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实验班”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有些枯燥,实验班的学生整天应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吧,但事实和我们所想的还是有些差别的。他们时不时的也会开展一些活动,虽然可能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或是一节大课间,但活动开展的也是热火朝天的,每个人都能从中放松。还记得每年教师节,27班的每位老师都会收到一束花,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做的小礼物,写的小卡片。班里只要有同学过生日,就会收到全体同学的祝福。教室开始变得不像教室,倒像是又一个家。
高二开学的第一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百叶窗洒在讲台上,形成一道道整齐的光影。教室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互相寒暄,分享假期故事。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教室。他背着黑色的双肩包,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和深蓝牛仔裤,微笑着向女孩挥了挥手。“好久不见,班长。”他的声音带着一点懒散却亲切的调子。是蒋暄泽。
“蒋暄泽,前几天不是才见过吗?”韶卿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挑了挑眉,假装无奈地耸了耸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小班长。”
“好好好,你说得都对。”
两人相视一笑。
班主任老李随后走进教室,开始了入学的例行讲话。随着点名顺序推进,更多有趣的面孔逐渐浮现。程菁菁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经过一年的历练,她也恢复了原来活泼的样子,时不时插上几句俏皮话,让全班气氛更加轻松;沈思睿还和原来一样,他的自来熟性格让人很难不被他吸引,尽管有时候显得有点憨憨的,但这反而让他更讨人喜欢。
而书瑾淮则是另一个特别的存在。他依旧留着稍长的发型,衣着整洁素雅。他微微鞠躬,用一种极富古风韵味的方式说道:“诸位同窗,幸会。书某愿竭尽绵薄之力,助各位共度此二年。”那温润平和的声音立刻让大家安静下来,仿佛真的置身于古代学堂一般。或许“谦谦君子”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但他偶尔也会开一些小玩笑。
那一天结束后,夕阳透过窗洒满了整个教室,金黄的光线映衬出每个学生的侧脸剪影。望着这些老朋友,韶卿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期待感:未来两年的时光,我们将会共同书写怎样的精彩篇章呢?
冬天来了,27班迎来了高二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世界让教室窗外的一切都显得晶莹剔透。那天,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兴奋地跑到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只有几个留在教室休息的同学。
韶卿正在整理下一节课要用的学习资料,突然听见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蒋暄泽,手里捧着一只热腾腾的保温杯。他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将杯子递过来。“知道你怕冷,给你带了点热饮,趁休息喝一口暖暖。”
接过杯子的时候,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他的手,冰凉中带着一丝暖意。韶卿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茶水,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却毫不在意地坐到了旁边的位置上,目光投向窗外,低声说道:“你知道吗?下雪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跳舞的事。”
“说来听听呢,小泽。”韶卿好奇地看着他。
蒋暄泽点点头,眼神悠远,像是回到了某段遥远又珍贵的记忆里。“五岁那年,我妈送我去学舞,说是为了锻炼身体协调性。可后来……我发现,我喜欢那种自由又专注的感觉。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旋转,都像在和音乐对话。”他说完,嘴角扬起了一抹满足的笑容。
听着他的讲述,韶卿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原来那些看似随性的动作背后,真的隐藏着无数日夜的努力和坚持,原来真的没有一夜成名。韶卿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正是他身上那份独特的吸引力所在:无论做什么,他总是投入得那么自然,又充满力量。
“看来我还真是选对人了。”
“什么?”
“阿泽,你又为本作者提供了很棒的素材呢。”
“那陶大作家准备什么时候出书呢?”
“快了快了,你就耐心等一等吧。”
“火了可别忘了我啊,小弟我可是给你贡献了很多素材呢。”
“放心好了,小泽子,不会忘了你的。”
他们就这样聊了很久,从他的舞蹈经历,到对未来的种种设想。话题越聊越深入,连上课铃声都差点忽略了。直到老李走进教室开始点名时,他们才匆忙结束对话。临坐下前,阿泽轻轻拍了拍韶卿的肩膀,开玩笑似的说道:“待会儿考砸了别怨我耽误你时间哦。”
“你还不了解我吗?”
