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石器时代的“基建宏图”
彼时,“回声”接口的时空锚点陡然偏移,田嫕与 X 刚仿若两片飘零之叶,径直坠入一片氤氲着潮湿水汽的莽莽丛林。仓促之间,二人手中仅紧握着半块自实验室带出的超导电池,以及那柄陈旧的软尺。
部落众人手持石矛,如潮水般围涌上来。此时,X 刚迅速将田嫕护于身后,手中焊枪飞速转动——此乃他内心紧张时不自觉的习惯动作。在这仅有篝火摇曳、兽皮蔽体的原始世界里,这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焊枪,看上去远比石矛更似令人胆寒的“怪物”。
“切莫轻举妄动。”一位身披兽牙项链的老者抬手按住族人的石矛,那浑浊却透着精明的双眼,紧紧盯着田嫕软尺上闪烁反光的刻度,满是好奇地问道:“此乃‘会发光的骨头’乎?”
田嫕脑海中瞬间闪过林默曾提及的“时空适配法则”:欲使先进技术在陌生时空落地生根,首要之举便是用当地之人能够理解的言语,将技术“原理”巧妙诠释。她从容展开软尺,轻轻丈量身旁的树干,而后微笑着解释道:“此非骨头也,乃‘观长短之魔法’——诸位试想,凭借此物,吾等便能知晓这棵树木是否足以用作搭建诸位居所之屋顶。如此一来,所建房屋方能坚固合用,免受风雨之扰。”
当晚,部落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光影交错。田嫕手持木炭,在粗糙的岩壁上精心绘制出第一个“基建宏图”:一座规整的长方形棚屋跃然眼前,相较于众人此刻栖身的半露天山洞,无疑要精巧得多。X 刚则蹲在一旁,手持石块,有节奏地敲打着另一块燧石,四溅的火星落在图纸边缘,恰似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他一边敲打,一边有条不紊地说道:“当务之急,乃是解决居住之难题。尔等现居之山洞之所以漏雨,症结在于未搭建‘三角顶’——水往低处流,此乃自然之理,尖顶设计可使雨水迅速滑落,居所方能保持干爽。”
老者轻抚胡须,目光落在图纸上的斜线处,若有所思地问道:“此乃如鸟窝之形状乎?”
“非也,此比鸟窝更为坚固耐用。”X 刚说着,将敲出锐角的燧石递给身旁的年轻族人,耐心讲解道:“用此石削砍木头,切口契合更为紧密,恰似尔等捆绑猎物之藤条,愈勒愈紧,搭建之房屋方能稳固无比。”
第一座“三角顶棚屋”拔地而起之时,部落众人兴奋地围绕其缓缓转了三圈,眼中满是惊叹与喜悦。田嫕细致地教导他们如何用软尺量出“每根木头间隔均等”,如此房屋架构方能整齐稳固;X 刚则亲自演示,“把石头敲打成扁平状,铺设于地面,便可有效阻挡地下潮气入侵”。而最令族人们啧啧称奇的是,棚屋的门竟是“可左右转动”的巧妙设计——X 刚寻来一根粗壮树干作为转轴,借助超导电池的余温将木炭烧红,在木头两端精心烫出凹槽,恰好与门框完美契合,开合之间灵活自如。
“接下来,当关注‘饮食’之事。”田嫕蹲在部落的采集区域,望着众人将发霉的野果与可食的块茎随意堆放在一处,不禁眉头紧蹙。她果断地用软尺划出一片方正土地,满怀期待地说道:“吾等当在此种植‘顺从人意的食物’。如此,方能确保食物充足且安全,免受霉变之患。”
言罢,她耐心地教众人辨认籽粒饱满的种子,形象地比喻道:“恰似人一般,圆滚滚的种子更具活力,发芽生长自然更为旺盛。”又指导他们使用 X 刚精心打磨的石锄翻土,并强调:“土地翻得深厚,植物之根方能扎得牢固,茁壮成长便不在话下。”不仅如此,她还绘制了简易的灌溉渠示意图,详细解释道:“将河水引入田地,犹如给植物喂水,即便久未降雨,亦能确保庄稼润泽,丰收有望。”
与此同时,X 刚专注于“火”的探索。部落之中,火种向来依靠小心翼翼地保存,一旦不慎熄灭,便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钻木取火。X 刚苦思良久,将超导电池拆开,取出其中的线圈,对着明媚阳光反复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