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枝意惊鸿
本书标签: 古代 

朝堂暗涌

枝意惊鸿

枝意惊鸿·第十章 朝堂暗涌

太极殿的金砖地面光可鉴人,映得殿顶的鎏金蟠龙仿佛活了过来,透着森然威严。扶鸾垂首立在殿中,深蓝色的袍角在穿堂风里纹丝不动,刻意压低的声线平稳无波:“臣扶琟,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阶上龙椅上的皇帝缓缓抬眼,目光如炬,落在她身上时带着审视。这位刚平定宫变、重掌朝纲的帝王,虽面色仍有几分病后的苍白,却已重拾往日的雷霆气势。“抬起头来。”

扶鸾依言抬眸,眉眼冷冽,下颌线绷得笔直,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清楚,此刻殿内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黏在自己身上,有探究,有轻蔑,更有等着看扶家笑话的幸灾乐祸。

“扶老将军为国捐躯,朕心甚痛。”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今你承袭爵位,入仕为官,可有什么打算?”

“臣无他愿,唯愿承袭父志,忠君报国,镇守疆土,以慰父亲在天之灵。”扶鸾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了忠心,又暗合了扶家将门的本分。

殿下文武顿时有了些议论声。兵部尚书李大人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扶小将军年纪尚轻,未曾有过领兵经验,恐难当大任。依臣之见,不如先让他在兵部历练几年,再作安排。”

李大人与柳家素有交情,柳家倒台后,他一直想吞并扶家残余的兵权,自然不愿让扶鸾轻易掌权。

不等皇帝开口,一道沉稳的声音响起:“李大人此言差矣。”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镇国大将军萧衍缓步出列,他身着银色铠甲,身姿挺拔如松,“扶老将军在世时,对扶琟悉心教导,兵法谋略皆有涉猎。况且,年轻人当多经磨砺,方能成才。臣以为,可让扶小将军暂领京畿卫一部,协助臣整顿军纪,既合规矩,又能历练本事。”

萧衍如今手握重兵,深受皇帝信任,他的话分量极重。皇帝闻言,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萧将军所言极是。朕便准了,封扶琟为明威将军,暂领京畿卫右营,听候萧将军调遣。”

“臣,谢陛下隆恩!”扶鸾再次跪地谢恩,心中松了口气。她知道,萧衍这是有意帮她,京畿卫是京城精锐,能在萧衍麾下历练,不仅能避开朝堂的直接倾轧,还能快速掌握实权。

退朝后,百官陆续散去,萧衍叫住了扶鸾。“扶小将军,请留步。”

扶鸾停下脚步,转身拱手:“萧将军有何吩咐?”

萧衍看着她,目光深邃,似有探究,却并未点破,只淡淡道:“京畿卫不比别处,军纪森严,人心复杂。你初来乍到,凡事多留心,若有难处,可来将军府寻我。”

“多谢萧将军提点,臣谨记在心。”扶鸾心中一暖,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少年人的沉稳。

两人并肩走出太极殿,晨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不散朝堂的阴霾。刚走到宫门口,就见李大人带着几名亲信迎面走来,脸上带着假惺惺的笑容:“扶小将军,恭喜恭喜啊。不过,京畿卫的弟兄们可都是身经百战的,你年纪轻轻,可得拿出真本事,别让大家失望才好。”

“不劳李大人费心,臣自会尽力。”扶鸾语气冷淡,目光扫过李大人身后的亲信,心中了然。这些人,恐怕很快就会在京畿卫里给她使绊子。

李大人碰了个软钉子,脸色微沉,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看着李大人的背影,萧衍淡淡道:“李大人心胸狭隘,又觊觎扶家兵权,日后你需多加提防。”

“臣明白。”扶鸾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她既然敢踏入这朝堂,就早已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回到扶家祖宅,福伯早已等候在门口。“姑娘,您回来了!陛下怎么安排的?”

