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已是晚膳时分。
精致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她平日最爱吃的菜肴:糖醋小排骨色泽红亮,清炒虾仁晶莹剔透,翡翠羹冒着热气...可苏晴晚却觉得毫无胃口。
她拿着象牙箸,有一下没一下地在碗里精致的白米饭上戳来戳去,眼神放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晚儿,可是身子不舒服?” 苏夫人放下银箸,关切地望向女儿,眉宇间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自己这个女儿向来活泼好动,胃口极佳,用膳时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何曾像现在这般,安静得如同一个没有生气的瓷娃娃,跟丢了魂儿似的,心不在焉到了极点。
就连她平日里最馋的糖醋小排,此刻也未能吸引她动上一筷。
“没有”苏晴晚闷闷地回答,声音低得像蚊蚋。
她勉强自己扒了几口饭,却觉得味同嚼蜡,终究还是放下了筷子,起身低声道:“爹,娘,我吃饱了,你们慢用”
说完,也不等父母回应,便径自离开了饭厅。
苏夫人看着她明显低落、甚至带着点失魂落魄的背影,又侧头与苏老爷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苏老爷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将杯中残余的酒液一饮而尽,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感慨:“这孩子…唉,怕是遇到真正的心事了。这茶饭不思的模样,我瞧着,倒不像是寻常的闹别扭”
苏夫人拿起绣着缠枝莲的丝帕,轻轻拭了拭嘴角,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女儿的疼惜,又有一丝隐约的了然。
“年轻人之间的事,情之一字,最是磨人。咱们做父母的,急也急不来,逼也逼不得,就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经历吧。有些坎,总得自己迈过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温和却带着看透世事的通透“看着就好,适时点拨,莫要过多干涉”
夜里,喧嚣散尽,苏府陷入一片沉静。
苏晴晚独自躺在闺房柔软的拔步床上,锦被光滑冰凉,却无法驱散她心头的烦躁。
她翻来覆去,无论如何调整姿势,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茶楼里看到的那一幕,如同最顽固的梦魇,在她脑海里反复上演,清晰得令人心碎——沈知晏那温和带笑的眉眼,那陌生少女优雅含笑的姿态,两人之间那种旁若无人的、融洽到刺眼的氛围…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她心口反复剐蹭。
沈知晏对别人展露笑颜的样子,像一根极其细小的刺,精准地扎进了她的心口。
伤口不深,甚至不见血,但那绵密而持续的刺痛感,却无比清晰,让她无法忽视,烦躁不堪。
她猛地拉起锦被,严严实实地蒙住自己的头,在被子里发出一声压抑又懊恼的低喊:“啊——!我到底是怎么了?!”
都怪知晏哥哥!都是他的错!明明之前还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变得如此陌生?
都好几天不来找她了,连个解释都没有,结果一出现,就是和别的姑娘在一起,还笑得那么…那么好看!
一想到他那温和的笑容是对着另一个女子,她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发慌,又空落得厉害。
这种陌生的、汹涌的情绪,几乎要将她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