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令
第十一章 守岁
腊月初八刚过,宫里就开始筹备除夕守岁宴。长乐宫的宫女们忙着挂灯笼、贴春联,赵灵薇拿着一副写好的“平安如意”横批,蹦蹦跳跳地跑到谢知鸢面前:“谢姐姐,你看我写的好不好?等会儿咱们把它贴在殿门上!”
谢知鸢接过横批,看着上面虽不算顶尖、却工整有力的字迹,笑着点头:“进步很大,比上次写的《千字文》还要好。咱们现在就去贴,再挂上年画,宫里的年味就更足了。”
两人踩着小凳贴横批时,皇后身边的宫女突然来传旨,说让谢知鸢去坤宁宫一趟,商议守岁宴的节目安排。谢知鸢叮嘱赵灵薇注意安全,便跟着宫女往坤宁宫走。
刚到坤宁宫门口,就见李若薇也从另一侧走来,手里捧着一卷乐谱:“谢小姐,皇后娘娘说让咱们一起商量守岁宴的节目,我想着不如合奏一曲,你觉得怎么样?”
谢知鸢有些意外,随即笑着应道:“合奏倒是个好主意,不知李小姐想奏哪首曲子?”
“我看《丰年》就不错,既应景又喜庆,适合守岁宴的氛围。”李若薇展开乐谱,指着上面的旋律,“我弹琵琶,你弹古筝,咱们试试?”
两人走进殿内,皇后见她们已经有了主意,笑着说:“你们能一起合奏,再好不过。守岁宴上有你们的节目,定能更热闹些。”
接下来的几日,谢知鸢和李若薇便常在坤宁宫的偏殿练习合奏。起初两人配合还有些生疏,渐渐的,琵琶的清脆与古筝的悠扬越来越契合,连皇后听了都连连称赞:“你们这合奏,比宫里的乐师还要默契几分。”
除夕当晚,守岁宴在太和殿举行。殿内灯火通明,暖炉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各府命妇和贵女们身着华服,围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精致的点心和菜肴。
待众人入座,皇帝和太后也驾临殿内,守岁宴正式开始。舞姬们跳完一支《庆丰年》后,皇后笑着开口:“接下来,由永宁侯府的谢知鸢和吏部尚书府的李若薇,为大家合奏一曲《丰年》,祝咱们大启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谢知鸢和李若薇走上殿中央,分别在古筝和琵琶前坐下。随着指尖拨动琴弦,清亮的旋律顿时在殿内响起。古筝的浑厚与琵琶的灵动交织在一起,时而欢快如春日溪流,时而悠扬如秋日清风,将“丰年”的喜庆与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殿内众人都听得入了迷,太后笑着对皇帝说:“这两个丫头不仅貌美,才华也出众,尤其是谢丫头,心思灵巧,难得还这般沉稳。”
皇帝点头赞同:“确实是个好姑娘,灵薇有她做伴读,是灵薇的福气。”
一曲终了,谢知鸢和李若薇起身行礼,殿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李若薇看着谢知鸢,眼中满是真诚的笑意:“今日能与你合奏,真是痛快。以前是我不懂事,总想着跟你作对,以后咱们做朋友吧。”
谢知鸢心中一暖,笑着点头:“好,以后咱们就是朋友。”
守岁宴过半,宫人们端上热腾腾的饺子。赵灵薇夹起一个饺子,刚咬了一口,就惊喜地喊道:“母后!我吃到铜钱了!”
按照宫里的习俗,饺子里包着三枚铜钱,吃到的人来年就能平安顺遂。太后笑着说:“灵薇有福气,定能平安喜乐一整年。”
谢知鸢刚夹起一个饺子,就感觉齿间碰到了硬物,她吐出来一看,竟是一枚铜钱。皇后笑着说:“鸢儿也吃到了,看来你来年也会有好福气。”
谢知鸢看着手中的铜钱,心中忽然想起远在边关的萧策。她悄悄将铜钱收好,在心里默念:愿这枚铜钱能带来好运,祝萧将军在边关平安,早日凯旋。
子时一到,宫外响起了鞭炮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绚烂夺目。皇帝起身举杯:“值此新春佳节,朕敬大家一杯,祝咱们大启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殿内一片欢声笑语。守岁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待宴会结束,谢知鸢陪着赵灵薇往长乐宫走。路上,赵灵薇兴奋地说:“谢姐姐,今日真是太开心了!你和李姐姐合奏得真好,还吃到了铜钱,来年一定是个好年!”
谢知鸢笑着点头:“是啊,来年一定会更好。等开春雪化,萧将军也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