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满朝文武听小公主心声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国庆新征文 

第8章 早朝吃瓜会

满朝文武听小公主心声

翌日,晨光熹微,寅时刚过,宣政殿的宫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文武百官们整理衣冠,手持玉笏,按品级鱼贯而入。

今日每个人的步履似乎都比往常要沉重几分,眼神中也少了几分专注,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惊疑与探寻。

空气仿佛凝滞,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没有人交头接耳,无数道隐晦的目光,如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网,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飘向那至高无上的御座方向。

九龙御座之上,楚桓威仪天成,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住了眼眸中的一切情绪。

他怀中穿着喜庆红色宫装、如同年画娃娃般的小公主楚瑶,成为了所有目光的焦点。

她还没完全睡醒,小脑袋一点一点地,靠在父皇坚实的胸膛上,小手无意识地揪着龙袍前襟的绣纹,粉嫩的小嘴微微张着,模样娇憨懵懂,与这庄严肃穆的朝堂格格不入。

满殿文武再无一人敢将她视作无知的孩童。

昨日的经历太过骇人,王首辅的门生贪墨、李尚书的灭门悬案、那精准指向永昌伯府大小姐和城南鬼屋陷坑的心声……一桩桩、一件件,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尽管匪夷所思,难以置信,清晰无比、直指核心的“预言”与“揭秘”,由不得他们不信!

这哪里是痴傻公主,分明是……是能洞悉人心、窥破天机的神异存在,或者说,是上天假借这小公主之口,在警示朝堂。

无论真相如何,从昨日那一刻起,宣政殿早朝的性质,已经悄然改变。

不仅仅是议政决策之地,更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惊雷的“审判场”,一个能让他们所有人无所遁形的“照妖镜”。

紧张、恐惧、好奇、期盼……种种复杂的情绪在百官心中交织、发酵,有人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或亲朋的什么隐秘被当众揭穿;有人暗自庆幸,自己为官还算清廉,并无把柄;也有人心思活络,想着是否能借这“天启”,扳倒政敌……

诡异到极点的寂静中,楚瑶似乎是被殿内过于凝重的气氛“吵”醒了。

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茫然地看了看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又仰头看了看父皇线条冷硬的下颌。

楚瑶【唔……怎么又来这里了?好困哦……】

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内心抱怨道,

楚瑶【这些人今天怎么都怪怪的,像木头人一样站着,也不说话……】

软糯的心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每个人心中荡开涟漪,来了,又来了!

百官精神一振,又立刻强行压下,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耳朵却都竖了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

站在队列前方面色依旧有些苍白的王首辅,和眼神躲闪、不敢直视御座的李尚书,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楚桓感受到怀中女儿的动静,以及下方那骤然变得更加紧绷的气氛,心中了然。

轻轻调整了一下抱姿,让瑶儿坐得更舒服些,然后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用一如既往沉稳的声音开口道:

楚桓(皇帝)“众卿,可有本奏?”

按照惯例,本该立刻有官员出列奏事,但今日的殿内竟出现了短暂的冷场。

几位原本准备启奏的大臣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犹豫。

万一自己奏报的事情,引动了小公主的“心声”,爆出什么意想不到的瓜来,那可如何是好?

最终,还是一位须发皆白、负责礼制的老亲王,硬着头皮出列,奏报了一下关于下月祭天大典的一些仪程安排,事情琐碎,且无关紧要。

楚瑶听得昏昏欲睡,内心毫无波澜:

楚瑶【祭天……好无聊……要站好久……能不能不去啊……】

众人心中稍安,紧接着,户部尚书出列,奏报南方几州夏税收缴情况,言及某地因水患略有延迟,已派人督促云云。

这一次,楚瑶的心声有反应了,带着点事不关己的点评:

楚瑶【水患,我记得系统提过一嘴,那个州的刺史好像把修堤的银子挪了三成去给他小舅子做生意了,所以堤坝才不堪一击,证据好像被藏得很严实,暂时没人发现。】

没有点名是哪个州,户部尚书和几位知晓内情的大臣,心中已是翻江倒海,州刺史,可是朝中某位勋贵的女婿,若此事为真……

户部尚书的奏报声都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敢多言,匆匆结束了奏报。

楚桓(皇帝)“既已知晓,便加紧督办,若有玩忽职守者,严惩不贷。”

户部尚书钱有道“臣……遵旨。”

户部尚书声音干涩地退下。

早朝的“吃瓜”氛围在户部尚书冷汗涔涔地退下后,达到了一个微妙的高潮。

百官们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既盼着那神秘的心声再次响起,好获取更多或有利、或惊悚的信息,又怕那声音下一个点名的就是自己。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宣政殿内的空气粘稠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上一章 第7章 帝后同心 满朝文武听小公主心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