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ノhi~宝子们,我是你们的榴火呀。
不知不觉,知否前世的篇章也快要写完了(差不多还有一章左右就是正文了期待吗?)说实话,还是有点不舍的哈哈
【注意:这一章属于人物介绍,可看可不看!!!】
这几天码字的时候一直再想,文中一只称呼几夫人几夫人是不是有点不太好。想给出场的斗写上名字,但怕大家分不清,头昏脑涨的。
所以今天这一章就是人物介绍,正文之后就只称呼他们的名字。
——
【蒋书茗】
英国公府主母。
年轻时跟随英国公骋驰沙场,也是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生下几个孩子之后就一直待在汴京城中,不爱社交。但因为英国宫府再朝中颇有威望的缘故,不乏有无数官员女眷想要和她攀上交情。
她与英国公算得上是对欢喜冤家。因为一杯风花雪月,少女追在少年时候跑了很多年。他从军,她也义无反顾的跟随。
他受伤,她虽然嘴上说得讽刺厉害,但是却日日夜夜守在她身边。
英国公也并非是不懂亲爱的傻子,他会给心爱的女子变出一枝桃花给她惊喜;也会在她伤心之时,吹箫哄她开心。
*
【郑庭屿】
忠敬候府幼子,汴京城人人都要称一句“小郑将军”
和英国公府独女张桂芬青梅竹马,自小便定有婚约。两人是名正言顺的未婚夫妻,虽然时常有打有闹。新帝登基,皇后母家沈家进入汴京城后。因为新臣和老臣之间需要一根纽带作为枢纽。
英国公府这个老臣中的翘楚就被推了出来,张桂芬被迫嫁入国舅府成为继室;而他也在不久之后去了国舅之妹。
*
——大哥大嫂之间属于是动心而不自知——
【秦错杨】
英国公府大少夫人,出身于边疆有名的武将家族。
多年前边疆发生动乱,英国公带着长子前往支援,最后把敌军打了一个落花流水。此后多年安分守己不敢再犯。
她作为武将家族的女儿,自小拿的是红缨枪,举的是弯月弓。骑的是烈马,喝的是烈酒。这次敌军来犯,她也义无反顾的上阵杀敌。
也是在这并肩作战的途中,她与英国公府长子日久生情。
他虽然时常冷着一张脸,但是却是豆腐心肠。
他会在孩子们都想练武来日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时,夸赞他们好志气。
然后悄悄记在心里,去寻找木头,然后做成很多木剑,送给孩子们当做礼物。那几日,他每日不辞辛苦的教授孩子们武功。
她去看过他,为了给孩子们雕刻木剑,手上都多了好多伤痕。
*
【张栋安】
英国公府长子。
许是因为自小跟这父亲南征北战的原因。他虽然生了一副英俊面貌,令无数汴京女郎都为之倾倒,但为人却冷漠无情。
直到那次陛下下旨,他随父亲英国公带着一万士兵奔赴边疆。支援边疆城内苦苦支撑着的武将。没曾想却意外失了心。
她与汴京女郎不同,即使生在苦寒之地却依然笑得明媚。
她会持着红缨枪在战场上一枪将敌军将军挑落下马,也会温柔抚摸着士兵遗孤的脑袋,教她们认书识字,亦会在夜晚篝火点燃时,和大伙手拉着手尽情高歌武动。
她是那么的明媚耀眼,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早已经对这个女郎情根深种。
回京之后,他立刻就禀明了父亲想要娶他为妻。
母亲当然同意,当日就准备好了聘礼送往边疆。
*
——二哥二嫂是属于一个日久生情,一个暗恋成真——
【温意娥】
英国公府二少夫人,扬州首富府的掌上明珠。
她的一生可谓是顺遂无忧。
父亲是扬州世家大族的子弟,母亲是忠敬候府千娇万宠的小姐。
她自小便被送往汴京,一是因为父母恩爱形影不离,而是因为汴京男儿郎个顶个优秀,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是寄人篱下,但她却与在扬州时并无什么区别。无非就是疼他的人从父亲母亲,祖父叔伯变成了舅父舅母以及表兄。
待她长大之后,父母更是将家业全部交给了她,然后出门游历大江南北去了。下江南时遇到水匪作乱,她和英国公府二公子并肩作战。
刀光剑影间,看着他毫不犹豫挡在自己身前时,她的心狠狠跳了一下。
两人朝夕相处间也对彼此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她永远是她心里面的第一位。
*
【张敛】
英国公府二公子。
他和大哥不同,虽然两人长得不相上下,但是他那张嘴着实是厉害非常。可能稍稍舔了舔嘴唇就能被自己给毒死。
却顶着这样一张潘安脸,毒舌嘴搞暗恋那一套。
从忠敬候府那位表小姐前来英国公府的第一日,他就对对方一见钟情不可自拔了。后来那姑娘要回扬州继承家业,他亲自提出互送。
后来在临近扬州时遭遇水匪袭击,他为她挡下一刀得到了她的亲手照顾。
张敛:值了……
因为这件事,她对自己好感度飙升。
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他们会坐在一张桌子上用餐,会在夜晚一起并肩走在扬州热闹的集市上,一起放花灯,给对方戴簪花面具。
他有时候会在心里暗暗地想着,照这个样子罚站下去,自己是不是有机会。一直到那天,他启程准备回汴京时,她拦下自己的去路问道:
“我还缺一个赘婿,你可愿意入赘我温府?”
