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今天咱们不聊那些正襟危坐的帝王将相,聊个江湖人——甘宁,甘兴霸。
你听这名儿,"兴霸",天生就带着一股子江湖豪气。他不是那种按部就班升上来的将军,他是从长江的风浪里杀出来的好汉。读他的故事,你不用正襟危坐,得备上酒,最好还能听到江水声,那才够味。
如果说三国是一部正剧,那甘宁就是突然从后台闯到前台的草莽英雄,带着一身的水汽和匪气,把整个舞台都搅得鲜活生动。
甘宁是巴郡临江人,今天的重庆一带。他年轻时候干的事,搁现在就是标准的"古惑仔"。史书写他"少有气力,好游侠"。但这"游侠"可不是行侠仗义那么简单,他"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
什么意思?就是他年轻气盛,为朋友两肋插刀,可能也干过些不法的事,身边聚集了一帮亡命之徒。出门的时候,"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路上车马成群,水上战舰相连。手下人被他管得服服帖帖,"持弓弩,负眊带铃",走到哪儿铃声响到哪儿。老百姓一听铃声,就知道是甘宁来了。
这排场,这气势,活脱脱一个江湖大佬。但他跟一般的匪类不同,"人与相逢,隆遇者与之厚,不善者遭其抢掠"。看得顺眼的,倾心相交;看不顺眼的,抢你没商量。这种快意恩仇的性子,注定他不可能永远窝在巴蜀当个地头蛇。
后来不知道是开窍了还是腻味了,他突然"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开始读书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甘宁不是真的甘心当一辈子土匪,他骨子里有更大的抱负。
他先带八百马仔去投靠刘表,想干一番事业。可一看,刘表就是个坐而论道的文人,成不了气候。他又想投靠当时在秭归的黄祖,结果黄祖也没把他当回事,把他晾了三年。
最憋屈的一次,孙权攻打黄祖,黄祖大败,差点玩完。是甘宁断后,一箭射死了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凌统他爹),救了黄祖一命。可黄祖还是看不起他,待遇极差。
这时候,甘宁的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周瑜、吕蒙。他俩极力向孙权推荐甘宁。于是甘宁毅然决然投奔了孙权。临走前,他对黄祖的部下苏飞说:"吾已料刘表、黄祖皆非明主,今当投吴,卿欲去否?"苏飞说:"吾受刘氏厚恩,义不容去。"甘宁也不勉强,独自一人,仗剑东去。
这份决断,这份眼力,就不是普通武夫能有的。他知道哪里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到了东吴,孙权对他"同于旧臣",一点不拿他当外人。甘宁终于找到了能让他施展拳脚的平台。
他的第一份大礼,就是献上夺取荆州的战略。他对孙权说:"今汉祚日微,曹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江山险固,此乃国之形便也。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
这番话,眼光毒辣,格局宏大,完全不输于鲁肃的"榻上策"。说明甘宁不是只会砍砍杀杀,他有战略眼光。也正是这个建议,坚定了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
但甘宁最让人着迷的,不是他的战略,而是他那股子混不吝的江湖豪气。这在他"百骑劫魏营"的壮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拿下荆州后,号称率几十万大军顺流东下。东吴文武大多吓破了胆,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占了大势。就在一片投降声中,甘宁站出来,厉声道:"今操虽吞汉室,实为汉贼。宁请得精兵三万,保为将军破之!"
孙权拍着他的背说:"此诚快事,但须待公瑾兵至。" 于是先派甘宁驻守当口。当时军中恐慌,士气低落。甘宁为了提振士气,竟然只带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趁夜摸进曹操大营,"斩得数十级还"。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而甘宁已还营,作鼓吹,称万岁。
这一下,极大地鼓舞了吴军士气。孙权大喜,说:"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你能想象那场景吗?月黑风高,一百多条好汉,像一把尖刀插入数十万大军的心脏,砍杀一番,在敌人全军惊醒、火把四起时,又潇洒离去,回营后吹号敲鼓,高呼万岁。这是何等的胆色!何等的潇洒!
这不是打仗,这是行为艺术。他把战争打出了江湖侠客的味道。
甘宁的江湖气,也体现在他的恩怨分明上。他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凌统的父亲凌操死于甘宁箭下)。凌统时刻想杀他报仇,有次在吕蒙家宴会上,就要拔刀相向。甘宁通常"避而不见",不是怕,是理亏,也觉得没必要。
但吕蒙是个和事佬,常常劝解。最难得的是,有一次打仗,凌统被围,情况危急。甘宁不计前嫌,厉声道:"统为公事,宁岂敢以私憾忘公义乎!" 率兵奋勇救出凌统。这一救,让凌统彻底服了,"因与宁结为生死之交"。
这就是甘宁,你可以跟他有私仇,但上了战场,就是兄弟,就是战友。这种江湖义气,在讲究出身门第的三国时代,显得格外珍贵。
甘宁的死,也很有江湖气。他不是老死病榻,而是战死在沙场上。关于他的死,说法不一。一说是征合肥时战死,一说是病故。但民间更愿意相信前一种,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好汉,理应马革裹尸。
他死后,孙权痛惜不已。他的儿子甘瑰,因为犯罪被流放,后来死在了流放地。甘宁这一脉,竟无后人。这样一个豪杰,身后竟如此凄凉,让人不禁唏嘘。
所以,哥们儿,甘宁是谁?
他不是传统的名将,他是一阵自由的风,是三国这个规整棋盘上,最不按常理出牌的那颗棋子。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侠之大者"。
读甘宁,你不用去想什么忠君爱国的大道理,你感受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力,是快意恩仇的潇洒,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魄。在充斥着权谋和背叛的三国,甘宁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人,还可以这样真实地活着。
他可能不是最成功的将军,但他一定是活得最痛快的那一个。