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靖康耻未雪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靖康耻未雪

黄龙府的城楼上,山呼海啸般的“万胜”声浪渐渐平息,只剩下大宋的黑色战旗在北地寒风中猎猎作响,发出沉闷的呼号。

岳飞按着冰冷的城垛,手背上青筋暴起。胜利的狂热退潮后,一种巨大的、空旷的疲惫席卷而来。他看着城外绵延数里的军营,又回头看了看城内那些惊恐、麻木、好奇的脸孔,知道攻下这里,只是第一步。

“将军,”张宪走上前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沙哑,“完颜挞懒和金国宗室都在下面跪着,如何处置?”

岳飞的目光从那些跪伏的身影上一扫而过,没有丝毫停留。“派一队人看着,收缴他们所有印信、兵符。等候官家发落。”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们,只要安分,性命无忧。”

“那……城内……”

“传令下去!”岳飞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决断,“全城戒严,清查府库、武库、粮仓,所有物资登记造册,任何人不得私藏、私取,违者立斩!”

他转身,大步走向沙盘所在的箭楼,牛皋和岳云等人立刻跟上。

“爹,我们是不是该休整了?弟兄们都快冻成冰坨子了。”岳云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岳飞没有回答,而是拿起一根木杆,在巨大的沙盘上划动。他的木杆没有停在黄龙府,而是指向了更北、更东的广袤雪原。

“黄龙府是金人的心脏,但他们的手脚还在。”岳飞的木杆在几个地名上点了点,“北边的会宁府,是他们真正的老巢;东边的沈州、辽阳府,还有数万残兵和地方部族。我们现在停下,就是给他们喘息之机,让他们把断掉的手脚重新接上。”

牛皋瞪大了牛眼:“将军,您的意思是……还打?”

“打。”岳飞吐出一个字,斩钉截铁。“趁他病,要他命。岳云!”

“孩儿在!”

“给你五千背嵬军,轻装简从,立刻出发,扫荡黄龙府以东的辽阳、沈州一线。朕不要你攻坚,只要你把金人残余的兵力彻底打散,让他们变成一群无头苍蝇。然后,在当地竖起我大宋的旗帜,告诉所有人,大金,亡了。”

“是!”岳云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芒,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去集结部队。

“张宪。”

“末将在。”

“你率主力镇守黄龙府,安抚城内,清剿周边负隅顽抗的堡寨。最重要的是,把我们脚下这片地,牢牢钉死。”岳飞的语气异常严肃,“这里,将是我大宋在关外的根。”

“那将军您……”

岳飞的目光投向了更北方的会宁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里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家的地方,是金人精神上的圣地。

“我要亲率一万精骑,去一趟会宁府。”他缓缓说道,“朕要去把当年被掳走的徽、钦二帝的梓宫,接回家。同时,也要去告诉完颜家的祖宗,他们的子孙,到头了。”

张宪心头一震,他明白,这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彻底摧毁金人意志的诛心之战。

---

半个月后,建康行宫。

御书房内温暖如春,与北地的冰天雪地判若两个世界。赵构正在与李纲商议明年开春后,如何在收复的北方州府推行屯田、恢复生产。

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仿佛战争已经结束。

“报——”

一声几乎撕裂空气的嘶吼从殿外传来,一名背着双面红色令旗的信使,与其说跑,不如说是扑进来的。他浑身结满冰霜,脸上是被风刃割开的道道血口,整个人仿佛一尊刚从雪堆里挖出来的雕像。

他跪倒在地,因为极度的寒冷与疲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怀里掏出一个被体温焐热的蜡丸竹筒,高高举起。

李纲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接过。他捏开蜡丸,展开那张薄薄的信纸,只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如遭电击,呆立当场。

“官……官家……”他的嘴唇哆嗦着,竟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赵构从御案后起身,缓步走下,从李纲颤抖的手中拿过那张纸。

纸上是岳飞亲笔,字迹潦草而有力,墨迹因寒冷而微微晕开。

“臣岳飞幸不辱命,已于十月二十七日,克复金人伪都黄龙府。金国摄政王完颜挞懒率百官出城请降。臣已遣子岳云,分兵光复辽、沈诸州。另,臣不日将亲赴会宁府,迎回二帝梓宫。大金,已亡。”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平实、最冷酷的陈述。

赵构静静地看着那张纸,一动不动。御书房内落针可闻,所有内侍和官员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们的君王。

李纲以为官家会龙颜大悦,会放声大笑。

但他没有。

赵构只是缓缓地、极其珍重地将那张纸折叠起来,放入自己的袖中。然后,他转身,走回那巨大的沙盘前。

他的手,轻轻地抚过沙盘上那条从江南蜿蜒至关外的漫长路线,最终,停在了“黄龙府”那面小小的红旗上。

他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闪过的,不是此刻的君临天下,而是前世,在讲武殿,看着幽云十六州地图,最终却只能选择南征的无奈。是杯酒释兵权后,独自一人坐在宫中,看着北方夜空时的那一声叹息。

百年的遗憾,两世的夙愿。

在这一刻,终于画上了一个句点。

他再次睁开眼时,眼中没有狂喜,只有一种如深海般平静的威严。

“传旨。”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为之一肃。

“召集所有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立刻入宫。朕,有旨意要宣布。”

一个时辰后,行宫大殿内站满了闻讯赶来的文武百官。所有人都面带喜色,交头接耳,猜测着这天大的喜讯。

当赵构身着龙袍,步履沉稳地走上丹陛,坐上龙椅时,大殿瞬间安静。

“诸位爱卿,”赵构开口,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刚刚收到北伐帅府捷报,岳飞,已于上月,克复黄龙府。”

“轰!”

大殿瞬间炸开了锅,欢呼声、哭泣声、呐喊声汇成一片,无数老臣跪地叩首,泣不成声,高呼“祖宗显灵”。

赵构静静地看着他们,等这股狂潮稍稍平息,他抬了抬手。

“大金已亡,但收复故土,只是第一步。”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朕决定,即日起,成立‘辽东宣抚司’,总管关外所有军政、民生、赋税之事。以太尉岳飞,兼任宣抚使。”

众人点头,这是应有之意。

“同时,”赵构话锋一转,“朕将从都察院新设之监军御史中,择优选派八人,随宣抚司赴任。一人负责核查钱粮,一人负责监督军纪,一人负责统计战功,一人负责联络各部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不干涉岳帅军务,只对朕负责。”

此言一出,殿内几名武将脸上的喜色微微一僵,而李纲等文臣,则眼中精光一闪。

他们明白了,官家在胜利的最高潮,已经开始着手编织那张平衡文武的网。

赵构没有理会他们各异的神色,继续下令。

“传旨韩世忠,狼牙口之围,可以收网了。金兀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朕要用他的头,祭奠靖康以来,所有死难的军民。”

“传旨户部,立刻筹备还都事宜。朕的行驾,将于明年开春,北上汴京!”

最后一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再次引爆全场。

还都汴京!

这四个字,比攻克黄龙府,更能触动所有人的心弦。那不仅是一座都城,那是大宋的根,是天下汉人的心之所向。

赵构看着下方激动的人群,脸上没有笑容。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望向了遥远的北方。

仗,打完了。

但他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如何消化这片广袤的土地,如何安置数百万归附的百姓,如何让这头名为“军队”的战争巨兽平稳地回到笼中,如何让这个破碎的天下重归一统,长治久安。

这,比直捣黄龙,要难得多。

上一章 直捣黄龙 靖康耻未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