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半,国际会展中心三楼的竞标厅里已经坐满了人。浅灰色的地毯吸走了大部分脚步声,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两侧的展示架上摆着各公司的项目宣传册,宏远投行的“城东更新全链条方案”用了醒目的金色封面,盛天集团则直接展出了缩小版的建筑模型,唯有启星资本的展位最简洁,只放着一摞装订整齐的竞标方案,封面上用银灰色字体印着“启星资本·城东城市更新项目——民生优先版”,右下角还贴着一张小小的绿色标签,写着“政策依据文件附后”。
林婉带着小苏和老张走进来时,刚好赶上工作人员分发评审团名单。她接过名单,指尖快速扫过——五位评审里,有住建局的李主任、环保领域的王教授,还有两位资深行业专家,最后一位竟是马氏集团的独立董事赵老。“没想到马氏连独立董事都请来当评审了。”小苏凑过来小声说
小苏语气里带着点紧张,“这会不会有点偏向性?
林晚把名单折好放进西装内袋,目光扫过全场:
林晚赵老在行业里以‘铁面’出名,去年盛天想靠关系走后门,就是被他驳回的。马氏敢请他,要么是对自己的方案绝对自信,要么就是想避‘暗箱操作’的嫌。咱们不用管这些,专注自己的方案就行。
她说着,指了指前排靠右侧的空位,“就坐那儿,离评审席近,等会儿汇报时方便展示PPT。
刚走到座位旁,林晚下意识地顿了一下——斜前方的主位上,一个男人正低头翻看文件,白色衬衫的领口系着深灰色条纹领带,袖口挽至小臂,露出腕间一块低调的铂金手表,表盘上的日历窗口刚好停在“今日”。他翻页的动作很慢,指尖在“绿色建筑成本核算”那一页停了几秒,然后抬起头,目光恰好与林晚撞个正着。
林晚马嘉祺
林晚的心跳漏了半拍,却没立刻移开目光。她看清了他的模样——眉骨锋利,眼尾微微上挑,眼神冷得像淬了冰,却藏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仿佛在瞬间就把她和她身后的团队扫了个遍。他的手指随意搭在桌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那姿态从容却带着极强的压迫感,像一头蛰伏的猎豹,看似放松,实则早已锁定目标。
马嘉祺也没回避。他的目光在林晚身上停留了两秒——先落在她挽起的低髻上,再扫过她颈间的珍珠项链,最后定格在她手里的竞标方案上,注意到了封面上那个小小的绿色标签。他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在确认什么,然后又将目光移回她的脸上,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终于见到”的审视,仿佛早就知道她会来,也早就等着看她的实力。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僵持了大概三秒,没有任何交流,却像一场无声的较量。林晚的眼神里带着清晰的“势在必得”——她的方案里,民生细节和政策依据都做足了功课,光是居民调研就跑了三个老旧小区,比马氏这种侧重“大基建”的公司更贴近评审团的偏好;而马嘉祺的目光里则藏着“拭目以待”的审视,仿佛在说“你最好拿出能让我信服的东西,不然这个项目轮不到启星”。
小苏林总,就是他!马嘉祺!
小苏在林晚身后轻轻拽了拽她的西装下摆,声音压得更低
小苏我之前在行业峰会见过他一次,听说他接手马氏五年,所有竞标项目从没失手过,连盛天都被他压了好几次。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小苏刚才我还看到宏远的陈总在那边,他看马总的眼神都有点发怵,咱们……
林晚收回目光,指尖轻轻敲了敲方案封皮,封面上的银灰色字体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她没回头,只是低声回应:
林晚败绩从来不是留给‘对手强’的人,是留给‘准备不足’的人。马氏没失手过,要么是他们的方案确实好,要么是对手没找到他们的漏洞。咱们的方案里,民生配套和政策依据是优势,等会儿汇报时重点讲,不用怕他。
话虽这么说,林晚却能感觉到,那道来自斜前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自己身上。她坐下时,刻意调整了姿势,将方案放在桌前最显眼的位置,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调试PPT——屏幕上的第一页,不是项目概述,而是“城东居民需求调研结果”,用柱状图清晰地展示了“老年活动中心”“无障碍通道”“社区医疗站”的需求占比,数据旁还附了几张居民签字的调研表照片。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马嘉祺的目光落在了她的电脑屏幕上,他的手指停顿了一下,然后重新拿起笔,在自己的文件上写了些什么。林晚没去猜他写了什么,只是专注地检查PPT——她把每个数据的来源都标在了备注里,把政策文件的截图按顺序排好,甚至连汇报时的语速都提前练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把重点讲完。
赵姐各位评审老师,各公司代表,上午好!
十点整,主持人走上台,拿着话筒的手很稳
赵姐城东城市更新项目竞标会现在开始,首先请评审团成员入座,接下来按公司抽签顺序进行方案汇报,每家公司汇报时间20分钟,问答环节10分钟。
评审团成员陆续走上前排,住建局的李主任坐在中间,环保领域的王教授坐在他旁边。马氏的独立董事赵老走在最后,他路过马嘉祺的座位时,停了一下,低声说了句
工作人员注意分寸!
马嘉祺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目光却又一次投向了林晚的方向。
林晚刚好在调试麦克风,指尖碰到话筒的瞬间,电流声“滋啦”响了一下。她抬头,又一次对上马嘉祺的目光。这次,马嘉祺的眼神里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探究,仿佛在好奇“这个能把民生细节做到这么细的女人,到底还有什么本事”;而林晚则微微扬起下巴,眼神更坚定了——她知道,这场竞标,从两人目光交汇的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
老李林总,抽签结果出来了!
老张拿着抽签号跑过来,脸上带着点兴奋
老李咱们抽中了第三个汇报,马氏是第五个!宏远是第一个,盛天是第二个!
林晚好。
林晚接过抽签号,看了一眼,然后把笔记本电脑合上
林晚先看看宏远和盛天的汇报,找找他们的漏洞,等会儿咱们汇报时避开。
她看向斜前方,马嘉祺已经收起了目光,正低头和身边的助理低语,助理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看起来像是马氏的成本核算表。
竞标厅里的灯光暗了下来,宏远投行的陈总走上台,他的PPT第一页就是“宏远资本·城东项目全链条资金方案”,重点讲了资金储备和融资渠道。林晚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
林晚宏远侧重资金,民生细节几乎没提,评审团肯定会问居民安置的问题。
她写着,忽然感觉到斜前方的目光又落了下来。这次,马嘉祺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审视,反而多了一点淡淡的认同,仿佛也看出了宏远的漏洞。林晚没再看他,只是继续记录——她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不仅是方案的较量,更是她和马嘉祺这两个“势均力敌”对手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她必须赢。
灯光下,两人的方案在桌上静静躺着——马氏的方案厚重,封面印着“马氏集团·绿色基建引领者”;启星的方案简洁,封面上的民生调研数据格外醒目。而他们的目光,虽然不再交汇,却都带着同样的坚定——这个项目,谁都不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