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架空历史 

丞相反扑,构陷削爵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春雨初歇,封地的新垦田地里绿意盎然,引水渠蜿蜒流淌,滋养着成片的玉米和红薯。林晚正和农户们查看秧苗长势,苏墨却神色匆匆地赶来,手中捏着一封从京城加急送来的密信,脸色凝重如铁:“殿下,林姑娘,出事了!”

萧景渊接过密信,快速浏览后,指节猛地攥紧,信纸被揉出深深的褶皱。“张贼竟敢如此猖獗!”他怒喝一声,将密信掷在地上。

林晚捡起密信,只见上面字迹潦草,写着张丞相在朝堂上的弹劾之词:“七皇子萧景渊,贬谪期间不思悔改,私囤粮草、笼络民心,借粮荒之机招揽流民数万,实则组建私军,意图谋反。其封地商路遍布三州,敛财巨万,皆为谋反所用。恳请陛下削其爵位,夺其封地,将其押解回京问罪!”

“这纯粹是污蔑!”阿禾在一旁忍不住喊道,“我们囤粮是为了赈灾,招流民是为了救急,怎么就成谋反了?”

苏墨沉声道:“张丞相还拿出了‘证据’——他指使地方党羽伪造了流民参军的名册,还有所谓的‘私军训练图’,甚至买通了几个逃荒的无赖,指证殿下曾许诺‘推翻朝廷,共享天下’。如今陛下被他蒙蔽,已有削爵之意。”

萧景渊脸色铁青, pacing踱步:“张贼老奸巨猾,知道民心所向难以撼动,便从‘谋反’这一致命罪名入手。陛下本就对我母族之事心存芥蒂,经他这么一挑拨,必然会对我产生猜忌。”

“更糟的是,”苏墨补充道,“张丞相还推荐了他的心腹李嵩,前往清河镇接管周边水利事务,美其名曰‘协助灾后重建’,实则是想切断我们的灌溉命脉,监视封地动向。李嵩明日就会抵达清河镇。”

林晚眉头紧锁,心中快速盘算。水利是封地的根基,一旦被李嵩掌控,不仅庄稼灌溉会受影响,就连引水渠的维护和拓展也会被限制,相当于被人扼住了咽喉。而削爵之罪若真的落实,萧景渊将失去皇子身份,封地也会被收回,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不能坐以待毙。”林晚语气坚定,“我们必须立刻行动。首先,暂停商路的大额交易,对外宣称是灾后库存不足,避免被张丞相抓住‘敛财谋反’的把柄;其次,让秦风暂停护乡队的集中训练,改为分散的农闲操练,对外只称是‘护田队’,防止被人曲解为私军;最后,我们要尽快联系李大人和赵老将军,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殿下辩解。”

萧景渊点头认同:“好!苏墨,你立刻起草密信,详述粮荒赈灾的实情,附上百姓联名的感谢信和乡绅的捐粮凭证,通过商路加急送往京城。秦风,你即刻调整训练计划,约束护乡队成员,不得与外界发生冲突。林姑娘,水利事务就拜托你了,务必守住我们的引水渠。”

“放心吧。”林晚点头,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次日清晨,李嵩果然带着一队衙役抵达清河镇。他身着绯色官袍,神态倨傲,刚到镇口就派人传唤萧景渊和林晚前往见他。

萧景渊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带着林晚和赵虎前往清河镇衙。李嵩端坐堂上,见萧景渊进来,不仅不起身相迎,反而慢悠悠地说道:“七皇子殿下,如今你已是戴罪之身,本大人奉丞相之命前来接管水利,还望你识相点,早日交出引水渠的控制权,免得自讨苦吃。”

萧景渊冷笑一声:“李大人,引水渠是封地百姓和流民辛辛苦苦开凿的,关乎数万百姓的生计,你说接管就接管?陛下的旨意呢?没有陛下的明诏,恕我不能从命。”

“陛下已有口谕,授权本大人全权处理灾后水利事务!”李嵩拍案而起,取出一份伪造的圣旨副本,“你若再敢阻拦,便是抗旨不遵,罪加一等!”

林晚上前一步,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份副本:“李大人,这份圣旨副本字迹潦草,印章模糊,一看就是伪造的。而且,水利事务向来由地方官府协同管理,何时轮到丞相的心腹越俎代庖?你若真有陛下授权,为何不敢公示于众,让百姓评评理?”

李嵩脸色一变,没想到林晚会如此伶牙俐齿。他本想仗着丞相的权势强行接管,却被戳中了要害——伪造圣旨毕竟是杀头之罪,他不敢真的公示。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朝堂规矩!”李嵩色厉内荏地喝道,“来人,给我拿下这个妖言惑众的女人,再去封地接管引水渠!”

“谁敢!”赵虎上前一步,挡在林晚身前,腰间长刀出鞘,寒光凛冽,“这里是清河镇,不是你李嵩为所欲为的地方!没有真凭实据,就想抓人夺地,问过我手中的刀吗?”

衙役们见状,纷纷后退,不敢上前。李嵩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他知道赵虎是萧景渊的贴身侍卫,身手不凡,硬拼讨不到好。

“好!好得很!”李嵩咬牙切齿,“萧景渊,林晚,你们给本大人等着!我这就上书陛下,参你们一本抗旨不遵、意图谋反!”

