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那声“哥”后,吴不言看吴邪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依赖的柔软。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吴山居的院门口就站着两个身影——小哥背着黑金古刀,手里拎着一个简单的布包,正看向院子里正在摆弄“胖熊”玩偶的吴不言。
“不言,跟我来。”小哥的声音依旧低沉简洁,没有多余的解释。
吴不言抬头,看到小哥的眼神,下意识地看向屋里的吴邪。吴邪刚洗漱完出来,见状笑着朝她点头:“去吧,跟小哥进山转转,他教你的东西都很实用。”
得到肯定,吴不言立刻站起身,小跑着到小哥身边,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胖子趴在门框上嚷嚷:“小哥,别把我们小不言带太野了啊!记得中午回来吃饭!”
小哥没回头,只是抬手摆了摆,算是回应。
进山的路并不好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杂草,脚下偶尔会打滑。吴不言跟在小哥身后,脚步轻快却很谨慎,她记得胖子教的“踩实了再走”,每一步都踏得很稳。小哥走得不算快,偶尔会停下脚步,等她跟上,眼神扫过她沾了泥土的裤脚,却没多说一句话。
走到一片地势开阔的山林空地,小哥停下脚步,将布包放在地上,打开后露出一把小巧的石片刀和一个布制的小靶子。“听。”他只说了一个字,然后指了指周围的树林。
吴不言愣住,学着小哥的样子闭上眼睛,凝神倾听。起初只能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渐渐地,她的耳朵捕捉到了更多细微的声音——鸟儿的低鸣、虫豸的爬行声、远处溪水的流淌声,甚至还有树枝轻轻晃动的细微声响。这些声音以前她也能听到,却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地分辨出来。
小哥见状,拿起一块小石子,随手朝不远处的一棵大树扔去。石子撞击树干的“笃”声刚响起,吴不言就猛地睁开眼睛,精准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辨位。”小哥又说,这次他没有扔石子,而是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身边的草叶。极其轻微的声响,普通人几乎听不到,吴不言却瞬间转头,目光落在了草叶上。
小哥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他拿起那把石片刀,递给吴不言,然后指了指远处的布制靶子,又指了指周围的障碍物:“隐藏,出刀。”
吴不言握着石片刀,看着小哥的示范——他身形一闪,就融入了旁边的灌木丛中,明明就在不远处,却仿佛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气息也变得极淡。她学着小哥的样子,弯腰钻进另一丛灌木,尽量让自己的身体贴紧地面,屏住呼吸。
过了一会儿,她听到小哥发出一声极轻的哨音。这是信号。
吴不言深吸一口气,凭借刚才“听”到的环境声音,判断出靶子的方向,身体像猫一样灵活地穿梭在杂草间,脚步轻盈得几乎没有声音。接近靶子十米远的地方,她猛地发力,身形一跃,石片刀精准地划向靶子中心,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落地时,她下意识地看向小哥的方向。小哥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再来。”
接下来的训练,小哥不断增加难度——故意在周围制造干扰的声响,或者把靶子藏在更隐蔽的地方。吴不言起初还有些生疏,偶尔会判断失误,但她学得极快,渐渐能在各种干扰下,凭借听力和对环境的感知,精准地找到目标、完成动作。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小哥从布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和水,递给吴不言。两人坐在树荫下,安静地吃着东西,没有说话,却并不觉得尴尬。
吴不言咬着干粮,看着身边的小哥。他靠在树干上,闭着眼睛休息,阳光落在他平静的脸上,少了平时的疏离感。她想起吴邪说的“小哥是很靠谱的家人”,心里默默记下这句话。
下午的训练换成了“利用环境隐藏”。小哥教她如何借助树木、岩石甚至阴影来隐藏自己,如何调整呼吸让气息不暴露。吴不言学得很认真,她发现这种“融入环境”的感觉很奇妙,就像回到了汪家训练时的状态,却又截然不同——那时是为了杀戮潜伏,现在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一次练习中,吴不言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枯枝,“咔嚓”声响起的瞬间,她心里一紧,下意识地蜷缩身体,屏住呼吸。小哥的声音适时传来:“不慌,调整。”
她按照小哥说的,慢慢放松身体,将自己藏得更隐蔽,果然没有被小哥“发现”。
夕阳西下时,两人开始返程。吴不言走在小哥身边,手里攥着那把石片刀,脚步比来时更轻快。她能清晰地听到脚下落叶的声音,能提前预判到前方可能的障碍,甚至能分辨出不远处一只兔子跑过的声响。
回到吴山居,胖子早就等在门口:“哟,我们小不言回来啦!怎么样,小哥教你啥绝世武功了?”
吴不言没说话,只是走到吴邪面前,学着小哥的样子,轻轻弹了一下身边的桌子腿,然后看着吴邪,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吴邪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笑着说:“看来学了不少本事,听力更厉害了?”
吴不言重重地点点头,嘴角弯了弯。
小哥站在一旁,看着她的样子,转身走进屋里,将布包放在墙角。他没说一句话,却用最直接的方式,给了吴不言最实用的成长。吴邪看着两人的互动,心里暖暖的——这个沉默的守护者,正在用他独有的方式,把吴不言当成家人一样呵护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