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比特种田日记
晨光透过薄雾,洒在挂满露珠的柿树叶上。林暖拎着竹篮,小心翼翼地避开脚下新生的野草,走向果园深处。
“这个品种果肉更厚实,适合做柿饼。”她轻声自语,指尖抚过一颗青涩的果子。
“让我看看。”
一双温暖的手从后面伸过来,接过她手中的篮子。徐天野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后,白衬衫袖口随意卷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昨晚下过雨,路滑。”他的声音低沉,顺手扶住她的腰,“说了多少次,等我来再进园子。”
林暖转过头,迎上他关切的目光。三年了,每次他这样看着她,她的心跳还是会漏掉半拍。
“我只是想早点把新品种记录下来。”她指了指枝头几颗泛黄的柿子,“这些应该下周就能采摘了。”
徐天野没有松开手,反而靠得更近了些:“李教授刚发来消息,说今天下午带团队来考察。省农科院的专家也会来。”
林暖的眼睛顿时亮了:“真的?那我们的新品种认证...”
“有希望。”徐天野微笑,伸手将她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但在这之前,你是不是该关心一下你还没吃早饭的丈夫?”
果园深处,几栋翻修过的农舍升起袅袅炊烟。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柿子林,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农庄。
“妈妈!”
刚走进院子,一个摇摇晃晃的小身影就扑了过来。林暖弯腰把两岁半的儿子抱起来,小家伙立刻搂住她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又让你饿肚子了。”
徐天野挑眉,伸手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子:“徐小树,告状是不是?”
林暖笑着看丈夫和儿子闹成一团,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谁能想到,三年前那个从大公司辞职、带着全部积蓄回乡创业的自己,会在这里找到这样踏实幸福的生活?
更没想到,会遇见徐天野。
---
早餐后,林暖在工作室整理资料,徐天野带着儿子在院里的沙池玩耍。透过窗户,她能听见父子俩的对话。
“爸爸,为什么柿子会变甜?”
“因为阳光和雨水的滋养,还有时间的沉淀。”
“像爸爸妈妈的爱情一样吗?”
徐天野的笑声低沉悦耳:“比那还要甜。”
林暖低头笑了,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轻轻划过。这本《丘比特种田日记》记录了他们从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三年前,她刚回到家乡承包下这片荒废的柿子林时,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大学毕业生,放着城里的好工作不要,非要回来种地。
直到她遇见了徐天野。
那时他作为农业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来考察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第一次见面,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泥泞的田埂上,听她激动地讲述对这片柿子林的规划。
“你的想法很好,但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他当时这么说,递给她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
后来的日子里,他不仅帮她申请了创业基金,还亲自带团队来安装智能灌溉系统,引进新品种,建立线上销售渠道。他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和她一起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从合作伙伴,到恋人,到夫妻。
“想什么呢?”
不知何时,徐天野已经站在门口,怀里抱着快要睡着的儿子。
“在想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林暖合上日记本,走过去接过孩子,“小树睡着了?”
“嗯,玩累了。”徐天野轻轻把儿子放到小床上,盖好被子,然后转身将林暖拥入怀中,“下午的汇报准备好了吗?”
林暖点点头,靠在他胸前:“有点紧张。如果新品种通过认证,我们的果园就是省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柿树品种的农家乐了。”
“你会做得很好的。”徐天野吻了吻她的发顶,“我一直相信你。”
---
下午两点,考察团准时到达。林暖带着专家们参观果园,详细介绍他们培育的新品种。
“我们将其命名为‘暖野一号’。”林暖站在试验田前,声音清晰而自信,“它结合了本地品种的抗病性和引进品种的甜度,同时果形更加规整,适合标准化加工。”
徐天野补充道:“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溯源系统,每个柿子从开花到结果的数据都被记录下来,确保品质可控。”
李教授,一位头发花白的农业专家,仔细检查着树上的果实:“很有意思。你们是怎么解决嫁接成活率问题的?”
林暖和徐天野相视一笑。
“是徐经理提出的分段嫁接法。”林暖回答,“同时配合我们自己研发的营养液。”
考察持续了整个下午。送走专家团后,林暖长舒一口气,靠在一棵老柿子树上。
“他们好像很满意。”她说,脸上带着疲惫而兴奋的红晕。
徐天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不只是满意。李教授私下告诉我,农科院准备将我们的种植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满果园。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手牵着手。
“还记得你第一次来时的样子吗?”林暖忽然问,“穿着昂贵的皮鞋,小心翼翼地避开每一处泥泞。”
徐天野轻笑:“而现在我已经是个合格的农夫了。”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暖暖,这一切,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意外。”
林暖没有回答,只是踮起脚尖,轻轻吻上他的唇。
---
夜晚,哄睡儿子后,两人坐在院里的藤椅上,看着满天繁星。
“小树的哮喘最近好多了。”林暖说,“乡下的空气果然对他有好处。”
徐天野握住她的手:“是你照顾得好。”
他们的儿子徐小树出生时被诊断出有先天性哮喘,这是促使他们最终决定完全搬到乡下生活的原因之一。令人欣慰的是,在纯净的自然环境中,孩子的症状明显减轻。
“下周的柿子节筹备得怎么样了?”徐天野问。
“差不多了。但还缺一个重要的环节。”林暖神秘地笑了笑,“我打算加入亲子采摘体验,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很好的想法。”徐天野点头,“我们可以把教育元素融入农家乐,打造‘研学+农旅’的新模式。”
这就是他们最好的相处模式——彼此启发,互相支持。林暖擅长创意和细节,徐天野精于规划和执行。他们的农家乐不仅恢复了传统柿子林的生机,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成立了合作社,让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有时候,我还会想起那个在公园里喂流浪狗的下午。”林暖忽然说,“如果那天我没有心血来潮走那条路,没有遇到那只受伤的狗...”
“我们还是会相遇的。”徐天野肯定地说,“我相信命运一定会用另一种方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三年前,林暖在公园里救助了一只受伤的流浪狗,手上的伤口流血不止。正在附近考察的徐天野看到,主动上前帮忙,送她去了医院。那只狗后来被附近居民收养,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你知道吗?”徐天野轻声说,“当我看到你那么温柔地对待那只受伤的小动物时,我就知道,你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人。”
林暖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从都市白领到乡村创业者,从单身女性到妻子和母亲,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一步转变,都有这个人在身边。
“明天要早点起床,”她轻声说,“第一批柿饼该翻面了。”
“嗯。”徐天野应着,却没有动身的意思,“再坐一会儿。”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像撒了一把钻石。果园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添静谧。
在这个他们共同建立的农家乐里,每一棵柿树都见证着他们的爱情,每一颗果实都饱含着他们的汗水与梦想。
丘比特的箭,意外地射中了这片柿子林,让两个原本平行的人生轨迹交汇在一起,共同谱写出一曲充满泥土芬芳的爱的诗篇。
而他们的故事,正如这四季轮回的果园,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年复一年,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