蒋暄泽“嗯”了一声,随后是心底的暗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而此刻的27班,因为这样一场不期而遇的谈话,变得更加温暖而柔软。
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如期而至,学校操场上铺满金色的阳光,欢呼声和口号声交织成一片欢快的海洋。韶卿站在27班的大本营前,忙着指挥同学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布置看台区域,有人准备饮料和零食,还有人协助运动员做好赛前热身。程菁菁在一旁兴致勃勃地指挥着拉拉队,她的呐喊声清脆响亮,带动周围的同学越发热情洋溢。
蒋暄泽则是一早换上了运动服,在操场边认真地压腿、拉伸。他是这次100米短跑的种子选手,也是班级接力赛的核心队员。看着他专注的表情,韶卿忍不住拿起相机,对准他的背影按下快门。“金牌摄影师上线啦!”蒋暄泽回头冲韶卿一笑,然后迅速回归备战状态。
随着发令枪响,男子100米决赛拉开帷幕。蒋暄泽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双腿迈开的节奏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踩在了观众的心跳频率上。27班的同学们齐声呐喊,把加油声推到了最高潮。最后一刻,他以微弱优势率先撞线,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他喘着粗气跑回看台时,韶卿及时递过去一瓶矿泉水,顺便抓拍了几张他满头大汗却笑容灿烂的照片。“班长出品,必属精品!”他接过相机看了一眼屏幕上的自己,调侃着说道。
下午的接力赛更为激烈。沈思睿作为第一棒,以他特有的憨劲儿全力以赴,将接力棒稳稳传递给第二棒。紧接着是书瑾淮,他动作优雅从容,仿佛不是在奔跑,而是在轻盈地跳跃。轮到最后一棒蒋暄泽时,他已经落后其他班级近两秒。然而就在所有人屏息凝神之际,他爆发出惊人速度,最终逆转局势,为27班夺得了第一名。当全班沸腾地冲向终点迎接他时,韶卿再次按下了快门,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的荣耀与汗水交融的辉煌画面。
这场运动会不仅充满了竞技的刺激,更让27班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当夜幕降临,大家围坐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分享薯片和可乐时,程菁菁提议评选“最佳摄影师”,韶卿自然成了众望所归的对象。蒋暄泽举起一罐汽水朝韶卿敬了敬,“辛苦你了,小班长,明天请你的奶茶必须安排!”
冬天的脚步渐深,27班的元旦汇演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班长,韶卿负责统筹整个活动,而蒋暄泽则主动揽下了舞蹈节目的编排任务。他的提议很简单——要让所有参与的同学都能享受到舞台的魅力,而不是局限于少数人的表演。于是,一场名为《青春律动》的集体舞应运而生。
排练过程中,蒋暄泽充分发挥了他的舞蹈天赋和严谨态度。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站在教室中央耐心教授动作,一遍遍纠正大家的姿势。一开始,部分同学因缺乏经验显得笨拙甚至有些抗拒,但在蒋暄泽幽默的鼓励和细致的指导之下,团队的合作氛围越来越融洽。“别急,再来一次。”他总是这样温和地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同时也用自身对舞蹈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成员。
与此同时,程菁菁带领的后台小组也没闲着。他们精心设计了背景墙,还为参演者挑选了统一的服装,并贴心准备了热饮以防大家受凉。沈思睿则承担了节目串词撰写和主持工作的重任。他的台词既风趣又暖心,让整场汇演增添了许多欢乐元素。“今天晚上,我们不仅要展示才华,更要传递友谊与爱!”他在彩排时激情满满地宣布,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终于到了演出当天,演出室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期盼与紧张。开场时,全体参演同学随着音乐登场,整齐划一的动作引来阵阵掌声。当灯光聚焦在蒋暄泽身上时,他宛如星辰般耀眼,每一个舞步都流畅潇洒,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而在最后的谢幕环节,他特意将麦克风递给每一位同伴,请他们简短表达感受。有人哽咽着感谢团队的支持,也有人笑着说辛苦但值得。那一刻,所有人都深切感受到这份共同努力背后的喜悦与成就。
当晚演出结束后,教室里依然热闹非凡。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味整个过程,蒋暄泽悄悄走到韶卿身边,低声说道:“谢谢你啦,小班长,如果不是你的组织能力,今晚可能不会这么顺利。”韶卿摇摇头,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笑意却又略显疲惫的人,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
