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怪事奇谈杂论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一章 镜中影

怪事奇谈杂论

张老先生是个装裱古画的好手,这面镜子是他从乡下淘来的老物件。他跟我说:“前两天,我拿这镜子梳头的时候,镜子里的人总是慢半拍,好像不确定怎么动一样。我抬左手,它也得等一下才能跟上;我笑的时候,还要等我笑完了它才慢慢笑开。”

沈丘陵把镜子翻过来,发现背面藏着一行特别小的字,居然是一首没写完的诗:“绣针穿月冷,镜影锁秋深。”这字迹淡得几乎看不清,感觉就像是用指甲划的。他小心地拿出修复工具,用细针一点一点地清理镜子的锈迹,突然张老轻声“呀”了一下——原来镜子里沈丘陵的手还停在半空中,但他的手已经悄悄地移到了镜子的角落。

“你看这个!”张老指了指镜子,脸上挂着自豪的微笑。沈丘陵盯着镜子看,发现自己的影子竟然有点反应迟钝。他慢慢地伸出手,镜子里的人影过了好一会儿才动弹;当他闭上眼睛时,镜子里的人影却睁着眼睛,直瞪瞪地看着他,眼神里一点光泽都没有。

旧事-

沈丘陵查了一下,发现这面镜子的主人原来是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位绣娘,叫林秀英。据地方志记载,林秀英在苏州绣坊可是出了名的绣艺高手,特别是她的“双面绣”技术。她以前每天就对着这镜子绣《鸳鸯戏水图》,一心等着她参军的未婚夫回来。但是,等到未婚夫牺牲的消息一传来,林秀英就在绣架前坐了一整夜。第二天大家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行了,手里还紧紧抓着只绣了一半的鸳鸯,针都扎进了她手掌里。

“绣针穿月冷,镜影锁秋深……”沈丘陵将残诗补全,“大概是她绣到动情处,用簪子刻在镜背上的。”

他把林秀英以前的东西拿来——就是张老一起带来的那个半块破旧的绣绷,上面还留着那个没绣完的鸳鸯图案。沈砚轻轻地把它放在镜子旁边,无意间一看,镜子里竟然有个穿着蓝布旗袍的女子,她正低头认真地绣着花,那双眉眼充满了温柔。

“她在等。”沈丘陵轻声道,“等那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镜子里那女的好像听到啥了,突然抬头,眼神儿刷地一下就扫到了沈丘陵身上。她动作利索多了,快得跟闪电似的——手一举,直接指着的张老,嘴唇动着,可就是没声儿。

张老不禁往后退了一步,紧张地问:“她、她到底想怎么样啊?”

“别害怕,她没打算伤害人。”沈丘陵眼睛瞪得老大,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女子动作,“她指的应该是你怀里的那个荷包。”

张老一愣,赶紧把怀里的荷包掏出来——这个荷包是在林秀英的老房子里无意间找到的,上面绣了半支梅花。沈丘陵小心翼翼地把荷包放在镜子上面,那里边的女子突然笑了,她摸了一下荷包,镜子里的鸳鸯竟然也跟着动了动翅膀,就像是真的活了一样。

沈丘陵用绣绷缝隙里残留的林秀英的头发和那半块绣绷,与镜子一同封进樟木箱。“执念太深,镜便成了囚笼。”他对张老说,“她不是想吓谁,只是想让等的人,看看她绣完的鸳鸯。”

木箱合上时,镜中女子的影像对着沈丘陵深深一拜,随后渐渐淡去,镜面恢复了正常——沈丘陵抬手,镜中人影同步而动,再无迟滞。

张老捧着木箱离开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沈丘陵回到案前,铜炉里的香燃尽了,只余一缕青烟。他铺开宣纸,写下“镜中影”三个字。

“人们常说镜子能照出人的样子,但很少人意识到,其实我们的形象是由内心决定的。林秀英站在镜子前,她的影子好像没动,但这不是镜子的问题,而是她的心还没准备好前进。她绣着鸳鸯,等着她未婚夫的出现;但是,镜子里困住的,不是他的影子,而是她自己放不下的想法。世界上那些奇怪的事情,十个里有八九个,都是因为人的心给自己编了一个网,把自己困住了。

拾光阁的木门又“吱呀”一声,这次进来的是个抱着旧书的年轻人,书皮上印着“民国二十三年版《聊斋志异》”。

“沈老板,”年轻人把书放在案上,“这书……每到午夜,自己会翻页。”

í未完待续)

上一章 引子 怪事奇谈杂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书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