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九点五十,埃琉西亚理工大学的合作交流中心三号会议室,傅雨泽和江皓提前十分钟到场。江皓调试着投影设备,指尖还沾着实验室的咖啡渍:“希望洛桑设计学院这两位真有料,别是仗着家族背景来混比赛的。”
傅雨泽没接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面。昨晚他把“文枢”方案反复看了三遍,那些融入诗词、书法的互动设计,总让他想起云溪巷那个说“喜欢文字”的女生。尤其是方案里提到的“雨景读书”虚拟场景,伞形的交互按钮,像极了他当年递出去的那把伞。
十点整,会议室门被推开。忆婉走在前面,白色T恤配卡其色工装裤,头发简单束成马尾,手里抱着电脑和方案册,脸颊带着一丝赶路后的微红。看到傅雨泽的瞬间,她的脚步顿了半秒,随即恢复自然,只是放在身侧的手指悄悄攥紧了。
“傅同学,江同学,你们好。”忆婉先伸出手,声音平稳,“我是忆婉,这是我的搭档林薇。”
傅雨泽起身握手,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愣了愣。他的手掌宽大偏凉,她的指尖带着点薄汗,短暂的触碰后迅速分开。“傅雨泽。”他的声音比记忆中更低沉些,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便转向投影幕布,“开始吧。”
林薇没察觉两人间的微妙氛围,兴奋地打开方案PPT:“我们的品牌‘文枢’,核心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目标用户是12-18岁青少年,既解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断层,又满足AI辅助学习的需求……”
忆婉接过话头,详细讲解虚拟文化展馆的设计:“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场景,比如在兰亭雅集里跟着王羲之学书法,在赤壁古战场理解苏轼的《念奴娇》。AI伙伴会根据用户的互动反馈,调整知识点输出节奏,还能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
江皓一边听一边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这个思路很新颖,市场痛点抓得准。但技术上有个问题,VR场景的渲染压力不小,而且不同设备的适配性怎么解决?”
“我们做了轻量化设计方案。”忆婉切换到技术需求页,“核心场景保留VR模式,移动端推出简化版3D交互,同时预留了接口,支持后续接入不同终端。”
傅雨泽一直没说话,直到忆婉讲到AI古人伙伴的语言生成逻辑,才突然开口:“语料库的构建不够精准。你列举的古籍语料虽然多,但缺乏情感分层,比如李白的豪放和杜甫的沉郁,AI生成时容易混淆,会让用户出戏。”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直指核心问题。忆婉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得对,我们确实在情感适配这里遇到了瓶颈。之前咨询过语言学老师,但没有技术支持,很难落地。”
“这不是简单的语料堆砌。”傅雨泽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指着上面的互动流程图,“需要用情感计算模型,对每句古籍原文进行情绪标注,再结合用户当前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AI伙伴的语气、语速甚至用词。”
他随手拿起笔,在白板上画起模型架构:“我们实验室之前做过类似的项目,能把情绪维度拆解成12个指标,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准确率能达到92%以上。”
白板上的线条简洁有力,逻辑清晰明了。忆婉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发梢,竟和云溪巷那个雨中递伞的少年身影重叠在一起。她突然想起他说过“文字很好,很纯粹”,原来他不仅懂技术,还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
“太厉害了!”林薇忍不住感叹,“傅同学,你这简直是为我们的方案量身定做的技术支持啊!”
