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本书标签: 幻想 

第25章:寒炉温茶话旧年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腊月的风裹着雪沫子,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沈清辞把药房的竹帘放下,转身时见萧玦正蹲在暖炉前,往炉膛里添松针。青灰色的烟从炉口袅袅升起,混着他身上的竹屑味,在屋里漫出淡淡的暖。

“李伯刚才来送了些新采的野茶,”她从柜里取出个陶罐,里面的茶叶蜷曲着,带着霜后的清苦香,“说用雪水来煮,滋味最醇。”

萧玦立刻站起身:“我去扫些新雪。”院里的雪刚停,竹架上积着厚厚的一层,像铺了层棉絮。他拿竹筐去装雪,动作快得像阵风,回来时发梢沾着雪粒,鼻尖冻得通红。

沈清辞接过竹筐,往铜锅里倒雪,火苗舔着锅底,雪水“滋滋”地化着。她往锅里投了把茶叶,又捏了颗冰糖进去,“师父说,雪水甘凉,配野茶能去心火。”

萧玦蹲在炉边看,见茶叶在沸水里慢慢舒展,像刚醒的嫩芽。“你小时候跟着师父,也常这么煮茶?”他想起昨日老郎中说的,她五岁偷喝药酒的糗事,忍不住笑。

“哪敢,”沈清辞往两个粗瓷碗里倒茶,茶汤琥珀色,泛着细密的泡沫,“师父总说我毛躁,煮茶要静心,我那时坐不住,总被他罚抄医书。”她捧着茶碗暖手,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忽然想起什么,“你呢?小时候在家,你娘也教你编竹器?”

萧玦的动作顿了顿,往炉里添了根柴:“我爹编竹器厉害,村里的竹桥、竹筐,大多是他做的。他说编竹要顺纹路,就像做人,得守本分。”他声音低了些,“可惜他走得早,我学了个半吊子。”

沈清辞没接话,只是把自己的茶碗往他那边推了推。炉火在他眼里跳动,映出些说不清的落寞,她忽然想起他房里那把磨得发亮的竹刀,想来是他爹留下的。

“你编得很好了,”她轻声说,“比镇上那些匠人的活,多了点人气。”

他抬头时,眼里的落寞淡了些,像被茶汤的热气熏散了。“真的?”

“真的,”她点头,想起他编的竹制药盒,里面总垫着她喜欢的荷叶,“你编的东西,让人觉得踏实。”

暖炉上的药罐“咕嘟”响了,飘出陈艾和当归的药香。是给村西头王阿婆熬的补药,她风湿犯了,夜里总疼得睡不着。萧玦起身去关火,“我等会儿送去,你在家歇着。”

“一起去吧,”沈清辞披上棉袄,“顺便看看虎娃,前几日他说咳嗽,我再给他听听诊。”

两人踩着雪往村西走,脚印在雪地里连成串。王阿婆的茅屋矮矮的,烟囱里冒着烟,老远就听见虎娃的笑声。推门进去,见虎娃正趴在炕桌上,用萧玦给他做的竹笔练字,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清辞姐姐”“萧大哥”。

“沈姐姐!”虎娃跳下来,手里举着张红纸,“我娘让我问,你们要不要春联?张叔写得可好了!”

王阿婆在灶间笑:“这孩子,就知道瞎嚷嚷。”她端出盘冻梨,“刚从缸里捞出来的,甜着呢。”

萧玦接过冻梨,用温水泡着,“阿婆,药熬好了,我给您倒出来。”他伺候老人喝药,动作熟练得像自家晚辈,沈清辞在一旁给虎娃听诊,见他呼吸平稳,放下心来。

虎娃拿着竹笔,在红纸上画小人,一个像她,梳着长辫,一个像萧玦,背着竹筐。“等过年,我要跟你们一起守岁!”他举着画纸喊,声音脆得像冰凌。

离开王阿婆家时,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的。萧玦把棉袄脱下来,披在她肩上,自己只穿件单褂。“你不冷?”她要还给他,却被他按住。

“我火力壮。”他往前走,脚印深了些,“等过了年,我就去后山砍竹子,给你搭凉棚,再编个竹躺椅,夏天你就能在院里歇着看药书。”

沈清辞跟在他身后,棉袄上带着他身上的竹香,混着雪的清冽,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暖炉。“还要编个放针线的竹篮,”她补充道,“要带小抽屉的那种。”

“成。”他答应得干脆,回头时,雪花落在他睫毛上,像落了层细盐,“你想要啥,我都编给你。”

暖炉里的火还旺着,茶汤喝得差不多了,碗底沉着些茶叶。萧玦收拾碗筷,见她在灯下翻医书,侧脸被灯光照得柔和。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用竹根雕的小炉子,和桌上的暖炉一模一样,炉门还能开合。

“给你玩。”他往炉里塞了点碎炭,“等开春,就能用它烧炭火玩了。”

沈清辞捏着小竹炉,指尖触到上面细密的纹路,忽然觉得,这个冬天的寒,好像都被这暖炉、这茶汤、这带着温度的竹器,一点点焐热了。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却暖融融的,像藏了个春天。

她低头看书,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正往炉里添松针,火光在他发间跳跃,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像这炉里的火,不用太旺,却能一直暖着,直到明年,后年,岁岁年年。

上一章 第24章:竹篮里的春信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6章:竹篮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