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一股混合着外卖盒和潮湿气味的沉闷空气扑面而来。
若在以往,这味道足以让林忆闲的心情再低落几分,但此刻,他只是平静地关上房门,脚步轻快地走向床边,仿佛踏入的只是一个临时的驿站。
屋内狭小逼仄,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简易布衣柜,几乎就是全部家当。桌子上,还摊开着几本求职宝典和打印的劣质简历。
他的目光掠过这些曾经的努力,心中已无波澜。那些东西,代表的是他试图挤进的、按部就班却将他拒之门外的“正常”世界。而现在,他手握着一张无法言说的底牌,准备闯入一个截然不同的、充满危险与机遇的角斗场。
开启自己新的人生。
他脱下湿透的西装,小心地挂起——这是他为数不多能撑场面的行头,或许海选时还用得上。然后,他拿起那部至关重要的手机,插上充电器,屏幕亮起,诡异的雪花纹和【未来视】图标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像一只沉睡的眼睛。
必须更了解它。
林忆闲坐在床沿,摒弃杂念,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屏幕上。他再次尝试不通过接触,仅凭意念启动APP。
集中精神,在脑海中构建出启动的指令。
一秒,两秒……就在他以为失败,准备放弃时,那股熟悉的、微弱的电流酥麻感再次从握住手机的掌心传来!
成功了!
屏幕瞬间切换,显示出他房间的实时预知画面:窗外晾衣架上的一滴水珠,正欲滴落;桌上,一只小小的飞蛾正绕着台灯盘旋。
预知显示:水滴将在两秒后落下,精准地砸在楼下违规停放的电动车报警器上;飞蛾将在下一秒扑向灯罩,被烫得一个翻滚。
现实中,水滴如期坠落。
“嘀嘀——!”楼下立刻传来刺耳的电动车警报声,划破了夜的宁静。
几乎同时,飞蛾义无反顾地撞上台灯,“噗”一声轻响,带着一缕细微的青烟,坠落桌面,微微抽搐。
林忆闲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预知,分毫不差。
但这精准,却带来一种更深层次的寒意。这能力如同一个冷酷的旁观者,只是平静地展示着即将发生的“事实”,不掺杂任何情感,无论这事实是无关紧要的一滴水,还是一只飞蛾的死亡。
他心念再动,试图延长预知的时间,想象着看到五秒,甚至十秒后的未来。
然而,大脑立刻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眼前的预知画面也随之剧烈晃动、破碎,屏幕瞬间黑了下去,过了好几秒才重新亮起,恢复待机界面。
“极限就是三秒……而且不能强行突破。”林忆闲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得出了结论。精神的疲惫感也更明显了一些。这像是一个精确设定的程序,有着无法逾越的防火墙。
那么,范围呢?
他走到窗边,看向楼下街道。一个醉汉正摇摇晃晃地走着。他启动【未来视】,屏幕画面锁定在醉汉身上。
预知显示:三秒后,醉汉会踩到一块松动的砖块,身体失去平衡,但会伸手扶住旁边的路灯杆,没有摔倒。
现实中,醉汉果然一个趔趄,骂骂咧咧地抱住了灯杆。
“可以预知与我无关,但在我视野范围内的他人行为。”他若有所思。
他又尝试预知更远的地方,比如几条街外的便利店是否还开着门。但APP毫无反应。
“所以,预知范围可能受限于我的直接感知,或者一个有限的距离……”
接下来是精度测试。他将一枚硬币抛向空中,同时启动能力。
预知画面清晰地显示出硬币下落的轨迹、旋转的速度,以及最终落在他左手手背的正面图案。
他依循着预知的轨迹,轻松地用左手接住硬币——果然是正面。
一次又一次的测试,精神上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层层叠加,太阳穴的跳动变成了持续的钝痛。但他依旧坚持着,像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在极限压榨着自己的潜能,试图摸清这神秘武器的每一个参数。
他测试了预知对话(可以,但仅限于对方即将说出的第一句话),测试了预知简单选择的结果(可以,比如按下哪个键会弹出什么窗口),测试了在移动中预知(对精力消耗更大)……
当剧烈的头痛让他几乎无法集中精神,恶心感阵阵上涌时,他终于停了下来。
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鬓角。
他瘫倒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那块熟悉的水渍,大口喘着气。身体是疲惫的,甚至有些透支,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经过这近乎自虐式的测试,他对【未来视】的认知变得清晰而残酷:
1. 启动方式: 接触或高强度意念集中。 2. 预知时长:固定三秒,无法延长,强行尝试会导致精神反噬。 3. 预知范围:似乎与他的注意力焦点和物理距离有关,无法预知视线外或过远距离的、与他无直接关联的事件。 4. 消耗:对精神/意志力消耗巨大,连续使用会导致头痛、疲惫、注意力涣散。存在每日隐性使用上限。 5. 限制:无法预知纯粹信息(如彩票号码),无法预知长期未来,无法预知基于复杂逻辑推导的、非即时性的结果。
它强大,但并非无所不能。
最关键的是,它无法直接赋予他强大的体能、渊博的知识或者高超的格斗技巧。它提供的,是独一无二的“信息优势”。
在《极限挑战王》那样的舞台上,这信息优势,或许就是通往天堂的阶梯。但若使用不当,或者被人察觉,也可能会他直接坠入地狱。
“信息优势……”林忆闲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
他坐起身,忍着不适,打开手机,开始疯狂搜索往期《极限挑战王》的比赛视频、选手分析、项目类型。他不再以一个观众的心态,而是以一个即将参赛的选手,一个拥有独特“信息优势”的选手的心态,去分析每一个环节。
他看到选手在摇摆的巨锤阵中穿梭,思考着如何利用三秒预知,找到最安全的路径。 他看到选手进行高空独木桥对抗,思考着如何预知对手的推搡,提前稳住重心。 他看到心理博弈环节,选手在高压下进行判断,思考着如何从对方细微的表情和预知的即刻反应中,捕捉真相。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刚刚测试出的能力参数,模拟着各种场景下的应用方案。
头痛依然存在,但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渴望,支撑着他。
不知不觉,窗外天色已蒙蒙发亮。
林忆闲关掉手机,躺了回去。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
他知道,从他获得能力的那一刻起,平凡就已离他远去。从他按下报名键的那一刻起,退路就已断绝。
此刻,他躺在破旧的出租屋里,身下是廉价的地毯,头顶是斑驳的天花板。
但在他闭上双眼的黑暗中,看到的却是呼啸的狂风、摇晃的索桥、对手凌厉的眼神,以及……那触手可及,却又悬于万丈深渊之上的一线曙光。
地狱与天堂,有时仅咫尺之遥。
而他,将会迎来崭新的人生,有可能会进入地狱,但是也有可能让处在绝境中的他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