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架空历史 

双贤留遗泽,青史永流芳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岁月如流,转眼又是十余年。封地的田庄依旧四季分明,春有桃李争艳,夏有稻浪翻滚,秋有金桂飘香,冬有白雪皑皑。只是曾经意气风发的萧景渊与林晚,如今已是满头银发,步履也添了几分迟缓。

这年冬日,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了整个田庄。萧景渊卧病在床,气息微弱,林晚坐在床边,紧紧握着他的手,眼中满是不舍。萧承宇与萧清沅接到消息后,连夜赶回田庄,守在父母身边。

“景渊,你再撑一撑,孩子们都回来了。”林晚的声音带着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萧景渊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围在床边的儿女与孙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轻轻拍了拍林晚的手,声音微弱却清晰:“我这一生,能与你并肩,开创盛世,守护百姓,看着儿女成才,孙辈绕膝,已然无憾。”

他转向萧承宇,说道:“承宇,边境是国家的屏障,你要坚守‘恩威并施’的原则,善待百姓,守护好这片土地,莫要辜负我与你娘的期望。”

萧承宇跪在床边,泪水夺眶而出:“爹,孩儿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守护好边境,守护好家国!”

萧景渊又看向萧清沅:“清沅,农桑与教化是国之根本,你要继续推广先进技术,办好学堂,让更多百姓受益,让我们的理念永远传承下去。”

萧清沅泣不成声:“娘,爹,女儿记住了,一定会完成你们的心愿!”

萧景渊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林晚身上,眼中满是深情:“林晚,此生有你,足矣。”

说完这句话,他缓缓闭上眼睛,手无力地垂落。屋内一片哭声,窗外的风雪似乎也变得更加凄厉。

萧景渊离世后,林晚的身体也日渐衰弱。她强撑着身体,处理完萧景渊的后事,便终日守在他的灵位前,回忆着两人相伴的点点滴滴。

三个月后,林晚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临终前,她嘱咐儿女:“我与你爹一生,不求名利,只求百姓安康,国家强盛。你们要守好家国,护好百姓,莫要让我们失望。”

萧承宇与萧清沅遵照父母的遗愿,将他们合葬在田庄后的山坡上,墓碑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刻着“萧公景渊,林氏晚,夫妻合葬”几个字。墓前是一望无际的良田,远处是炊烟袅袅的村庄,正如他们一生所守护的那样,安宁而祥和。

消息传到京城,新帝悲痛万分,下令辍朝三日,追封萧景渊为“文忠公”,林晚为“惠德夫人”,将他们的事迹纳入国史,供后世子孙瞻仰。

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求为二人修建祠堂,以表彰他们的功绩。新帝准奏,在京城与封地各修建了一座“双贤祠”,供奉着萧景渊与林晚的塑像。祠堂落成之日,新帝亲自前往祭拜,文武百官与百姓们纷纷前往,香火鼎盛。

封地的百姓们自发为萧景渊与林晚修建了衣冠冢,每年清明,都会有无数百姓前来扫墓祭拜。他们带着自家产的粮食、水果、米酒,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感谢这对夫妻为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当年的老农王伯,已是九十高龄,依旧拄着拐杖,带领着村里的百姓前来祭拜。他跪在墓前,老泪纵横:“国公爷,夫人,你们放心去吧,如今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粮食吃不完,衣服穿不尽,孩子们都能上学堂,这都是托了你们的福啊!你们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萧承宇与萧清沅也每年都会回到封地,祭拜父母,向他们汇报自己的近况。萧承宇依旧镇守在西南边境,边境安宁无虞,百姓安居乐业;萧清沅则继续推广农桑技术与实践学堂,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他们还将父母的故事讲给孙辈们听,告诉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祖辈们用智慧与勇气换来的。孙辈们听着这些故事,眼中满是崇拜,立志要像祖辈们一样,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流转,萧景渊与林晚的故事,在大胤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有人说,他们是下凡的神仙,为人间带来了盛世;有人说,他们是一对璧人,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家国”与“爱情”的真谛;还有人说,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会一直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懈奋斗。

“双贤祠”的香火,终年不息。往来的百姓们,都会在塑像前虔诚跪拜,祈求平安顺遂。而塑像上的萧景渊与林晚,目光温和而坚定,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百姓。

他们的遗泽,如同田庄里的清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大胤子民;他们的精神,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着大胤的盛世之路。虽然他们的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理念,将永远铭刻在大胤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上一章 归田安晚年,田园话家常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盛世续华章,精神永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