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直播鉴宝:我靠透视眼掀翻古玩圈
本书标签: 脑洞  爽文  逆袭   

第二章 直播间里的“外行插嘴”

直播鉴宝:我靠透视眼掀翻古玩圈

第二章 直播间里的“外行插嘴”

第二天下午,宝源轩里格外热闹。

柜台前围了不少人,手机支架支在中间,镜头对着柜台后的王磊。周涛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本子记着什么,脸上满是紧张——今天是店里第一次搞“鉴宝直播”,为的就是冲一波流量,要是能火,以后店里的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林默本来在仓库整理昨天没弄完的杂物,被周涛叫出来帮忙递东西。他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镜头里的王磊,只见对方穿着一身崭新的唐装,手里拿着个放大镜,正对着客户带来的一只青花碗侃侃而谈。

“这位朋友,你这只碗是典型的光绪仿康熙青花,你看这青花发色,虽然也仿了康熙的‘翠毛蓝’,但颜色太浮,没有康熙青花那种沉稳的质感,还有这底足,磨损痕迹是故意做旧的,用指甲刮一下就能感觉到……”王磊一边说,一边对着镜头展示,直播间里的弹幕刷得飞快,大多是“王老师专业”“学到了”之类的话。

周涛看得眉开眼笑,悄悄跟身边的店员说:“你看,还是王老师镇得住场子,这在线人数都快破万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人捧着个锦盒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发白,声音带着点颤抖:“王……王老师,您能帮我看看这个吗?这是我家传的汝窑盏,昨天我拿给别的店看,他们说……说这是高仿的,我不信,您帮我看看。”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连直播间的弹幕都慢了半拍。汝窑啊,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存世量极少,随便一件都是天价,普通人能见到真的都难,更别说家传的了。

王磊放下手里的青花碗,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只天青色的小碗,釉面光洁,看起来确实有几分汝窑的样子。但他只看了两眼,就皱起了眉头,拿起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敲了敲碗身,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这位朋友,恕我直言,你这只盏,是高仿的。”王磊把碗放回锦盒里,语气带着点惋惜,“你看这釉面的开片,虽然仿得很像,但纹路太规整了,没有宋代汝窑那种自然形成的‘蟹爪纹’,还有这底足的‘芝麻钉’,是用胶水粘上去的,一抠就能掉……”

“不可能!”中年男人猛地提高了声音,眼睛瞬间红了,“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他当年是文物局的,怎么可能是高仿的?你们是不是看错了?”

“这位朋友,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王磊脸色一冷,对着镜头说,“我在鉴宝圈摸爬滚打二十年,什么样的汝窑没见过?要是真汝窑,光这釉色,估值就得上千万,你觉得这么贵重的东西,会这么轻易地流传下来吗?”

直播间里的弹幕瞬间变了味,有人说“客户被坑了还不承认”,有人说“王老师别跟他一般见识”,中年男人看着手机屏幕,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双手紧紧攥着锦盒,指节都泛了白。

林默站在后面,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一动。他想起昨天在仓库里的那种感觉,下意识地盯着锦盒里的汝窑盏,集中注意力。果然,那股熟悉的暖流又从掌心涌到眼睛里,眼前的汝窑盏瞬间“透明”了——釉面下的开片清晰可见,不是王磊说的“规整纹路”,而是细密交错的蟹爪纹,底足的芝麻钉也不是胶水粘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松动。更重要的是,盏内壁靠近底部的地方,藏着一道极细的暗纹,像是个“奉”字。

“王老师,您可能看错了。”

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在喧闹的店里格外清晰。所有人都转过头,包括镜头前的王磊,还有正在掉眼泪的中年男人。周涛脸色一变,赶紧走过来拉他:“林默,你瞎凑什么热闹?王老师鉴宝的时候,哪有你说话的份?”

王磊也愣了一下,随即冷笑起来:“哦?我看错了?那你倒是说说,我哪里看错了?一个天天整理仓库的实习生,还懂鉴宝?”

林默没有理会周涛的拉扯,往前走了两步,对着中年男人说:“您能不能把盏拿出来,让我看看内壁?”

中年男人愣了愣,下意识地把盏递了过去。林默接过盏,对着光线转了转,指着内壁一处不显眼的地方:“王老师,您看这里,有没有一道暗纹?”

王磊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不耐烦地说:“哪有什么暗纹?你别在这里装神弄鬼……”

“用紫外线灯照一下就知道了。”林默打断他,“宋代汝窑‘奉华款’的器物,有时候会在内壁刻上暗纹,普通人用肉眼看不到,必须用紫外线灯照才能显形。还有,您说这釉面是修补的,其实不是,只是后期有人在釉面涂了一层保护剂,用酒精擦一下就能擦掉,露出原本的釉色。”

这话一出,店里瞬间安静了。周涛脸色发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而中年男人眼睛一亮,赶紧说:“我车里有紫外线灯,我去拿!”

说着,他转身就往外跑,留下王磊站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直播间里的弹幕炸了锅,有人刷“这实习生敢质疑王老师?”,有人刷“求真相!赶紧拿紫外线灯来”,在线人数蹭蹭往上涨,转眼就破了两万。

林默站在镜头边缘,手里捧着那只汝窑盏,指尖传来釉面的冰凉触感。他知道,从他开口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上一章 第一章 仓库里的“废物”实习生 直播鉴宝:我靠透视眼掀翻古玩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