蒋暄泽,你以后会有更大的舞台的。
那一晚,不仅属于舞台的欢笑,更属于彼此陪伴的成长。
艺体节的到来如同一场盛大的狂欢,但也伴随着无形的压力。27班的目标不仅仅是赢得比赛,更要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在这场涵盖跑操比赛和歌唱比赛的大型活动中,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希望可以为班级争光。
跑操比赛中,每个班级按照预定路线进行环校跑步,要求队形整齐、步伐一致,还要在指定位置喊出口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27班在训练期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蒋暄泽凭借其出色的体能成为了队伍中的领头羊,他用稳定而坚定的步伐引领着全班前进。而韶卿,则负责拍摄记录这些珍贵时刻,同时在需要时为队友提供精神支持。“加油,坚持住!”每当有人感到吃力时,韶卿都会大声鼓励他们。最终,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27班以几乎完美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跑操比赛的优秀奖状。
紧接着的歌唱比赛更是对默契度的一次严峻考验。蒋暄泽提议选择一首既经典又富有感染力的曲目《我和我的祖国》,并亲自担任指挥。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们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加紧排练,从音准到情感表达,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书瑾淮以其古风般的柔和嗓音为合唱增添了别样的韵味,程菁菁则用灵动的舞姿为大家助兴,使得整场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两项团体赛事,不仅增强了27班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也让每个人都在挑战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定位。面对困难时,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进退,正是这种不可替代的集体力量,让27班知道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又一个冬日清晨,天空灰蒙蒙的,雪花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校园里的一切都被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絮,连空气都透着刺骨的寒冷。然而,这样的天气却让我格外怀念某个温暖的画面——那是去年雪天,蒋暄泽为韶卿带来的一个小惊喜。
那天早上,韶卿比平时早到了教室,发现门口竟然放着一条厚实的围巾和一封信。纸上写着几行熟悉的字迹,语气依旧带着些许玩笑般的轻快:“班长大人,别冻坏了,这条围巾专治各种手忙脚乱的早晨。”不用猜,这一定是蒋暄泽干的。果然,等到他走进教室时,韶卿故意板着脸质问他:“这是你买的?”他摊了摊手,笑得像只偷吃了鱼的小猫,“哪有,随便逛商店的时候看见的,觉得挺适合你,就顺手拿下啦。”
韶卿摸着柔软的围巾,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嘴上却依然倔强:“下次买礼物也该提前问问意见吧。”他耸耸肩,一脸无辜地说:“行行,下次一定先征求意见。”他的语调拖得很长,显然并不打算真的照做。不过,韶卿其实也不介意。对于这样一个朋友,他的善意总是来得恰到好处,哪怕只是这么一件小东西,也足以让整个冬天变得更加温馨。
当雪花纷纷扬扬洒落在二人肩头。蒋暄泽忽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是去了不同的城市,还会记得这些日子吗?”当时的韶卿愣了一瞬,抬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缓缓答道:“当然记得。就算不在一起了,至少雪还在吧。”阿泽点点头,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没再说话。
每每想起那个清晨,总觉得它就像一幅定格的画,静谧而美好。即使时间流转,这段记忆仍会像那条围巾一样柔软,包裹着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里最珍贵的友情。
高考前的每一次月考,都像是一场小型战役,令人紧张又疲惫。成绩公布后的几天,是全班情绪起伏最大的时候。尤其是老李挨个叫学生去办公室谈话的惯例,总让人提心吊胆。
前方的路虽不易,但韶卿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