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情绪之冢
本书标签: 现代  BE美学  偏执男主     

第一章 褪色的族裔

情绪之冢

第一卷:色彩的陷阱

第一章 褪色的族裔

沈见初站在工作室的中央,缓缓闭上眼睛。

这不是休息,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观看”。当她合上双眼,城市的情感光谱便在她的感知中徐徐展开——远处商业区上空漂浮着焦虑的灰色雾霭,夹杂着几缕渴望成功的亮橙色;居民区飘荡着疲惫的浅蓝色,像傍晚的炊烟般袅袅上升;公园里则散落着零星的愉悦粉红,如同春日里最后几片樱花,稀薄得可怜。

这就是她眼中的世界,一个由情绪色彩构成的、永不重复的画卷。

而她,沈见初,是这幅画卷上最后一位专业的“观看者”。

“情绪收藏家”,古籍上如此称呼她的族裔。她能看见情绪的色泽,品尝情绪的滋味,并将其中最纯粹的部分萃取出来,固化为永恒的“情绪结晶”。这本应是神明赐予的礼物,如今却成了日渐沉重的十字架。

她睁开眼,工作室的景象与刚才感知中的斑斓形成鲜明对比。墙上挂着的几幅画作色彩暗淡,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这不是她的技艺退步,而是这个世界的情感本身正在变得稀薄——自远古“情感大坍缩”之后,人类的情感能量就一直在缓慢地流失。普通人虽已对此麻木,但对她这样的收藏家而言,这种变化犹如清水渐浊,一日比一日更加明显。

“又褪色了。”她轻声道,指尖拂过一幅三个月前完成的作品。那时它还能散发出宁静的淡蓝色微光,如今却几乎与普通的装饰画无异。

族裔的古籍中记载,在心之纪元,情绪收藏家们能创造出永葆鲜活的情绪结晶,那些作品能跨越千年仍使观者落泪或欢笑。而现在,就连最杰出的收藏家,其作品能维持色彩的时间也不过十年。

她的目光落在工作台那本摊开的古籍上。书页泛黄,上面的文字并非普通墨水写成,而是用特殊的情感能量书写,只有收藏家才能阅读。

“纯粹爱恋之结晶,色如初雪融于晨光,味若星尘混同暖玉,为情绪艺术之极致。然此味多生于见初者对闻寂人之倾心之祭,是以得之极难。”

这段话她已读过无数遍,每一次都感觉心脏被无形的手攥紧。

“闻寂人”——古籍中对“空心人”的别称。那些内心一片虚无,只能汲取他人情感为食的存在。他们是“情感大坍缩”留下的永恒伤疤,是行走的情感黑洞。

而她,需要这样一个存在,来完成她此生最重要的作品。

手机震动起来,打断了她的思绪。屏幕上显示着“秦世澜”三个字。她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见初,我亲爱的天才!”秦世澜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在她眼中呈现为一片浮夸的鎏金色,其中却缠绕着暗灰色的算计丝线,“下周的展览准备得如何了?我需要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你知道的,不是那些温吞水似的作品。”

“我在准备。”她简短地回答,不想透露太多。

“你得加把劲,见初。”秦世澜的语气变得严肃,“画廊今年的重点就是你的‘情绪之冢’个展,但这需要一座‘镇展之宝’。那座传说中的‘纯粹爱恋’结晶,你说过你有把握完成的。”

沈见初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古籍上“倾心之祭”四个字。

“我需要时间,秦总监。”

“时间不等人,亲爱的。现在的艺术市场,没有爆点就等于失败。我要的是能让人心碎又着迷的东西,是极致的情绪体验!”秦世澜的声音几乎有些狂热,“把你的灵魂掏出来,涂在画布上,这就是观众想看的!”

通话结束后,工作室重归寂静。沈见初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普通人眼中,那只是繁忙的都市街景;在她眼中,却是一片色彩贫瘠的荒原——大多数人的情绪色彩微弱得像即将熄灭的烛火,偶尔有几簇稍亮的光芒,也很快被周遭的灰暗吞没。

这样的世界,如何能诞生出“纯粹爱恋”?

她回身看向工作室一角,那里摆放着她家族历代收藏家的作品。最早的那些依然散发着微弱但稳定的光芒,那是她的高祖母在两百年前萃取的一缕“永恒希望”,至今仍能感受到一丝暖意。近几十年的作品却大多已色彩尽失,沦为普通的装饰品。

族裔正在凋零,如同这个世界的情感一般。

古籍中记载,在心之纪元,情绪收藏家曾是文明的守护者与记录者,他们萃取的情感结晶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明的基石。而如今,他们只能躲在现代社会的角落,用残存的能力勉强维生,甚至沦为秦世澜之流牟利的工具。

她不能任由这一切继续。

沈见初走回工作台,打开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摆放着十二枚已失去色彩的情绪结晶,那是她过去十二年的心血,如今都已沦为普通的晶石。唯有最后一枚,一枚她上个月完成的“深秋的思念”,还残存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淡紫色微光。

