,到了现在仍未遗忘当时的尴尬。
最终,饼干还是没有买,回家的路上,小孩儿蔫蔫的,毫无交流的欲望,小孩儿明白家里的情况,可能还是心性还是个小孩子,就是觉得买一点应该是可以的,可是大人的反应让小孩儿觉得自己的这个动作就像是犯了一个大错误,让自己既难堪,又难受。
回到家里,奶奶问小孩儿,买什么了,小孩儿有点压不住委屈,抱着奶奶待了一会儿,奶奶问咋了,小孩儿说就是有点累,没说今天在街上发生的事,只是眼角的眼泪无声划过脸庞,暴露一丝情绪,好一会儿,小孩儿才收拾好情绪。一个劲的说,逛累了,逛累了。奶奶笑着说“小孩子还这么容易累。”“小孩儿子腿短,一条路走的步子更多”,“没事,累了就歇会吧”,和奶奶说了会儿话,难受的情绪也差不多过去了 ,但是,小孩儿看见父亲还是不想说话。或许是小孩儿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满足,亦或是自尊心受挫,觉得丢脸丢大了,不管是因为哪一个,心里始终觉得别扭。
后来怎么破的冰,小孩儿也忘了,但那件事却留在了小孩儿的心里。大人可能会觉得就一口吃的没买,就记了那么久,这个孩子真没出息头,可真矫情,以前的人,没吃没喝的时候都啃树皮,确实,小孩明白的,大人受了很多苦,过了很多苦日子,小孩儿知道,但,这件事在当时小孩儿的心里的的确确算是一件大事。或许是当时的饼干气味太过香甜,以至于小孩儿没能忍住诱惑而引发购买的欲望;亦或许小孩儿就是觉得别人家的小孩儿能这样,自己应该也可以吧。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结果都是那么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