说罢,他带着衙役们狼狈离去。

回到封地,众人脸色依旧凝重。虽然暂时保住了引水渠,但削爵的危机并未解除。苏墨忧心忡忡地说道:“李嵩回去后,定会在张丞相面前添油加醋,陛下的猜忌只会更深。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反驳的证据。”

林晚沉思道:“张丞相的核心指控是‘私囤粮草’和‘组建私军’。我们可以让清河镇的乡绅和百姓联名上书,详细说明粮荒期间我们如何平价售粮、以工换粮,如何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再让参与开凿水渠的流民签字画押,证明护乡队只是为了保护封地和水利设施,并非私军。”

“这个主意好!”萧景渊立刻说道,“苏墨,你负责组织联名上书,越多百姓签字越好。林姑娘,你联系周老板和各位乡绅,请他们出面作证。”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清河镇的百姓们得知萧景渊被污蔑,纷纷主动前来签字,短短一日就收集了数千人的签名和手印。乡绅们也联名写了证词,详细描述了粮荒期间萧景渊和林晚的赈灾义举,以及封地商品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联名信和证词送往京城时,京城却传来了噩耗——陛下已经下旨,削去萧景渊的皇子爵位,降为庶人,收回封地所有权,由李嵩暂代管理;同时,命萧景渊即刻押解回京,接受进一步调查。

“陛下怎么会这么快就下旨?”阿禾难以置信地说道,眼中满是焦急。

苏墨叹了口气:“定是张丞相在陛下面前不断进谗言,又伪造了更多的‘证据’,陛下急于平息‘谋反’风波,才会如此仓促地下旨。”

萧景渊脸色苍白,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事已至此,惊慌无用。张贼想要押我回京,无非是想在京城除掉我,永绝后患。我若回去,必是死路一条。”

“殿下不能回去!”林晚立刻说道,“封地有百姓拥护,有护乡队守护,我们可以暂时抵抗。只要能等到李大人和赵老将军在朝堂上找到反驳的机会,就还有转机。”

秦风也说道:“殿下,属下愿带领护乡队死守封地,绝不让李嵩的人踏进封地一步!”

萧景渊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头道:“好!我们不回京城!但我们也不能公然抗旨,以免给张贼更多口实。我们可以拖延时间,借口封地百姓不愿让我离去,与李嵩周旋,同时等待京城的消息。”

就在这时,封地入口传来一阵骚动。李嵩带着大批衙役和军队,气势汹汹地赶来,喊话道:“萧景渊,陛下已有旨意,削你爵位,押你回京!识相的赶紧出来束手就擒,否则别怪本大人不客气!”

萧景渊和林晚登上封地的瞭望塔,看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军队,心中一沉。李嵩这次带来了上千人,远超护乡队的人数,硬拼显然不是对手。

林晚眼神一凝,对萧景渊说道:“殿下,我们不能硬打。让我去和李嵩谈谈。”

“不行!李嵩心怀不轨,你去太危险了!”萧景渊立刻反对。

“放心吧,我有办法。”林晚微微一笑,“李嵩只是想立功,并非真的想血流成河。我可以利用这一点,拖延时间。”

说罢,她不顾萧景渊的阻拦,独自走下瞭望塔,打开围栏门,走到李嵩面前。

“林姑娘,你这是想替萧景渊求情?”李嵩挑眉,语气轻蔑。

“非也。”林晚神色平静,“李大人,陛下让你押解殿下回京,无非是想查明真相。但殿下若此时离去,封地的百姓必然大乱,刚恢复的农田和水利也会毁于一旦。不如给我们半个月时间,待我们安抚好百姓,整理好封地事务,再随你回京。这半个月里,我可以将封地的粮库钥匙交给你保管,护乡队也暂停训练,以示诚意。”

李嵩心中一动。他知道封地百姓对萧景渊和林晚极为拥戴,若强行抓捕,必然会引发民变,到时候他不仅立不了功,还可能惹祸上身。而林晚的提议,既给了他台阶下,又能确保萧景渊不会逃跑,何乐而不为?

“好!本大人就给你半个月时间!”李嵩说道,“但你必须说到做到,若敢耍花招,本大人定饶不了你!”

“一言为定。”林晚伸出手,“我们可以立字为据。”

李嵩让人写下契约,双方签字画押后,带着人退到了清河镇,只留下部分衙役看管粮库。

回到封地,萧景渊松了一口气:“林姑娘,你太冒险了。”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林晚说道,“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等待京城的消息了。苏墨,你立刻派人将联名信和证词火速送往京城,务必交到李大人和赵老将军手中。我们能不能翻盘,就看这半个月了。”

夜色渐深,封地的灯火依旧明亮。众人都在为这半个月的时间努力着,而京城的朝堂上,一场关于萧景渊的争论,也即将拉开序幕。张丞相的步步紧逼,萧景渊的绝地反击,都将在这半个月里,迎来关键的转折。

上一章 粮荒危机,赈灾扬名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智守水利,民心为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