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暗网追缉:深渊棋局
本书标签: 都市  网络犯罪  跨过追缉 

第1章 幽灵账单

暗网追缉:深渊棋局

泰国,曼谷。

拉差达火车夜市的人潮如同永不停息的温热血液,在五彩斑斓的帐篷和弥漫着烤肉、香料气味的空气中涌动。塔纳查挤在摩肩接踵的游客和本地人之间,额头上沁出的细汗并非全然因为热带夜晚的闷热。他紧紧攥着口袋里那只廉价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是不断闪烁的K线图和一组他看不太懂的英文术语。

他的小首饰摊档今天生意清淡,但塔纳查心里却揣着一团火,一团名为“希望”的火焰。三个月前,他在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财经论坛上,偶然接触到一个名为“金色未来”的数字货币投资平台。平台宣称利用AI算法进行高频套利,日化收益率高达1.5%至3.8%。起初塔纳查是怀疑的,他只是一个在夜市讨生活的小贩,辛苦攒下的那点积蓄,是准备将来翻修房子、给女儿上更好学校的资本。

但架不住平台上那些“真实”的用户分享——带着地理位置的照片,豪车、名表、奢华晚餐,还有那些自称曾经和他一样是底层打工者,如今已财务自由的“成功案例”。他加入了一个热情洋溢的“投资交流群”,里面有自称来自新加坡、香港的“导师”耐心指导,还有无数像他一样心怀忐忑的“学员”每天分享着小幅盈利的喜悦。气氛烘托下,塔纳查试探性地投入了五千泰铢。

第二天,平台账户上果然显示盈利了。他尝试提现,钱顺利到了他的银行账户。信任就像堤坝上的蚁穴,一旦打开缺口,便迅速崩塌。他投入了更多,一万,五万,十万……甚至说服了同样不富裕的妹妹也投入了她的积蓄。账户上的数字每天都在跳动,快速增长,那串虚拟的数字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金光,照亮了他原本灰暗的未来。他不再满足于小摊的微薄利润,甚至开始憧憬着在曼谷郊区买一套小公寓。

直到三天前。

他发现平台的提现功能突然变成了灰色。联系“导师”,对方先是安抚,说是系统升级,需要等待48小时。48小时后,“导师”的头像变灰,再也联系不上。那个热闹的“投资交流群”瞬间沉寂,然后被解散。曾经光鲜亮丽的投资平台APP,打开后只剩下一个冰冷的错误提示页面。

塔纳查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了。他投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全部积蓄,还有妹妹的钱,总共超过一百五十万泰铢。对于曼谷的富豪来说,这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他,那是他和家人多年辛劳、省吃俭用积累的全部。他疯狂地拨打能找到的任何电话,跑到平台上曾留下的一个虚假的新加坡公司地址,自然是人去楼空。报警后,当地警察记录了他的案件,但面对这种跨国网络诈骗,显得无能为力,只是告诉他,最近类似报案激增,涉及金额巨大,警方会尽力,但破案希望渺茫。

此刻,塔纳查站在喧嚣的夜市中,却感觉置身于冰冷的荒原。周围的欢声笑语、食物的香气,都变成了尖锐的讽刺。他看着那些兴高采烈的游客,想起自己曾经也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希望变成了噬心的幽灵,不仅偷走了他的钱,更击碎了他的生活和对人性的信任。他无力地靠在摊位旁,手机屏幕暗了下去,倒映出他苍白绝望的脸。这份“幽灵账单”,如同一个无形的诅咒,将他拖入了深渊。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曼谷,在东南亚,乃至在全球,有成千上万个“塔纳查”,正被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经历着相似的噩梦。

同一时间,曼谷市中心,泰国皇家警察总署网络犯罪调查科。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素攀警监,一位眉头紧锁、经验丰富的老警官,正用力按着太阳穴,盯着眼前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上,错综复杂的资金网络图如同疯狂生长的藤蔓,从泰国延伸出去,经过无数个离岸空壳公司、虚拟货币交易所,最终消失在数据的迷雾中。

“还是不行,”一个年轻的技术警员颓然地放下鼠标,“资金到了这个‘幽灵钱包’层,就彻底分散了。混合器(CoinJoin)技术,完全无法追踪下一步流向。对方的手法非常专业,反侦察能力极强。”

素攀警监深吸一口烟,沉声道:“国际刑警组织共享的情报显示,这不仅仅是泰国的个案。过去六个月,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类似模式的‘杀猪盘’、虚假投资平台诈骗案集中爆发,初步估计涉案总金额已超过百亿美元。受害者遍布中产、退休老人,甚至一些小型投资者。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他切换屏幕,展示出一张全球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红色的受害点。“看,北美、欧洲、澳洲……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线索,无论从哪里开始追查,最终都指向一个名字——‘暗网蜂巢’(Dark Web Hive)。”

“暗网蜂巢……”年轻警员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带着一丝敬畏和困惑,“我们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暗网犯罪,但规模如此庞大、组织如此严密的,闻所未闻。它就像一个真正的蜂巢,我们只能看到外面飞舞的几只工蜂,却根本找不到蜂巢的入口,更别说核心的蜂后。”