按照这个速度,不出五年,她将再也无法创作出任何有意义的作品。十年后,她的能力可能会完全消失。届时,情绪收藏家这一族裔,将真正成为历史书中的传说。

她必须在那之前,完成那枚传说中的“纯粹爱恋”结晶。这不仅是为了艺术上的突破,更是为了证明她的族裔存在的意义,证明这个世界的情感尚未完全死去。

而这意味着,她必须找到一个“闻寂人”,一个空心人,然后——让自己成为祭品。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林景明。

“见初,我培育的那株‘月光昙’今晚可能要开了,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吗?”他的声音传来,在她眼中呈现为温暖而稳定的土壤棕色,“我准备了茶点,如果你不忙的话...”

林景明是这座城市里少数几个让她感到放松的人之一。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的情绪色彩总是那么平和、温暖,像一片永不褪色的绿洲。在他的温室里,她可以暂时忘记自己身为收藏家的责任与焦虑。

但今天,她不能去。

“抱歉,景明,我在准备下周展览的作品,抽不开身。”她说,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你还好吗,见初?”林景明轻声问,“上次见面时,我就感觉你的‘颜色’...变得有些稀薄。你又在勉强自己了吗?”

只有林景明会用这种方式关心她。多年前,当她鼓起勇气向他透露自己能看到情绪色彩的能力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认为她疯了,而是好奇而尊重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他甚至能理解她那些关于“颜色”的比喻。

“我很好,只是有点累。”她撒谎道。

挂断电话后,一阵愧疚感涌上心头。林景明对她有好感,这一点她心知肚明。在他的温室里,有一种平静而真实的生活在等待她。那或许是一条更容易走的路——放弃族裔的使命,接受平凡,与一个温暖的人共度余生。

但她不能。

她再次翻开古籍,手指轻抚过书页上关于“闻寂人”的记载:

“闻寂人者,情感觉醒时代之遗殇也。内心空无,不产情绪,唯能汲取他人情感为食。其所到处,情感色彩皆被吞没,故又被称作‘行走的虚无’...”

古籍中警告,情绪收藏家一旦与空心人过于接近,其能力与生命都将受到威胁。但同时,也隐晦地指出,唯有在情感被极度压缩、提炼乃至牺牲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诞生出极致的情绪结晶。

这就是她必须面对的悖论:想要拯救族裔的艺术,就必须冒着毁灭自我的风险。

沈见初站起身,走到画架前。画布上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描绘的是城市夜景。在她眼中,这幅画缺少灵魂,因为它缺乏真正强烈的情感色彩。她闭上眼,努力回忆自己感受过的最强烈的情绪——那是多年前祖母去世时的悲伤,一种深蓝色的、几乎令人窒息的痛苦。

她伸出手指,轻触画布,尝试将记忆中的情感萃取出来,注入作品。指尖泛起微弱的蓝光,但仅仅几秒钟后就熄灭了。画布上的色彩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不行。无论她如何努力,单凭自己的情感,已经无法创造出足够强烈的色彩了。

她必须找到他——那个命中注定的“闻寂人”。

手机第三次响起,是一条来自艺术论坛组委会的邮件,提醒她明天的跨界论坛即将开始,并附上了与会者名单。

沈见初点开名单,目光迅速扫过一个个名字。当“闻寂”二字映入眼帘时,她的心跳几乎停止。

名字旁边标注着他的身份:顶尖建筑设计师,“云际回廊”项目主创。

就是他。古籍中记载,高阶空心人往往能在人类社会取得巨大成功,因为他们不会被情感干扰,能够完全理性地追求目标。建筑设计师——一个需要理性与创造力并存的职业,正是空心人完美的伪装。

沈见初深吸一口气,感到一阵夹杂着恐惧的兴奋。明日的论坛,将是她与命运交锋的开始。

她走到工作室的全息投影前,调出闻寂的公开资料。一个英俊而冷漠的面孔出现在空中,他的眼睛深邃,却没有任何情感色彩——在她看来,那是一片绝对的黑暗,连一丝微光都无法逃脱。

“闻寂...”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感受着音节在舌尖的震动。

她开始准备明天需要的作品集,精心挑选那些最能展现她能力范围的作品。这不是普通的展示,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诱饵。她必须展现足够的“色彩”,才能引起那个空心人的“食欲”。

工作持续到深夜。当她终于放下手中的材料时,窗外的城市已陷入沉睡。她再次站到窗前,望着下方几乎完全变为灰暗的情感景观。

在这片色彩的荒漠中,她即将主动走向那个最大的黑洞。

沈见初抬起手,看着自己掌心微弱的情感流光。这些色彩是她生命的证明,也是她即将献出的祭品。

“如果我必须消失,至少让我在消失前,留下一道永不褪色的光。”

她的低语消散在夜色中,如同一个誓言,又像是一曲挽歌。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狩猎即将开始。而她,既是猎人,也是猎物。

情绪之冢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情感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