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秋天来得悄无声息,连绵的雨丝取代了夏日的燥热,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灰蒙里。Hero基地的训练室,却仿佛与窗外无关,依旧保持着恒定的紧张温度。
成为团队摄影助理的第二个月,彭宝宝已经成了这里一个自然的存在。她熟悉每个选手的训练习惯,知道哪个角度能捕捉到他们最专注的神情,也学会了在激烈的战术讨论后,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
她的镜头里,记录最多的人,依旧是黄垚钦。
他训练时比任何人都要沉默,清瘦的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棵不肯轻易弯曲的竹子。只有在她镜头偶尔对焦的瞬间,他会极快地抬眸,与她视线在空气中短暂相撞,然后又迅速落回屏幕,只是耳根会不易察觉地漫上一点红。
这种无声的默契,像藤蔓一样,在日复一日的训练里悄然生长。
这天下午,训练赛打得异常艰难。隔着几步远,彭宝宝都能感觉到黄垚钦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又一局失利,他放下手机,揉了揉眉心,唇线抿得发白。
“我的问题。”他声音低沉,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
队友们纷纷说着“没事没事”,气氛却还是有些凝滞。彭宝宝没说话,只是走过去,将他手边那杯早已凉透的水换成了温热的。
黄垚钦愣了一下,抬头看她。
“歇一会儿,眼睛会累。”她轻声说,语气平常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他没作声,却乖乖地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训练室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勾勒出少年人清晰却又带着几分倔强的下颌线。
彭宝宝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不远处,检查着刚才拍下的素材。空气里只剩下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和其他队员偶尔的低声交流。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睁开眼,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宝宝,如果你很想去一个地方,但路上可能会遇到暴风雨,你会去吗?”
彭宝宝心里咯噔一下。她当然明白他指的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转会期的暗流,她早有耳闻,也知道他正站在职业生涯一个关键的路口。
她放下相机,认真想了想:“如果那个地方非去不可,暴风雨……也只能闯过去了吧。”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相信你的技术,就算有风雨,也一定能稳住方向盘。”
黄垚钦静静地看着她,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松动了一下。他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嘴角很轻地扬了一下,像是阴霾里漏出的一丝微光。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重新拿起手机,“再来。”
训练继续,他的神情比刚才松弛了些许。
傍晚时分,雨势稍歇。黄垚钦罕见地没有立刻投入Rank,而是走到窗边透气。彭宝宝跟了过去,递给他一盒插好吸管的酸奶——她注意到他晚上吃得很少。
“谢谢。”他接过去,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背,带起一点微凉的触感。
两人并肩看着楼下被雨水洗刷得发亮的街道。霓虹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模糊的影子。
“有时候觉得,”黄垚钦吸了一口酸奶,声音有些模糊,“站在这里,能看到很远,又好像什么都看不清楚。”
彭宝宝侧头看他。少年的侧脸在夜色和灯光的交界处,显得有些朦胧。她知道他肩上的压力,来自赛场,来自团队,也来自那个不确定的未来。
“看不清的时候,低头看看脚下也行。”她说,“路总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黄垚钦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好像想从她的话里,从她的眼睛里,找到某种确认。训练室的光线从他身后漫过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毛边。
“你说得对。”他最终轻轻说道,将喝完的酸奶盒精准地投进几步外的垃圾桶,“走吧,晚上还有复盘。”
他转身朝训练室走去,步伐似乎比下午坚定了一些。
彭宝宝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清楚,南京的秋天快要结束了。某种改变,如同窗外积蓄的云层,正在无声地汇聚。而她能做的,似乎只有用镜头,再多记录一点,属于这里的,他最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