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柠檬糖的酸涩与清甜,仿佛成了她们新关系的注脚。没有正式的宣言,没有激动的相拥,甚至没有一句“那我们在一起了”的确认。一切都在周瑾递出那颗糖,而宋瑜红着脸接受的那一刻,心照不宣地开始了。
她们依旧是同桌,依旧是别人眼中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但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某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宋瑜的“表演”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她不再需要刻意制造暧昧,因为她本身就是周瑾的女朋友了(虽然这个身份是她骗来的)。她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依赖、靠近,甚至……行使一点点小小的“特权”。
比如,她会更加理直气壮地在看不清路的傍晚,紧紧攥住周瑾的衣袖,把半张脸都埋进去,只露出一双湿漉漉的眼睛,声音闷闷地:“周瑾,慢一点,我害怕。”
周瑾会放慢脚步,任由她抓着,偶尔在宋瑜因为脚下不稳而轻轻惊呼时,会反手稳稳地托住她的手臂。那力道不大,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又比如,当她过敏难受,恹恹地趴在桌上时,周瑾会默不作声地将自己的水杯推过来,里面是温度刚好的温水。或者,在她被飞絮困扰得不停打喷嚏时,周瑾会不动声色地和她换一个位置,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风口。
这些细小的照顾,沉默却精准,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浸润着宋瑜的心。她贪婪地享受着这份独属于她的温柔,心里那份因为欺骗而产生的阴影,时常被这真实的甜蜜冲淡。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它像一根潜藏在甜蜜下的刺,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扎她一下。
有时,当周瑾看着她,眼神里带着那种清晰的、毫不掩饰的喜欢时,宋瑜会突然感到一阵心慌。她会下意识地避开视线,或者用夸张的笑声和话题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周瑾的喜欢越纯粹,就越映照出她手段的卑劣。
更让她提心吊胆的是那个小号。“意”这个身份,成了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不敢轻易注销,怕引起周瑾的怀疑——毕竟那是“鼓励”过她告白的“朋友”。她只能偶尔登录一下,维持着这个账号的“活性”。
意:“最近怎么样?和宋瑜……” 她需要试探周瑾是否还对“远舟”提及她们的感情。
周瑾:“很好。”(周瑾的回复总是言简意赅,但那个“很好”,却带着显而易见的满足。)
意:“那就好,真为你高兴。”宋瑜扮演着欣慰的旁观者,心里却五味杂陈。
她像个精神分裂患者,在两个身份之间切换。一边享受着周瑾作为恋人的体贴,一边还要维持着“意”这个虚拟朋友的存在。每一次用“意”的身份和周瑾对话,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既害怕暴露,又病态地享受着这种窥探周瑾内心、掌控全局的感觉。
一次午休,宋瑜趴在桌上假装睡着,听到张涵小声问周瑾:“感觉你和宋瑜最近好像更好了?”
周瑾沉默了几秒,然后宋瑜听到她用那种特有的、平静无波的语调,清晰地回答:“嗯。”
只有一个字,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宋瑜的心跳漏了一拍,既甜蜜又心虚。她知道,在周瑾心里,她们的“更好”是真实存在的,是建立在那个告白之上的。而她,是那个偷换了地基的小偷。
她悄悄睁开一条眼缝,看到周瑾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屏幕上似乎是……“意”那个账号发来的、关于一篇小说的讨论?
宋瑜的心猛地一沉。周瑾还在和“意”联系!她会不会某一天,把和“宋瑜”恋爱的细节,也分享给这个“知心朋友”?
恐慌像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脏。
她必须更加小心。她必须牢牢守住这个秘密,直到它永远沉入海底。
宋瑜重新闭上眼睛,将脸埋进臂弯更深的地方。柠檬糖的甜味似乎还在口腔里残留,但喉咙深处,却泛起了一丝谎言带来的苦涩。
这段她处心积虑得来的恋情,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看似甜蜜坚固,却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而她,既是城堡的建造者,也是那个在暗处不断挖掘,可能导致其崩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