扶鸾卸下发冠,长发散落下来,疲惫却难掩眼底的锋芒:“陛下封我为明威将军,暂领京畿卫右营,归萧将军调遣。”

“太好了!”福伯喜出望外,“有萧将军照拂,您在军中也能安稳些。”

扶鸾却没有放松:“安稳?这朝堂之上,从来就没有安稳之地。李大人已经放了话,京畿卫里恐怕也不会太平。”她走到案前,铺开一张京畿卫的布防图,“福伯,帮我备些笔墨,我要好好看看这右营的情况。”

夜色渐浓,扶家祖宅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扶鸾伏在案前,仔细研究着布防图,指尖在图上的各个据点划过,脑海里飞速盘算着。她知道,想要在京畿卫站稳脚跟,第一步就是要收服人心,找出那些被李大人安插的眼线。

而此时,将军府内,萧衍正对着一盏孤灯,手中拿着一封密信。信上是关于扶家的一些旧事,其中提到了扶老将军的长女扶鸾,聪慧过人,自幼随父习文练武,只是在扶老将军战死后,便下落不明。

萧衍放下密信,目光望向窗外的月色,若有所思。今日朝堂上的扶琟,眉眼间总让他觉得有些熟悉,尤其是那股沉稳果决的气质,倒与传闻中的扶鸾有几分相似。他轻轻摩挲着指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第二日一早,扶鸾换上明威将军的官服,带着几名亲信,前往京畿卫右营上任。刚到营门口,就见一群士兵围在那里,神色不善地看着她。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校尉,名叫赵虎,是李大人的远房侄子。

“你就是新来的扶小将军?”赵虎抱臂而立,语气轻蔑,“我们这些弟兄,都是跟着萧将军出生入死的,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管的。你要是没真本事,就赶紧滚回你的扶家大院去!”

身后的士兵们也跟着起哄,场面一片混乱。扶鸾的亲信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怒喝道:“大胆!竟敢对将军无礼!”

扶鸾抬手制止了亲信,目光平静地看着赵虎:“赵校尉,军中只论军纪,不论出身。你若不服,可敢与我比试一番?若是我输了,这明威将军的位置,我拱手相让;若是你输了,就给我安分守己,听从调遣。”

赵虎没想到扶鸾竟敢应战,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有种!我倒要看看,你这毛头小子有什么能耐!”

营中士兵们立刻让出一片空地,好奇地看着两人。扶鸾卸下佩剑,递给身后的亲信,活动了一下筋骨。赵虎则摆开架势,一拳朝着扶鸾的面门打去,拳风凌厉,显然是有几分真功夫。

扶鸾不慌不忙,侧身避开,同时伸出右手,精准地扣住了赵虎的手腕,用力一拧。“啊!”赵虎惨叫一声,手腕被拧得生疼,整个人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服不服?”扶鸾的声音冰冷,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

赵虎疼得额头冒汗,却依旧嘴硬:“你……你耍诈!不算数!”

扶鸾眼神一冷,抬脚轻轻一踹,赵虎便整个人趴在了地上,动弹不得。“军中比试,胜者为王。你输了,就得认。”她环视四周,目光扫过那些起哄的士兵,“还有谁不服的,都可以站出来。”

士兵们见状,顿时噤若寒蝉。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少年将军,身手竟然如此厉害。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好一个胜者为王!扶小将军果然好身手!”

众人回头,只见萧衍带着几名亲兵走了过来。他看着扶鸾,眼中带着赞许:“军中最重实力,你今日这一手,倒是让这些弟兄们心服口服。”

赵虎见状,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不敢再放肆,低着头站在一旁。

萧衍目光转向赵虎,语气严肃:“赵校尉,以下犯上,目无军纪,本该重罚。念在你初犯,且扶小将军宽宏大量,就罚你去守粮草营三个月,好好反省反省。”

“是……是,末将遵命。”赵虎不敢有半句怨言,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其他士兵见状,连忙上前见礼:“末将等,参见扶将军!”

扶鸾看着眼前的士兵们,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掌控京畿卫右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萧衍拍了拍她的肩膀:“做得好。接下来,好好整顿军纪,我相信你能把右营管好。”

“多谢萧将军。”扶鸾拱手道谢。

萧衍离开后,扶鸾立刻下令,对京畿卫右营进行全面整顿。她先是核查士兵名册,找出了几名被李大人安插的眼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调离了右营;随后又重新制定了军纪,赏罚分明,很快就赢得了大部分士兵的认可。

而李大人得知赵虎被处罚,扶鸾在右营站稳脚跟后,气得暴跳如雷。“好个扶琟!还有萧衍!竟敢坏我的好事!”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眼神阴鸷,“看来,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知道厉害!”

