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架空历史 

粮荒危机,赈灾扬名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入春后,本该是细雨润田的时节,周边三县却滴雨未下。烈日炙烤着大地,河床干涸见底,庄稼成片枯黄,一场严重的旱灾悄然蔓延。消息传到封地时,林晚正带着农户查看新育的秧苗,看着远处天边翻滚的热浪,心中隐隐不安。

没过几日,清河镇的百姓就开始四处逃荒,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扶老携幼地路过封地,眼中满是绝望。周老板也急匆匆赶来,脸色凝重:“殿下,林姑娘,临江县、望山县已经断粮了,官府粮仓空虚,而张丞相把持的赈灾粮,在半路就被他的人截留,根本没发到百姓手中!”

萧景渊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张贼!国难当头,竟敢中饱私囊,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林晚看着不远处蜷缩在树荫下的流民,心中一揪。她立刻说道:“殿下,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封地还有存粮万余斤,虽然不算多,但只要合理调配,总能救下一些人。”

“可我们的存粮,是用来支撑商路和封地全年用度的。”赵虎担忧道,“若是尽数拿出,万一后续灾情加重,我们自己也会陷入困境。”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我们守着粮食又有何用?”林晚语气坚定,“而且,只靠施舍粮食治标不治本。我有个主意——以工换粮!”

她顿了顿,详细解释:“我们组织流民开垦封地周边的荒坡,同时开凿引水渠,将小溪的水引入干旱的农田。参与劳作的百姓,每日可领取两斤粗粮,家人也能得到半斤口粮。这样既解决了百姓的温饱,又能扩大耕种面积、完善水利,为灾后恢复打下基础。”

萧景渊眼中一亮:“林姑娘此计甚妙!既救了百姓,又能造福长远。秦风,你立刻带人划定开垦区域,组织护乡队维持秩序;苏墨,你负责登记流民信息,统计粮食发放;林姑娘,水渠开凿的技术活,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林晚立刻让人拿出纸笔,绘制引水渠图纸。她采用“梯形渠壁”设计,既能减少水流渗漏,又能防止坍塌,还在渠边预留了灌溉分支,方便后续浇灌新垦的田地。

消息传出,逃荒的百姓纷纷涌向封地。苏墨带着人手在封地入口设立登记点,逐一记录姓名、家庭人口、是否有劳作能力,再根据情况分配任务:青壮年负责开凿水渠、开垦荒坡;妇女负责晾晒粮食、制作食物;老人和孩子则帮忙捡拾柴火、照顾伤员。

封地瞬间变得人声鼎沸,却井然有序。林晚亲自到水渠施工现场指导,教百姓如何测量坡度、夯实渠底。“水渠的坡度必须控制在三尺降一寸,这样水流才能顺畅,不会淤积泥沙。”她一边用木棍在地上比划,一边耐心讲解,“渠壁要用黏土混合稻草夯实,这样才结实耐用。”

百姓们虽然疲惫,但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一位老大娘捧着刚领到的粗粮,热泪盈眶地对林晚说:“姑娘,你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若不是你和殿下,我们一家早就饿死在路边了。”

“大娘言重了。”林晚扶着她坐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熬过这场旱灾。等水渠修好了,我们就能种上庄稼,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萧景渊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前往清河镇,联络当地乡绅。“如今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还望各位乡绅能伸出援手,捐粮捐钱,共渡难关。”他语气诚恳,“灾后,封地的商品将优先供应各位,所有捐粮的乡绅,未来三年都能享受半价采购的待遇。”

乡绅们本有顾虑,但听闻萧景渊的承诺,又想到封地商品的热销,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清河镇最大的盐商李老爷当场捐出三千斤粮食和五百两银子,其他乡绅也纷纷效仿,很快就筹集了上万斤粮食和两千两银子。

有了乡绅的支持,赈灾工作更加顺利。林晚用筹集到的银子,从外地购买了一批耐旱的玉米、红薯种子,分给参与劳作的百姓,让他们在开垦的荒坡上种植。她还教大家制作简易的滴灌工具,用陶罐钻孔,盛满水后悬挂在田间,让水缓慢滴入土壤,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日子一天天过去,引水渠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型。当第一股清水顺着水渠流入干旱的农田时,百姓们欢呼雀跃,激动地跪地叩拜。干裂的土地得到滋润,枯黄的庄稼渐渐恢复生机,新种的玉米、红薯也冒出了嫩绿的芽。

林晚站在渠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这段时间,她日夜操劳,眼睛布满血丝,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看到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萧景渊走到她身边,递过一块手帕:“林姑娘,辛苦了。擦擦汗吧。”

林晚接过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道:“不辛苦。能看到水渠通水,百姓有粮吃,我就很开心了。”

“这次赈灾,多亏了你。”萧景渊看着她,眼中满是敬佩,“你的智慧和善良,不仅救了百姓,也让更多人看清了张丞相的真面目。如今,周边三县的百姓都在称赞你和殿下的善举,你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州府。”

正如萧景渊所说,林晚和萧景渊的赈灾义举,很快就传遍了周边地区。百姓们纷纷称赞他们的仁德,很多原本对封地心存疑虑的人,也彻底放下了戒备,甚至有不少流民主动要求留在封地,参与开垦和劳作。

州府知府也听说了此事,亲自前来封地视察。看到井然有序的赈灾现场、畅通的引水渠和长势喜人的庄稼,知府连连称赞:“七皇子殿下、林姑娘,你们真是百姓的救星!在如此严重的灾情面前,不仅能自保,还能救助数万百姓,这份功绩,老夫定会如实上报朝廷!”

萧景渊拱手道:“知府大人过奖了。救民于水火,本就是为官者的本分。只是张丞相截留赈灾粮,导致灾情加重,还望大人能在奏折中提及此事,为百姓讨个公道。”

知府脸色一变,犹豫片刻后点头道:“殿下放心,老夫定会如实禀报。张丞相的所作所为,老夫也早有不满,只是人微言轻,一直未能揭发。如今有殿下和林姑娘在前,老夫也愿意尽一份力。”

赈灾工作持续了一个月,随着一场及时雨的降临,旱灾终于得到缓解。周边三县的百姓陆续返回家园,临走时纷纷来到封地致谢,有的人还带来了自家的土特产,表达感激之情。

林晚和萧景渊将剩余的粮食和种子分给百姓,还派秦风带着护乡队,帮助大家修复农田、重建家园。百姓们感念他们的恩情,纷纷自发为封地立碑,碑上刻着“仁德广布,恩济万民”八个大字,矗立在清河镇的路口,让来往行人都能看到。

这场粮荒危机,不仅没有打垮封地,反而让它的名声更加响亮。萧景渊的仁德和林晚的智慧,被百姓们广为传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们,为后续扳倒张丞相、平反母族积累了深厚的民心基础。

而京城的丞相府里,张丞相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万万没想到,萧景渊和林晚竟然能借粮荒之机,赢得如此多的民心,甚至得到了州府知府的支持。

“萧景渊,林晚,你们给老夫等着!”张丞相咬牙切齿,眼中满是阴狠,“老夫绝不会让你们得逞!下次,我定要让你们万劫不复!”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但萧景渊和林晚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凭借着民心所向和日益壮大的实力,即将在这场正邪较量中,迈出更加坚定的一步。

上一章 旧部来投,暗流涌动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丞相反扑,构陷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