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本书标签: 幻想 

第24章:竹篮里的春信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晨雾还没散,沈清辞就被灶间的动静吵醒了。披衣起身时,见萧玦正蹲在灶台前,手里捏着根竹筷,往冒着热气的锅里戳了戳——锅里是昨晚剩下的糯米,被他折腾成了糊糊,黏在锅底,像团搅不开的云。

“你这是在煮粥,还是在练铁砂掌?”她靠在门框上笑,看他手忙脚乱地往锅里添水,袖口沾着的面粉蹭到鼻尖上,活像只偷米的灰鼠。

萧玦回头,脸上沾着点糯米粒,眼神却亮得很:“想给你做碗甜浆粥,上次你说山那边的老法子是加桂花糖,我试着熬了熬……好像糊了。”

她走过去,掀开锅盖,果然闻到股焦糊味。伸手接过他手里的竹筷,指尖触到他发烫的指腹,两人都顿了顿。灶膛的火光映在他眼里,像落了星子,她忽然想起昨夜他帮她砸核桃时,也是这样笨手笨脚,却偏要逞强说“男人力气大,这点活算什么”。

“糊了才香呢。”她盛出半碗焦粥,往里面撒了把晒干的桂花,“小时候师父总说,带点焦味的粥,能暖胃。”

他凑过来,见她真的舀了一勺送进嘴里,慌忙去抢:“别吃,有毒似的。”

“没事。”她嚼着粥,桂花的甜混着焦香,竟真的不难吃,“你看,凡事换个法子想,就不糟心了。”

他看着她的侧脸,忽然伸手,用指腹擦去她嘴角沾着的桂花碎。指尖的温度很轻,像晨雾落在脸上。“清辞,”他声音有点发紧,“等会儿去看你师父,我……要不要买点好酒?”

“他老人家早就戒了酒,”她笑着躲开他的手,往灶膛里添了根柴,“带两包你上次做的核桃糕就行,师父最疼小辈,见你懂事,比什么都高兴。”

收拾妥当出门时,晨雾刚好散去。萧玦背着竹篮,里面装着核桃糕和沈清辞连夜绣的帕子——帕子上绣着株兰草,针脚比上次匀整多了。他走在她身侧,脚步放得很慢,怕她踩着露水滑跤。

山路蜿蜒,两旁的梅树还留着残雪,枝头却已有花苞鼓胀起来,像缀满了小红灯笼。沈清辞忽然停下,指着最高的那枝:“你看,那花苞要开了。”

萧玦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忽然弯腰,把竹篮往她怀里一塞,三两下爬上树,摘下那枝带着残雪的梅花,递到她面前。花瓣上的雪沫落在她手背上,凉丝丝的,他却急着用手心去焐:“冻着了吧?”

“笨蛋,梅花要带雪才好看。”她把花枝插进竹篮的缝隙里,回头时,见他裤脚勾破了个洞,沾着泥土,忍不住笑,“这下好了,我师父见你这样,定说你是个实诚孩子。”

他挠挠头,耳尖发红:“实诚不好吗?”

“好啊,”她往前走,声音轻快,“比那些油嘴滑舌的强多了。”

师父住的茅屋在半山腰,老远就闻到药香。推门时,老郎中正坐在竹椅上翻医书,见他们来,放下书笑:“清辞带朋友来了?”

“师父,这是萧玦。”沈清辞把竹篮递过去,“他做的核桃糕,您尝尝。”

萧玦连忙行礼,紧张得手心冒汗,却听见老郎中对他说:“小伙子,清辞这孩子心细,就是性子犟,往后多担待些。”他猛地抬头,见老郎中眼里满是温和,慌忙点头:“我会的,一定。”

沈清辞去灶间帮忙煎药,萧玦就坐在屋檐下,听老郎主讲她小时候的事——说她三岁就敢抓蛇入药,五岁偷喝药酒醉得抱着桃树喊“师父我没醉”,八岁第一次给人扎针,手抖得把自己扎哭了。

他听得认真,偶尔抬头,能看见灶间的炊烟裹着沈清辞的身影,在晨光里轻轻晃。原来她坚硬的壳下,藏着这么多柔软的过往,像梅树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默默汲取着养分,才开出如今这般凛冽又温柔的花。

临走时,老郎中塞给萧玦一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清辞体寒,冬天总手脚冰凉,你烧炕时丢一把进去,能暖和些。”又对沈清辞说,“那帕子绣得不错,比上次给我绣的荷包强多了。”

沈清辞脸一红,拉着萧玦就走。下山的路上,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用刚才那枝梅花枝刻的小玩意——一只歪歪扭扭的兔子,耳朵却很长,像她笑起来时扬起的嘴角。

“刻得不好,”他把木兔塞进她手里,“等回去我再练练。”

她捏着那只带着体温的木兔,看他走在前面,背影在梅树间若隐若现,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竹篮里的梅花散发着清冽的香,混着核桃糕的甜,像封提前送到的春信,告诉她,往后的日子,会有个人,陪她把每一个平凡的清晨,都过成值得珍藏的模样。

走到山脚时,萧玦忽然回头,阳光落在他脸上,他笑得像个孩子:“清辞,明年开春,我们来种棵梅树吧,就种在你药房窗外。”

“好啊,”她仰头看他,眼里的光比梅蕊还亮,“要种最耐寒的那种,年年都能看雪压枝头。”

风穿过梅林,带着梅花的香,也带着两人相视而笑的暖意,漫过了整座山。竹篮里的梅花轻轻晃动,像在说,最好的日子,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这样,走在他身边,连脚步都带着甜。

上一章 第23章:梅香里的心事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5章:寒炉温茶话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