一旁的亲信连忙上前,低声道:“大人,不如我们……”他附在李大人耳边,说了一个阴谋。

李大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这扶琟能不能承受得住!”

几日后,京畿卫右营的粮草突然出现短缺,士兵们的口粮被换成了发霉的粮食。一时间,营中怨声载道,不少士兵都跑到扶鸾的营帐前闹事。

扶鸾得知消息后,脸色一沉。她知道,这肯定是李大人搞的鬼。粮草是军队的根本,李大人此举,无疑是想动摇她在军中的根基。

她立刻召集营中校尉,召开紧急会议。“如今粮草短缺,士兵们人心惶惶,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几名校尉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粮草由兵部统一调配,他们根本无权干涉。

就在这时,一名校尉站出来,犹豫道:“将军,不如……我们向萧将军求助?萧将军手握重兵,想必能向兵部施压,解决粮草问题。”

扶鸾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行。此事明显是李大人针对我,若是事事都依赖萧将军,只会让人觉得我无能。”她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福伯,你立刻回府,将扶家库房里的粮食运一部分过来,先解燃眉之急。另外,派人去调查一下,粮草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是,将军。”福伯立刻领命而去。

很快,扶家的粮食运到了营中,士兵们的口粮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而调查的人也传回了消息,粮草短缺是因为兵部故意拖延调拨,而且发霉的粮食,也是兵部那边送过来的。

扶鸾看着手中的调查结果,眼底闪过一丝冷光。李大人,你既然敢出手,就别怪我不客气!

她立刻写了一封奏折,详细说明了京畿卫右营的粮草情况,并附上了调查到的证据,递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李嵩!好大的胆子!竟敢克扣军粮,动摇军心!”他当即下令,将李大人召进宫中,严加斥责,并下令兵部立刻调拨粮草,补给京畿卫右营,同时彻查此事。

李大人没想到扶鸾竟然敢直接告到皇帝那里,而且还拿出了证据,心中又惊又怕。他连忙跪地求饶,声称自己是被手下人蒙蔽,并非有意克扣军粮。

皇帝虽然知道李大人在狡辩,但念在他是三朝元老,又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是故意为之,只好从轻发落,免去了他兵部尚书的职务,降为礼部侍郎,同时下令将负责粮草调拨的官员革职查办。

经此一事,扶鸾在京畿卫右营的威望更高了。士兵们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将军,不仅身手厉害,而且有勇有谋,能够为他们做主。

而萧衍得知此事后,对扶鸾更是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年,竟然有如此胆识和手段,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化解危机,还扳倒了李大人。

这日,萧衍特意来到京畿卫右营,找到扶鸾。“扶小将军,此次粮草之事,你处理得很好。”

扶鸾正在查看士兵的训练情况,闻言回头,笑道:“萧将军过奖了。若不是陛下英明,我也无法如此顺利地解决此事。”

萧衍看着她,目光深邃:“你不必过谦。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不过,李大人虽然被降职,但根基未动,日后恐怕还会找你的麻烦。你要多加小心。”

“臣明白。”扶鸾点头,“我不会给她任何可乘之机。”

两人并肩走在军营的小路上,看着正在刻苦训练的士兵们,心中都有几分感慨。

“萧将军,”扶鸾忽然开口,“您当初为什么要帮我?”

萧衍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扶老将军是我的恩师,他为国捐躯,我自然要照拂他的后人。而且,我相信你的能力,扶家的兵权,交到你手里,比交到那些权臣手里更让人放心。”

扶鸾心中一暖,看着萧衍的侧脸,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位盟友,或许这条路,并不会那么难走。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萧将军,扶将军,不好了!宫中传来消息,陛下病重,召您二位立刻入宫!”

萧衍和扶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担忧。皇帝的病不是早就好了吗?怎么会突然病重?

两人不敢耽搁,立刻上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都知道,皇帝病重,朝堂必定会再次陷入混乱,而一场新的风暴,或许即将来临。

上一章 京城风云 枝意惊鸿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春深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