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午后的阳光已经能透过教室明净的玻璃窗,洒下满室慵懒的暖意。开学第一天,一班的教室里,像一锅即将煮沸的水,弥漫着嘈杂而欢快的声浪。
在这片喧闹中,宋瑜无疑是明亮的那一簇小火苗。
她坐在教室中间靠后的位置,那个老师视线最容易眷顾、也是“黄金地段”。此刻,她正被几个女生围着。她就算穿着普通校服,脸却也无可挑剔,她本就白皙的小脸更加莹润,头上的发卡顽皮地压住微卷的刘海,整个人像橱窗里精心打扮的洋娃娃。
“真的吗?你真的拿到他的亲笔签名照了?”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激动地摇晃着宋瑜的胳膊,声音因为兴奋而拔高。
宋瑜微微扬起下巴,脸颊泛起一丝恰到好处的红晕,像是害羞。她伸出食指抵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手势,眼角眉梢却弯成了月牙:“小声点呀!是我爸爸托了好多层关系才弄到的呢!”她的声音,带着点被娇养出来的、不自觉的干净。
她小心地从铅笔袋底层——这个细节自然也被周围的女孩们敏锐地捕捉到——抽出一张保管得一丝不苟的照片。照片上的偶像少年笑容璀璨,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女孩们顿时发出一片压抑着的低低惊呼,看向宋瑜的眼神充满了羡慕。
宋瑜享受着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她聪明,成绩单上漂亮的分数是她的底气;她人缘好,仿佛天生就懂得如何用甜甜的笑容和看似无意的举动笼络人心。心地善良吗?别人觉得是的,她会把多余的漂亮橡皮送给需要的人,也会在同学哭泣时递上纸巾。但这种善良,或许更像自然流露的慷慨。
说笑间,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掠过周围兴奋的面孔,然后,像被什么无形的边界阻隔了一般,停在了斜前方靠窗的那个角落。
那里坐着一个女孩,和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像一片被遗忘的静默地带。
周瑾。
宋瑜对这个名字印象不深,只隐约记得她是班级里的小透明,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们几乎没说过几句话。此刻,周瑾正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摊在桌上的课本,额前细碎的黑发垂下来,遮住了大半张脸。她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校服,款式普通,甚至显得有些单薄。阳光慷慨地洒在她身上,却仿佛无法温暖那份与生俱来的清冷。
她就像一座孤岛,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近在咫尺的喧嚣充耳不闻。
宋瑜眨了眨眼睛,心里掠过一丝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异样感。那是一种混合着好奇和某种……近乎本能的审视。她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能完全无视周围的快乐,或者说,怎么会有人被快乐如此彻底地无视。
“看什么呢,小瑜?”旁边的女生注意到她的走神。
“没什么呀,”宋瑜立刻收回视线,脸上重新绽开毫无阴霾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一瞬的抽离从未发生。她熟练地将话题引回偶像的新剧和八卦,声音清脆悦耳,再次加入小圈子的聊天中。只是,在某个话语的间隙,那双灵动的眼眸,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极快地瞥向那个靠窗的角落。
那座孤岛,安静得有些碍眼。
放学铃声响起,教室瞬间沸腾。孩子们如同出笼的鸟儿,争先恐后地涌向门口。宋瑜也被朋友们簇拥着,说说笑笑地往外走。爸爸那辆低调但价值不菲的黑色轿车已经准时等在了校门口的老位置。
经过窗边时,宋瑜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周瑾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书包,动作慢条斯理,与周围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
坐进温暖的车厢,隔绝了外面的冷空气和喧嚣,宋瑜舒服地靠在后座。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她看着街上熙攘的人流,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爸爸,你说,会有人不喜欢热闹,不喜欢朋友吗?”
爸爸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笑着回答:“每个人性格不同嘛,我们瑜瑜这么好,当然大家都喜欢跟你玩。”
宋瑜“唔”了一声,没有再说话。她低下头,摆弄着手机壳上挂着的偶像Q版吊坠,心里那点关于“孤岛”的疑惑,很快被家庭教师即将来辅导功课、妈妈晚上答应带她去吃新开业那家餐厅的期待所取代。
此时的宋瑜并不知道,那座看似不起眼的孤岛,在不久的将来,会以怎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与她这片看似独立且耀眼的星辉产生交集,直至两条平行线偏移一点彻底重叠,再也难分难解。
她的世界依旧星光熠熠,热闹非凡。而属于另一个人的,安静而执拗的轨迹,才刚刚进入她的视野。
一切,都还只是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