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考先来临的是艺考,是属于蒋暄泽的一场战斗。
他选择了京艺的音乐剧专业。
艺考当天,韶卿来送考。
“蒋暄泽,你要加油哦。”
“放心吧,小班长,我怎么忍心让你失望呢。”
蒋暄泽走进考点,韶卿拿起了相机,记录这个背影。
他回头了。那一刻,他真的在光里,他真的成为了光。
艺考顺利结束。
照片被韶卿发在了蒋暄泽的官号上。
配文:命运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而我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才隐隐摸到它的边缘。
那张照片火了。蒋暄泽一下子涨了几十万粉丝。还被几家娱乐公司看上了,打算签约。
蒋暄泽的打算是,先考上大学再说。
韶卿知道,他会考上的。
高考的日子终于到来,27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而复杂的空气。最后一次班会结束的时候,老李站在讲台上,神情复杂地望着下面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的人生篇章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了。不管将来如何,永远记住,这里有你们共同奋斗的足迹。”他说完这句话后,教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夹杂着一些抽泣声——是程菁菁哭了,一向乐观的她第一次显露出脆弱的一面。
考试结束那天,他们没有急于离开,而是聚在操场上,用手机拍下一张集体合影。蒋暄泽挽着韶卿的手臂,半开玩笑地说:“小班长,以后拍照片可不能少了我啊。”他的玩笑驱散了空气中一丝难言的沉重,引得大家哄笑。书瑾淮拿着扇子,作了个拱手告别的姿态:“诸位同窗,山水有相逢,江湖再见!”他的话语依旧古风袅袅,却多了几分真实的情感。沈思睿则大大咧咧地嚷嚷着:“散伙饭肯定少不了,班长负责买单!”
韶卿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那些曾经平凡的日子,运动会的激昂呐喊、元旦汇演的欢声笑语、艺体节的热血拼搏,甚至考试失利后的眼泪和慰藉,都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此刻站在这里,韶卿终于明白,那些汗水与泪水交织的瞬间,已经把他们的青春铭刻在了一起。
分别前夕,蒋暄泽在校园的樱花树下找到韶卿,递给她一本精美的相册。“这些都是你拍过的照片,我帮你做了整理。等以后想我们了,就翻开看看。”他说完,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
韶卿接过来,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场景一一呈现:教室里的晨读、舞台上的灯光、跑道上的欢呼……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情感。
离开学校的那一天,韶卿站在校门外,久久不愿离去。身后的校门缓缓关闭,仿佛在为我们送行。我回头望了一眼,默默对自己说:这是我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未来。
每个人都在隐匿自己的情感。
“蒋暄泽,高考顺利!”在进入考点之前,韶卿见到了蒋暄泽。
“高考顺利,韶卿。怎么样,紧张吗?”他看起来一身轻松。
“有点,但现在不紧张了。”
“是不是见到我就不紧张啦?看来我的作用还挺大的嘛,考完你可得请我吃顿好的,知道了吗?”
“嗯,知道了,等考完再说吧。”
“别忘了。”
“不会忘的。”
不只是你,你们每个人都是我的…定心剂。是熟悉的感觉。
考场中,铃响后,入题海。
文字和公式淹没了空白的答题卡,密密麻麻的是三年时光渐渐浮现眼前,又不只是三年,是每一道题做完的释然,是我们因学习相遇,也因学习走向四方。
当我们提笔写下最后一个句号,笔落,高中结束,属于27班的故事也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剩下,由未来继续书写。
分节点已到来,三年已完,山水再相逢,我们不再中学,我们依旧青春,我们永远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