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千秋—黑白列传
本书标签: 历史 

司马师

千秋—黑白列传

我,司马师:承父业、定朝局的曹魏权臣,为司马氏篡魏铺好最后一级台阶,我从不认为我司马家自立,有什么不对,皇帝轮流做,他曹家能抢刘家的,我司马家为什么不能抢他曹家的?

世人多知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的狠辣,也赞司马昭“代魏建晋”的收尾,却常忽略我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我是司马懿长子,父亲死后接掌兵权,废曹芳、平淮南、镇朝局,用铁腕手段清除曹魏残余势力,让司马家从“权臣”彻底变成“不可撼动的掌权者”。我这一生,没等到称帝那天,却为弟弟司马昭、为司马氏的晋朝,砸实了所有根基。

一、随父蛰伏:藏锋芒于内,练手段于军

我年少时就跟着父亲司马懿学习谋略,又在军中历练——父亲装病避曹爽时,我暗中养了三千死士,散在民间,只待时机;“高平陵之变”当天,我率军控制司马门,封锁皇宫,动作干脆利落,没给曹爽任何反扑机会。父亲常说“师儿沉毅,有我之风”,可他不知道,我要的不只是“保全司马家”,是要让司马家彻底取代曹家。

曹爽被诛后,父亲掌权,我任卫将军,协助处理军政。我深知“斩草要除根”——曹爽的党羽何晏、丁谧等人,不仅要杀,还要牵连其族,让朝堂上再无人敢替曹魏宗室说话;地方上的藩王,我派人严密监视,不准他们与朝臣往来,断了他们“勤王”的可能。有人骂我“狠辣”,可我清楚:对敌人仁慈,就是对司马家残忍。

二、废帝立威:敢废天子,才配掌天下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想联合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大夫兵权,甚至想杀我。他们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道我早就在宫里安了眼线——消息刚透出来,我就先动手,把李丰、张缉抓起来,严刑拷打后灭族,连皇后张氏(张缉之女)都赐死。

看着曹芳吓得发抖的样子,我知道“威慑”还不够——必须让所有人都明白,天子的废立,也在司马家的掌控中。我召集百官,直接说“曹芳昏庸,勾结外戚谋逆,不配为帝”,没人敢反对,连宗室亲王都低着头。最后,我立十四岁的曹髦为新帝——年纪小、根基浅,更容易控制。

废曹芳那天,我站在宫殿上,看着新帝曹髦恭恭敬敬地接受玉玺,心里清楚:这一步走对了。从此,朝堂上再无人敢质疑司马家的权力,连“天子”都成了我们手里的棋子。

三、平叛固权:淮南一战,打服所有“不服者”

正元二年(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讨伐司马师、匡扶曹魏”为名,在淮南起兵叛乱,还联合了东吴。当时我刚割了眼瘤,伤口未愈,手下劝我“派将出征即可”,可我知道,这是曹魏残余势力最后的反扑,我必须亲自去——要让天下人看看,司马家的兵权,谁也抢不走。

我率军出征,故意示弱,引诱毌丘俭进军,再派奇兵断其粮道。文钦的儿子文鸯夜袭营寨,我眼伤复发,疼得差点晕过去,却强撑着指挥军队,没让士兵看出我的虚弱。最后,毌丘俭兵败被杀,文钦逃奔东吴,淮南叛乱彻底平定。

可这场仗也耗尽了我的体力——回师途中,我的眼伤恶化,疼得无法入睡,最终在许昌病逝,年仅四十八岁。临死前,我把兵权亲手交给弟弟司马昭,嘱咐他“稳朝局、除异己,莫让父亲和我的心血白费”。我知道,我没走完的路,他会接着走下去。

四、未竟的帝业:我是“晋朝的铺路石”

我死之后,司马昭继承我的权力,灭诸葛诞、杀曹髦、封晋王,一步步靠近皇位;再后来,司马炎篡魏建晋,追谥我为“景帝”,庙号“世宗”。有人说我“是司马氏篡魏的关键推手”,也有人骂我“乱臣贼子”,可我不在乎——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司马家的存续与兴盛。

我是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晋朝的“景帝”。我这一生,没称帝,却比称帝更重要:我废了一个皇帝,立了一个皇帝,平了最烈的叛乱,让司马家从“权臣”变成“实际的掌权者”。没有我打下的根基,就没有司马昭的“万事俱备”,更没有司马炎的“代魏建晋”。我是铺路石,也是司马家帝业里,最不可或缺的那一环。

上一章 成济 千秋—黑白列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