“没错,”素攀警监点头,“传统的侦查手段在这里几乎失效。对方使用的通信方式是高度加密的,服务器遍布全球,可能隐藏在那些法律灰色地带。我们抓到的几个底层操作人员,所谓的‘工蜂’,他们对上线一无所知,只是按照指令行事,一旦被捕,立刻成为弃子。资金流向更是被设计得天衣无缝。”他指了指屏幕上一处关键的断点,“这里,就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我们需要的,是能看懂这些‘数据幽灵’跳舞的人,是能从那堆技术残骸里嗅出气味的老猎手。”

办公室里一片沉默。面对这种超越传统犯罪模式的新型威胁,常规的警力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暗网蜂巢”就像一个幽灵,在全球网络的阴影下构筑它的帝国,肆意掠夺,却留不下可追踪的实体脚印。

素攀警监掐灭烟头,目光投向窗外曼谷繁华的夜景,缓缓道:“常规手段已经走到死胡同。我们需要专家,一个既了解网络犯罪技术前沿,又有过对抗这种复杂组织经验的人。国际刑警那边推荐了一个人选……不过,听说他几年前因为一些事情,已经离开了前线。”

夜深了。

曼谷市郊,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里。江誉关掉了电视上关于近期跨国网络诈骗案激增的新闻报道。屏幕上受害者痛哭流涕的画面消失了,但那种绝望感似乎还弥漫在空气中。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零星驶过的车辆。曼谷的夜晚从不真正沉睡,但这份喧嚣与他无关。这间租来的公寓只是他临时的栖身之所,简洁到近乎简陋,与他曾经在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调查科时的生活天差地别。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桌上一个相框。照片里,两个穿着警服的年轻人勾肩搭背,笑容灿烂,背景是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大楼。那是他和他的搭档,阿亮。曾经,他们是最佳拍档,一个技术嗅觉敏锐,一个行动果敢细致,联手破获了不少大案。

直到五年前那次任务。

目标是追踪一个利用勒索软件攻击医院系统的跨国犯罪团伙。江誉锁定了对方的一个关键服务器位置,阿亮带队实施抓捕。然而,情报出了问题。那不是普通的服务器据点,而是对方精心布置的陷阱。突击队遭遇了猛烈的火力伏击,通讯被强力干扰。在最后时刻,阿亮为了掩护队友撤退,身中数枪……

江誉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密集的枪声、爆炸声,以及通讯频道里阿亮最后变得微弱的喘息,然后是一片死寂。他当时在几公里外的指挥车里,面对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却无能为力。尽管事后调查认定是“情报失误”导致的意外,但江誉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如果他的技术分析再精准一点,如果他能提前识破那个陷阱……他递交了辞呈,将自己放逐,成了一名独来独往、偶尔接些私人委托的网络安全顾问,靠着不算丰厚的收入,辗转在不同的东南亚城市,像幽灵一样活着。

他试图用这种自我惩罚来麻痹自己,但有些伤痛,时间也无法磨平。阿亮的牺牲,是他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桌上的加密电话响了起来,打破了房间的寂静。江誉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经过多次转接的保密线路。他沉默了几秒,接听了电话。

“江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严肃、带着官方口音的中年男声,说的是英语,“很抱歉这么晚打扰你。我是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项目组的顾问,詹姆斯·米勒。我们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涉及到一個名为‘暗网蜂巢’的组织……”

江誉静静地听着,米勒简要描述了近期爆发的“百亿虚拟货币诈骗案”的概况,以及警方调查陷入的困境。

“……资金流向神秘,线索在关键节点中断。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但对方的网络防御和反追踪能力超乎想象。素攀警监和你合作过,他极力推荐你。我们认为,这个‘暗网蜂巢’的作案手法,尤其是他们在技术细节上表现出的某些……‘习惯’,可能不是寻常罪犯所能具备的。”米勒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我们手头有一些初步的技术分析报告和数据样本,希望你能看一下。或许,你能从中发现一些我们忽略的东西。”

江誉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电脑前,开机。屏幕的冷光映着他毫无表情的脸。他对重回那种生活本能的抗拒,那些血腥的记忆和沉重的负罪感让他只想远离。

但“暗网蜂巢”这个名字,以及米勒提到的“技术习惯”,像一根细微的刺,扎进了他麻木已久的心。多年的职业生涯让他养成了一种直觉,对某些隐藏在数据深处的“指纹”异常敏感。

“把数据发到我的加密邮箱。”最终,江誉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打破了沉默。他没有承诺什么,这只是一个技术专家的本能,对复杂谜题的好奇。

“太好了!非常感谢,江先生。数据包和访问权限马上发给你。”米勒的语气透出一丝如释重负。

通话结束。江誉坐在电脑前,等待着加密邮件的提示。窗外的曼谷依旧灯火辉煌,无数个像塔纳查一样的普通人,正在梦乡或噩梦中挣扎。而江誉知道,当他点开那个数据包的那一刻,他试图远离的那个充满危险、谜团和过往幽灵的世界,将再次向他敞开大门。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刀。

他不知道的是,在网络深渊的另一端,那个名为“暗网蜂巢”的巨物,其无形的触角早已感知到了细微的扰动。一场横跨虚拟与现实的狩猎,序幕正悄然拉开。

暗网追缉:深渊棋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章 顾问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