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怪事奇谈杂论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二章 书中魂

怪事奇谈杂论

年轻人把书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沈丘陵一眼就看到他手指关节因为太用力而发白——感觉他不是在捧书,而是在抓着一团烧得发红的烙铁似的。那本书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牛皮纸,边角上被虫蛀出的小洞形成了一种精致的图案,封面上那“聊斋志异”四个烫金字体已经有点褪色了,在早晨的薄雾里,它们透出了一种淡淡的、有点神秘的冷光。

"每到晚上安静的时候,这书自己就会翻页呢。"年轻人声音听起来有点紧张,"每次都翻到那一页,停一会儿,然后‘刷’的一下合上。我试着用手压住它,但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书页还是敞开着的。

沈丘陵戴着手套的指尖拂过书脊,指腹触到一处凹凸不平的刻痕。翻开封面,扉页上有行铅笔字:"望书赠晚卿,民国二十三年冬"。墨迹洇开了一角,像是被水浸过,又像是泪痕。

"这书原是我太奶奶的,"年轻人补充道,"她叫苏晚卿,当年在金陵女子中学教国文。太爷爷... 听说是个书生,抗战时走散了,再也没回来。"

话音未落,书页突然无风自动,"哗啦哗啦"翻了十几页,停在第78页——《聂小倩》。

沈丘陵凑近看,这一页的天头处有行蝇头小楷批注:"卿卿爱读此篇,谓小倩痴,不知世间痴人更甚。"字迹清瘦,墨色深浅不一,像是写了又改。页脚夹着半片干枯的腊梅,花瓣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燎过。

"就是这一页,"年轻人脸色发白,"每天都停在这儿。"

沈丘陵用镊子小心挑起腊梅,花瓣背面粘着几星暗红的污渍。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博古架取下放大镜,对准批注旁的空白处——那里有个极淡的指印,五指蜷缩,像是用力按住纸页时留下的。

"你太爷爷叫什么?"

"陈望书。"年轻人答得很快,"太奶奶说,他总说'望书'就是'望着书等你'的意思。"

沈丘陵沉默片刻,翻开地方志民国二十六年的记载。三月初六,金陵城破,城南书铺"文心堂"遭战火焚毁,掌柜陈望书下落不明。附记里提了一句:"陈掌柜善藏古籍,尤爱《聊斋》,常于铺中为学生讲书。"

"你太奶奶可有说过,陈先生讲书时最爱讲哪一篇?"

"就是...《聂小倩》。"年轻人声音发颤,"她说太爷爷总说,'人鬼殊途,情之所钟,不在形骸'。"

沈丘陵将书平摊在案上,指尖轻叩第78页。纸页突然微微发烫,批注的字迹竟像是活了过来,墨色渐渐变深,最后那个"甚"字的捺脚处,渗出一滴暗红的水珠——像血,又像泪。

"他不是在翻书,"沈丘陵轻声道,"是在等人。"

他让年轻人取来苏晚卿的遗物照片。泛黄的相片里,穿学生装的姑娘站在腊梅树下,手里捧着的正是这本《聊斋》。沈丘陵将照片放在书页旁,忽然听见极轻的"嗒"一声——那半片腊梅花瓣从纸页间飘落,落在照片上姑娘的衣襟处。

书页开始自动合拢,这次却没有停在78页,而是一页页倒回去,直到扉页。"望书赠晚卿"那行字旁,慢慢浮现出一行新的批注,墨迹浅淡如雾:"烽火路断,书在人安。卿读此页时,吾已归矣。"

墨迹消散时,书皮上的烫金字忽然亮了一下,随即恢复暗淡。沈丘陵抬手翻页,纸页顺滑无声,再无异常。

年轻人捧着书离开时,晨雾刚好散尽。沈丘陵案头的铜炉里新燃了一炷香,烟丝袅袅,在宣纸上"书中魂"三个字旁凝成小小的圈。

"书能载道,亦能藏魂。"他提笔在文末添了一句,"世人谓书中有鬼,不过是有人把心留在了字里行间,等着一个愿意读他的人。"

木门"吱呀"合上的瞬间,案上的《聊斋》突然轻轻动了一下——第78页的批注旁,那滴暗红的水珠化作一点胭脂色,像极了姑娘脸颊的红晕。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第一章 镜中影 怪事奇谈杂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弦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