“当然!”
后来,他们也过上了岳父岳母那样走南闯北,恩爱非常的样子。
*
【徐若芸】
英国公府三少夫人,祖父曾任太子太傅,桃李满天下。
她的母亲出身海家,轮起来与盛府的二少夫人海朝云还沾亲带故。
她与英国公府的三公子并无什么交集。第一次相见是在茶楼之上,对方对出了一直困扰自己许久的对子,那时候他们都不知彼此身份。
两人因为这对子相识,之后一直以书信往来。虽不知道彼此真实身份,但是却依然视对方为知己。
直到新婚之夜,两人在彼此落下的人名中认出了那是属于知己的字迹。
之后欣喜非常,那点第一次见面的陌生荡然无存。他们相亲相爱,甜蜜无双,时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只不过这次再也不是书信往来。
*
【张楚河】
英国公府夫人三公子。
自小对武学之上的事情毫无兴趣。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对文学的事情非常有兴趣。
因此听说一间茶楼之上留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上联,迟迟对不出下联。就迫不及待的赶往了目的地。
他仅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对出了下联。
也得到了出题人的赞赏和青睐,她们与书信来往,探讨文学之中的奥妙。
渐渐地,也就成了知己。
多年的勤学苦读,让他顺利通过殿试拿下了探花郎。
他躲过了不少人家的榜下招亲,正准备回去和知己分享这个好消息。未曾想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
也怪他手贱,没搞清楚状况就对出了人家招亲的对联。然后……他只能负责任的娶了对方人家的姑娘。
新婚之夜,他想着既然娶了那就要对这位姑娘负责。他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此与对方进行初步了解。
可是他拿着那张写有对方名字的纸张,却总觉得是曾相识。
*
【蒋安秋】
英国公府四少夫人。
她没有前面三位嫂嫂那样的出身。她的母亲生下她之后便血崩而亡,是她的父亲将她一手抚养长大。
他的父亲是随英国公征战沙场的手下同时也是好兄弟。那次沙场之上因为给英国公挡下致命一击,不幸离世。
英国公夫人怜惜她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双亲,在征同她的意见之后正式将她送到了自己的哥哥嫂嫂身边。
哥哥嫂嫂膝下只有两个儿子,一心想要个女儿。
她被计入了蒋家的族谱,正式成为了蒋家的一份子。也是从那天起,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很好听的名字——蒋安秋。
她为什么会喜欢上英国公府的四公子,也就是自己的表哥,这是一个不知道该如何去诉说的故事。
*
【张丘】
英国公府的四公子。
比起小小年纪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在朝堂有了一言之地的大哥;武功不错却很有经商天赋的二哥;还未及冠就已经拿下探花郎之称的三哥。
他似乎是那么的平庸。
文不成武不就,也算是家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孩子。
就算爹娘心里不这么认为,他的内心也陷入了深深的自卑。直到那个女孩的出现,他与她就好像是一个深渊里面出来的人。
他们视彼此为自己的救赎。
他会在她端上一盘做好的菜式时毫不犹豫的夸奖她,然后很给力的将这些东西全部吃完;她也会在他练武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不远处。双手支撑着下巴,眼睛里像是有星星要冒出来。
他们的相处,就像冬天,两个不暖和的人靠在一起就暖和了。
*
接下来还有差不多一章就可以写到今生了
宝子们快快期待一下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