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的清晨,薄雾未散,小夕又像往常一样站在了我家门口。她低垂着马尾,刘海安静地遮住了左半边脸,那熟悉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起佳子。可问题是,她为什么要遮住那里呢?我试探性地问过几次,但她总是抿着嘴唇,摇摇头不肯回答。既然她不愿意说,我也只能选择尊重。
某个周末的家庭故事会上,小夕忽然主动开口,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从前有个小女孩,她心地特别善良,总是想着要帮助别人。”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微微闪烁。“有一回,她在公交车上,才六岁大,就看见一个小偷正悄悄摸向别人的口袋。车上的人大多装作没看见,可她心里急得不行,最后鼓起勇气大喊了一声:‘有小偷!’”
她的语气平静,但话语中的画面却清晰得令人喘不过气。她继续说道:“那个被偷的人保住了钱包,可小女孩自己却被小偷报复了——他掏出一把刀,在她的脸上划了一道,从额头一直拉到下巴,整整二十厘米长。”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剧痛。“从那以后,她只能用刘海遮住那道伤疤,再也不敢让别人看到。”
空气瞬间凝固了,所有人都盯着她,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可是命运好像特别喜欢欺负善良的人。”小夕的声音更低了些,像是压在胸口的叹息。“十年后,也就是她十六岁那年,她的父母为了救一个跑向马路中央捡球的小男孩,出了车祸,双双离世。”提到这里,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从此,她成了孤儿,所有的苦痛只能藏在心里,活在失去亲人的阴影里。”
听完这些,我的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根本喘不过气来。“小夕……”我试探性地唤了一声,“这个故事里的女孩,是不是你?”
她抬起头,直视着我,点了点头。“没错,就是我。”说完,她从怀里拿出一个皮球,那是当年获救的男孩送给她的,作为纪念。接着,她缓缓撩起刘海,露出了左侧脸颊上那道狰狞的疤痕,触目惊心的程度让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大家的目光全数集中在那里,似乎连时间都静止了。
我觉得当众揭人隐私实在不太妥当,连忙开口安慰她。但没想到的是,她反倒露出一抹浅笑,“没事,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她的声音坚定,透着一股倔强和坦然。本来我们应该是安慰她的角色,现在却变成了她在宽慰我们。这种反差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却又莫名生出一种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