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封地,惠风和畅。田庄后的演武场上,少年萧承宇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如松,枪尖划破空气,带着凌厉的风声。他一招一式都透着刚劲,额角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承宇,歇会儿吧。”林晚提着食盒走来,声音温柔。她放下食盒,取出帕子递给儿子,“练了一上午,也该补充些体力。”
萧承宇收枪而立,接过帕子擦了擦汗,眼中满是坚毅:“娘,我要勤加练习,将来才能像爹一样,率军出征,保卫家国!”他今年十七岁,眉眼间酷似萧景渊,骨子里满是少年人的热血与豪情,自小就对兵法武艺痴迷,立志要驰骋疆场。
林晚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模样,既欣慰又担忧:“保家卫国固然是好事,但沙场凶险,刀剑无眼,娘只愿你平安。”
正说着,萧景渊牵着女儿萧清沅走来。萧清沅年方十五,性子温婉沉静,继承了林晚的聪慧,不喜舞刀弄枪,反倒对农桑与教化格外上心,每日不是泡在学堂授课,就是钻进工坊琢磨农具改良。
“爹,娘。”萧清沅走上前,手中捧着一卷图纸,“我新画了改良纺车的图纸,想请娘帮我看看,能不能再优化一下,让织布效率更高些。”
萧承宇瞥了眼妹妹手中的图纸,忍不住说道:“妹妹,男儿志在四方,你整日琢磨这些纺车、农具,未免太过琐碎。不如跟我一起习武,将来也好为国家出力。”
萧清沅眉头微蹙,反驳道:“哥哥此言差矣。娘常说,民生是国之根本。百姓们有衣穿、有饭吃,国家才能安定。我改良农具、教书育人,同样是为国家出力,未必就比你习武征战逊色。”
“你那只是些妇人之仁的小事!”萧承宇性子急躁,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只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击退来犯之敌,才能真正守护家国!”
“你才错了!”萧清沅也不甘示弱,“若无后方百姓耕种纳粮、提供物资,前线将士如何能安心作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兄妹二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林晚与萧景渊相视一笑,并未立刻打断他们。待两人争执稍歇,萧景渊才开口说道:“承宇,清沅,你们都先坐下,听爹说。”
兄妹二人依言坐下,脸上仍带着不服气。萧景渊看着他们,缓缓说道:“承宇,你想习武报国,志向可嘉。爹当年率军出征,确实是为了守护家国。但你要明白,战场之上,不仅需要勇猛,更需要谋略与担当。而且,守护家国,从来都不止一种方式。”
他看向萧清沅,眼中满是赞许:“清沅说得没错,民生是国之根本。你娘当年推广高产作物、兴办启智学堂,让百姓安居乐业,为新政打下坚实基础,这才让爹能在前线安心作战,无后顾之忧。她的功绩,丝毫不亚于沙场征战的将士。”
林晚也补充道:“承宇,娘知道你心怀热血,但沙场凶险,绝非儿戏。你若真要从军,不仅要练就一身好武艺,更要学会体恤士兵、运筹帷幄。清沅,你醉心农桑与教化,娘很欣慰。但你也要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良农具、教书育人,同样需要毅力与智慧,需要面对重重困难。”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兄妹二人,一个志在沙场,一个心系民生,都是在为守护家国出力,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没有高低之分,更不应相互轻视。”
萧景渊取出腰间的玉佩,递给萧承宇:“这是爹当年征战时随身携带的玉佩,你拿着。它不仅代表着荣耀,更代表着责任。若你真要从军,爹希望你能记住,你手中的枪,不仅是为了杀敌,更是为了守护身后的百姓。”
随后,他又拿起萧清沅手中的图纸,说道:“清沅,你娘当年改良曲辕犁、推广玉米红薯,遭遇了无数阻碍,却从未放弃。爹希望你能继承你娘的坚韧与智慧,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你的所学,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兄妹二人听了父母的话,脸上的不服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沉思与愧疚。萧承宇站起身,对着萧清沅拱了拱手:“妹妹,是哥哥错了。我不该轻视你的追求,你说得对,守护家国,确实有多种方式。”
萧清沅也站起身,轻声说道:“哥哥,我也有不对之处。我不该固执己见,对你的志向妄加评判。希望你将来从军,能成为一名为民着想的好将军。”
看着兄妹二人冰释前嫌,萧景渊与林晚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演武场上,一家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此后,萧承宇更加刻苦地习武,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跟着秦风、赵虎学习兵法谋略,时常向父亲请教征战经验。萧清沅则在封地学堂正式授课,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农桑技艺,同时潜心改良农具,她新设计的纺车、织布机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深受百姓喜爱。
这日,萧承宇在演武场上演练新学的阵法,萧清沅带着学堂的孩子们前来观看。看着哥哥英姿飒爽的模样,孩子们眼中满是崇拜。萧清沅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萧将军将来会保卫我们的国家,让我们能安心读书、快乐生活。而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本领,为国家添砖加瓦。”
孩子们齐声应道:“我们知道了,萧先生!”
萧承宇看到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终于明白,父亲与母亲所说的“守护家国”,确实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驰骋沙场的将军,还是教书育人、改良农具的普通人,只要心怀家国、坚守责任,都能为这个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萧景渊与林晚站在田庄的高处,看着儿女各自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理念与情怀,正在通过儿女传承下去,这薪火不灭,终将照亮更多人的前路,让大胤的盛世,得以长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