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小辛所学习的专升本文化常识
本书标签: 现代 

先秦文学1

小辛所学习的专升本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第一节 先秦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都出自《山海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爱情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诗经》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篇目最多),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宫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祭祀宗庙的舞乐,共40首。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铺陈直叙叫赋;比指的是比喻;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叫兴。语言上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楚辞]

“楚辞”创立者屈原,名平,字原,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楚国,君主是楚怀王。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作品,编成《楚辞》。“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源头。鲁迅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提出170多个问题,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湘夫人》是《九歌》组诗中的一篇,千古名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艺术特色

1. 《楚辞》创造了新的诗歌样式,句式和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

2. 《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一类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另一类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3. 《楚辞》的象征手法,典型的象征意向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诸子散文]

一、《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礼”和“仁”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教育思想:首创私学、编订六经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

二、《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性善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法,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名句: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 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小辛所学习的专升本文化常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先秦文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