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作品  原生家庭   

第十六章:空屋与微光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

父母和大姐一家像候鸟一样飞往遥远的南方务工,家里骤然只剩下青木一人。一开始的周末,她依旧和同村的伙伴们一起,像归巢的雏鸟,坐上返家的班车。

可当她用冰冷的钥匙打开那把沉重的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迎接她的,只有满屋子的空寂和扑鼻的尘埃气。放下书包,她常常会站在院子中央,感到一阵巨大的茫然和无措。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有一次,她鼓起勇气,想去不远处的爷爷奶奶家。走到那扇熟悉的木门前,却发现房门紧闭,里面静悄悄的。她抬起的手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下,默默地转身走开了。路过外婆家时,听到里面传来锅碗瓢盆的声响,她心里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想着或许能在外婆家吃顿热乎的晚饭。可刚走近,就听见外婆和舅妈激烈的争吵声,为着不知是钱还是家务的琐事,言辞尖锐。她在门外站了很久,那点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在刺耳的吵闹声中一点点消耗殆尽。她最终低下头,绕了很远的路,回到了自己那个悄无声息的“家”。

家里空了很久,除了那台姐夫买的黑白电视机,几乎没有别的电器。煮饭做菜,都需要蹲在灶前,用干柴生火。那天傍晚,她试图生火做饭,浓烟呛得她直流眼泪,火却怎么也燃不旺。望着冰冷的灶膛和空荡荡的屋子,积累了一天的委屈、孤独和无力感像洪水决堤,她终于忍不住,坐在冰冷的灶台前,抱着膝盖崩溃大哭。哭声在空寂的院子里回荡,没有任何回应。

从那以后,每次周末回家前,她都会用父母留下的零花钱,在镇上买上比平时多很多的零食——方便面、辣条、饼干,塞满书包。仿佛这些工业化生产的、味道浓烈的食物,能够填补那巨大的空虚,帮助她挨过一个个漫长的、只有她一个人的周末。

再后来,或许是害怕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独,除了寒暑假不得不回去,青木其他的周末和课余时间,都选择待在镇上的出租屋里。至少那里有邻居,有伙伴,有烟火气。

说来也巧,之前租的房子到期,房东收回了房子。青木在镇上重新找地方时,竟租到了夏钰允家的房子。他家临街的二楼开了一个小卖铺,一家人住在三楼。而青木和同村的两户人家就租住在他们家那三间位于一楼、有些破败、光线昏暗的屋子里。听夏钰允说起这三间屋子之前还是猪圈呢,他爸看着租房的人多就将屋子重新装修了一下。

每天放学回来,对比无比鲜明。她听着楼上传来夏钰允妈妈炒菜的滋啦声、碗筷碰撞的清脆声、一家人说说笑笑的温馨声,然后自己默默地蹲在简陋的桌子前,用简易的电磁炉准备着自己的饭菜。那种强烈的对比,像一根细小的针,时不时地刺一下她的心,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还好,夏钰允似乎并未因此而看不起她。他依旧会和她讨论题目,有时从小卖部下来,会顺手给她带一根棒冰,或者几颗新到的糖果。他的态度自然,仿佛她住在他家楼下,和以前坐在他邻组一样,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更让青木感到温暖的是,村里的那帮伙伴和她关系依旧紧密。她们常常聚在青木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分工合作,一起做饭。你带一把菜,我出一把米,虽然简陋,却吃得热闹无比。她们在那里一起写作业,分享用自己微博的零花钱购买的零食,夜晚挤在一张床上,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悄悄话和对于未来的模糊幻想。

是这些朋友的陪伴,像寒冷冬夜里彼此依偎取暖的小兽,驱散了独居的恐惧和那份刻骨的孤独。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少年人肆无忌惮的笑闹声,填满了那间破旧的一楼小屋,也一点点填补了青木内心的空洞。

就这样,在空屋的冷清与友情的微光交织下,在不断的自我挣扎与同伴的扶持中,青木磕磕绊绊地,度过了父母离家后,她完全独立生活的第一年——初一的日子。

上一章 第十五章:一夜长大 穿过悲戚的河流——一个农村女孩的二十年跋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七章:盛夏的重量与新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