江皓也附和道:“是啊,雨泽的技术执念你们是没见识过,上次为了优化一个算法,硬生生在实验室熬了三天三夜,不做到极致绝不罢休。”
傅雨泽没理会两人的调侃,转头看向忆婉:“方案的文化内核很有价值,但技术落地是关键。如果合作,我们可以负责AI模型开发和技术原型搭建,但有个要求——不能为了商业妥协技术精度。”
他的目光很认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我知道远辰和泽宇是竞争对手,但比赛是比赛,技术是技术。我不想看到一个好的文化理念,被粗糙的技术毁掉。”
忆婉心里一暖。她一直担心家族竞争会影响合作,没想到傅雨泽如此纯粹。“我同意。”她坚定地说,“我做这个方案,不是为了帮远辰拓展业务,只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技术上,我完全信任你们的专业判断。”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默契。江皓笑着拍了拍手:“既然都没问题,那合作就这么定了!我们尽快分工,争取下周完成技术原型的初步搭建。”
林薇兴奋地拿出手机:“我们建个微信群吧,以后沟通方便。”
扫码进群时,忆婉看到傅雨泽的微信头像——是一张黑白色的云溪巷老槐树照片,和她夹在《宋词选》里的那张很像。她心里一动,忍不住问:“你也喜欢云溪巷?”
傅雨泽的手指顿了顿,抬眼看她:“以前常去那边骑车。”
“我也是!”林薇抢着说,“忆婉高三时寄住在青棠巷,每天都走云溪巷上学呢。”
傅雨泽的目光落在忆婉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挺巧的。”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四人一起走出合作交流中心,阳光正好,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三三两两笑着走过。
“一起去食堂吃午饭吧?”江皓提议,“我们学校的西餐还不错。”
忆婉刚想答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她皱了皱眉,接起电话:“妈。”
“婉婉,昨天的视频会议你怎么没参加?”母亲的声音带着责备,“你爸特意抽出时间,你却放他鸽子。”
“我昨天有重要的比赛面谈,已经跟你说过了。”忆婉的声音低了些。
“比赛能有公司的事情重要?”母亲的语气更严厉了,“远辰和泽宇在AI教育领域的竞争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你这个方案要是能成功,对公司是很大的助力。我已经跟你爸商量好了,下周让远辰的技术团队介入,帮你完善方案。”
忆婉心里一沉:“妈,我已经找到技术合作方了,不需要远辰介入。”
“找的什么人?靠谱吗?”母亲不放心地问,“我告诉你,这种比赛关系到公司的声誉,不能马虎。必须让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把关。”
“他们很专业,是埃琉西亚理工大学的学生。”忆婉不想提傅雨泽的身份,怕母亲反对。
“学生能靠谱吗?”母亲不容置喙地说,“就这么定了,下周一我让技术总监联系你。”
挂了电话,忆婉的脸色有些难看。林薇安慰道:“别不开心了,你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实在不行,就让远辰的技术团队帮帮忙,说不定还能加快进度。”
“不行。”忆婉坚定地说,“我不想让商业利益污染这个方案。而且,我相信傅雨泽和江皓的技术。”
傅雨泽看着她紧绷的侧脸,轻声说:“别担心。如果远辰的技术团队要介入,我们可以拿出技术方案和他们对比。专业上,我们不会输。”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忆婉安定下来。“谢谢你。”她抬头看他,眼里带着感激。
“合作方,应该的。”傅雨泽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容,“走吧,去吃饭。别让一顿饭,影响了我们的技术进度。”
四人向食堂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身影。忆婉看着身边的傅雨泽,心里突然觉得,这场身不由己的留学之旅,似乎因为这场合作,因为这个云溪巷的少年,变得不再那么糟糕。
她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阻碍,不知道远辰的介入会带来怎样的麻烦,更不知道这场比赛会走向何方。但她知道,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找到了坚持热爱的勇气。而这一切,都源于云溪巷的那场雨,那把伞,和那个说“文字很好,很纯粹”的少年。
食堂里,饭菜的香气弥漫。傅雨泽给忆婉推荐了一款蔬菜沙拉,轻声说:“比赛期间要保持状态,少吃油腻的。”
忆婉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低头看着沙拉里的生菜和番茄,突然觉得,埃琉西亚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这场跨越一公里的合作,这条曾经平行的命运线,终于在AI与文化的交点,紧紧缠绕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