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瓦巷的晚风
本书标签: 现代 

工具里的传承

青瓦巷的晚风

《随园诗话》彻底修复完成那天,青瓦巷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细雪。

雪花落在闻墨斋的青瓦上,簌簌地响,给堆着旧书的院子笼上了层薄薄的白。沈砚之把最后一页纸抚平,用特制的镇纸压住,指尖轻轻拂过崭新的书脊——他用了和原书最相近的青灰色锦缎,上面绣着小小的“随园”二字,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

“好了。”他轻声说,像是完成了一场漫长的仪式。

林微言凑过去看,泛黄的纸页在雪光映照下,字里行间仿佛都透着温润的光。她想起这半个月来,沈砚之每天熬到深夜,指尖被竹镊子磨出红痕,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真好看。”她由衷地说,“比我见过的任何新书都好看。”

沈砚之笑了笑,刚想说什么,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是那位送书来的老先生。他裹着件厚棉袄,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看到门口的积雪,小心翼翼地在脚垫上蹭了蹭鞋。

“沈先生,书修好了?”老先生的声音带着点期待,眼睛亮晶晶的,像个等待礼物的孩子。

“修好了,您看看。”沈砚之把书递过去。

老先生接过书,手指颤抖地翻开,一页页仔细看着,眼眶渐渐红了。“一模一样……真的一模一样……”他抹了把眼泪,“我太爷爷要是能看到,肯定高兴坏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把手里的木匣子递给沈砚之:“沈先生,我听馆里的人说了,你拒绝了他们的收购?”

沈砚之点点头:“书是您的,该由您决定它的去处。”

“好小子,有风骨!”老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我这辈子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这些老东西。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身上有股劲儿——不管过多少年,只要有人好好待它,它就能好好活着。”

他打开那个木匣子,里面铺着深蓝色的绒布,放着一套修书工具:铜制的锥子磨得发亮,竹制的镊子带着温润的包浆,还有一把小巧的裁纸刀,刀柄上刻着个“陈”字。

“这是我年轻时拜师学修书用的工具,跟着我快五十年了。”老先生拿起那把裁纸刀,递给沈砚之,“现在老了,眼睛花了,手也抖了,用不上了。留给你,算个念想。我知道你不是图钱的人,这行啊,就得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接着干。”

沈砚之握着那把裁纸刀,冰凉的金属带着时光的温度,沉甸甸的。他忽然想起祖父留下的那套狼毫笔,想起那些藏在旧书里的批注,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谢谢您。”他郑重地说,“我一定好好用它。”

老先生又说了些话,临走时,忽然拍了拍沈砚之的胳膊:“我已经跟馆里说好了,这书捐了。但我跟他们提了个条件——展出的时候,必须标明‘修复者:沈砚之’。”

沈砚之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推辞,老先生已经笑着摆摆手:“这是你应得的。好手艺,就得让人知道。”

老先生走后,沈砚之把那套工具摆在修书的案上,和祖父留下的狼毫笔放在一起。阳光透过雪层照进来,给铜锥子镀上一层浅金,竹镊子的纹路里仿佛都藏着故事。

林微言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他们守着的不只是一间院子,一堆旧书,更是一份跨越时光的传承。从祖父的画笔,到老先生的工具,再到沈砚之的坚守,像一条看不见的河,静静流淌在青瓦巷的时光里。

“沈砚之,”她轻声说,“以后,我帮你研墨吧。”

沈砚之转过头,眼里的光比雪光还亮。他伸出手,握住她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仿佛有电流淌过。

“好啊。”他说,“我们一起。”

雪还在下,青瓦巷的老槐树裹着层白雪,像一幅素雅的水墨画。闻墨斋的院子里,旧书堆上落着薄薄的雪,案上的修书工具在阳光下闪着光。

林微言看着沈砚之的眼睛,忽然明白,最好的未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样安静的瞬间——你守着你的旧书,我守着你,时光慢慢走,我们慢慢老。

上一章 旧书里的重量 青瓦巷的晚风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雪地里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