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核查工作进入尾声,青衿与陆景渊带领秘阁众人,日夜奋战,终于将所有冤案卷宗整理完毕,为数百名蒙冤者平反昭雪。圣上对此大加赞赏,赏赐了秘阁大量金银珠宝,并下旨为青衿与陆景渊赐婚。
消息传遍长安,百姓们纷纷为这对有情人送上祝福。青衿与陆景渊也开始筹备婚礼,秘阁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就在婚礼前夕,一封匿名信送到了青衿手中。信中写道:“当年巫蛊案的主谋并非赵高,而是另有其人。若想知晓真相,大婚之日,城外乱葬岗一见。”
青衿心中一凛。巫蛊案的主谋不是赵高吗?难道还有更大的阴谋?她将此事告知陆景渊,陆景渊眉头紧锁:“此事太过蹊跷。大婚之日,必然戒备森严,对方为何要选择在此时约见?”
“或许是想在大婚之日,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青衿道,“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看看。我不能让父亲当年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陆景渊点头:“好。我与你一同前往。大婚之事,暂且推迟,以免打草惊蛇。”
大婚当日,青衿与陆景渊乔装成普通百姓,悄悄前往城外乱葬岗。乱葬岗尸骨遍地,阴森恐怖,让人不寒而栗。
不多时,一道身影缓缓走来,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身着破旧的衣衫,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异常锐利。
“你是谁?为何说巫蛊案的主谋另有其人?”青衿沉声问道。
老者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沈青衿,陆景渊,你们可知我是谁?”
陆景渊仔细打量着老者,忽然脸色一变:“你是……当年先帝的贴身太监,刘公公?传闻你早已病逝,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刘公公点头:“不错,我就是刘公公。当年我并未病逝,而是被人追杀,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至今。”
“你说巫蛊案的主谋另有其人,到底是谁?”青衿急切地问。
刘公公叹了口气:“当年巫蛊案的主谋,并非赵高,而是先帝本人!”
青衿与陆景渊皆是震惊,难以置信:“你胡说!先帝为何要诬陷自己的儿子?”
“先帝晚年多疑,担心太子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赵高看透了先帝的心思,便趁机献计,诬陷太子谋反。先帝顺水推舟,制造了巫蛊案,处死了太子,扶持了当今圣上登基。”刘公公缓缓道来,“赵高不过是先帝的棋子,事成之后,先帝本想杀人灭口,却被赵高提前察觉,侥幸逃脱。”
青衿与陆景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们从未想过,巫蛊案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的秘密。先帝的形象,在他们心中瞬间崩塌。
“你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陆景渊沉声问道。
“我已时日无多,不想带着这个秘密入土。”刘公公道,“沈知远当年发现了这个秘密,先帝便派人追杀他,萧彻趁机将他掳走,想要利用他手中的证据。如今,我将这个秘密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还太子一个真正的清白,也让天下百姓知晓真相。”
刘公公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玺,递给青衿:“这是先帝当年与赵高勾结的信物,也是证明他是主谋的铁证。”
青衿接过玉玺,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个秘密一旦公布,将会引发轩然大波。但为了太子的清白,为了父亲的牺牲,她必须这么做。
回到长安,青衿与陆景渊将此事告知沈知远。沈知远听后,沉默良久:“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先帝此举,实在令人心寒。”
“爹,我们该怎么办?”青衿问道。
沈知远看着她,眼中满是坚定:“真相终究是真相,不能因为涉及先帝,就隐瞒不报。我们必须将此事告知圣上,让圣上定夺。”
三人一同前往皇宫,将玉玺与刘公公的证词呈给圣上。圣上看后,脸色苍白,久久不语。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皇位,竟然是建立在兄长的鲜血之上。
“此事……此事容朕三思。”圣上沉声道。
三日后,圣上在朝堂之上公布了巫蛊案的最终真相。百姓们哗然,纷纷为太子感到惋惜。圣上追封太子为“仁孝太子”,为其修建陵墓,并下旨彻查当年参与巫蛊案的所有人员,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
刘公公因揭发有功,被封为“忠义伯”,安享晚年。青衿与陆景渊的婚礼,也在一个月后如期举行。
婚礼当日,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这对历经波折的有情人送上祝福。沈知远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
婚后,青衿依旧留在秘阁,与陆景渊一同执掌秘阁,整理典籍,守护王朝的历史与真相。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长安城内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长安的繁华之下,那些暗流涌动的过往,终究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